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见“君士坦丁堡”!有1500万人口的它为何改名“伊斯坦布尔”?

优越的地缘区位:名字充满争议的土耳其第一大城市

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并不是位于安纳托尼亚半岛腹地的首都安卡拉,而是伊斯坦布尔。它是全球第六大都市圈。拥有1500万以上的人口,而面积是它二十倍的多山的希腊共和国,人口只有800万。该城贡献了土耳其35%的工业产值、40%的税收和55%的贸易额。

虽然它目前并不是首都,但优越的地缘区位仍赋予了伊斯坦布尔无可替代的经济地位。伊斯坦布尔又翻译为伊斯坦堡,和另一个回教国家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有点相似,都是有宗教性意味的命名。

西元200年至1500世纪,这里曾经是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更是希腊语-东正教文化的文明中心。彼时它的名字叫做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在中世纪长期是环地中海大区乃至全球第一大都会,更早以前它的名字叫做拜占庭(拜占庭帝国也是一个东正教徒的国家)。

欧亚跨海大桥

15世纪后,该城被奥斯曼帝国征服,成为回教文明的中心之一。奥斯曼帝国借此宣称继承了罗马正统,时至今日“精罗”都在为此感伤。此后数百年,两大文明围绕着这座城市展开了全方位的角力,其中就包含着对城市名称的争议。

事实上,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文件中仍能看到君士坦丁堡的痕迹。然而,这个带有东正教徒文化特征的地名在土耳其人看来终究有些奇怪。耶历1920年代,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君士坦丁堡之名才被伊斯坦布尔强制取代。

为什么拜占庭能成为中世界的头号大都会:交通便利且地势易守难攻的拜占庭

君士坦丁堡在中世纪长期是环地中海大区乃至全球第一大都会,拥有如此多的人口,是因为它在物流、地形、经济活动区位、海洋贸易物流据点、防务系统建设和资源投送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伊斯坦布尔附近的地形

1 首先,古典文明的最早起源和核心结点是环地中海地区,特别是东地中海地区(下埃及、近东、黎凡特和美索不达米亚)这不是偶然或者该地区上古民族的天赋禀异,而是地缘对人口流动和聚集等经济形态有决定性,经济基础进一步决定了文明的质量和文化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希腊大殖民和罗马帝国时期,西地中海大区都还很落后。而拜占庭正好位于欧亚连接点、东地中海的核心区位(黑海可看作东地中海的一个分支)

罗马统一环地中海大区后,罗马可以拉丁化落后的高卢和安达卢西亚 伊比利亚等地区,却不能彻底拉丁化已经很成熟的东地中海希腊化世界。拉丁化和希腊化的文化差异也是后来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东西分裂的深层原因之一。

备注:地缘决定论认为,种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质量主要看地缘,地缘决定经济模式,而经济决定人文,文化因素超脱了血统和人种,所以气候和地理位置决定了食物的丰富程度,决定了文明发展的路径和质量。例如如果某个群体所处的区域和其它文明交流相对封闭,又完全接触不到浅层的优质金属矿,晚上几百年进入青铜或者铁器时代也不是没可能----因为她没有容易形成铁器经济模式的地缘基础,从而更上层的铁器文化也会更晚形成。

拜占庭位于希腊语殖民系统文化圈的中心位置,其地缘优势超过阿提卡和斯巴达等希腊本土

2 再次,和大洋相比,地中海风浪非常小和稳定,欧洲从古典时期就有很强的贸易和海洋物流经济模式和海洋文化,它们的航海实践和优化能到地中海的帮助很大,这不是它们的种族天赋禀异善于航海,而是它们得地中海风平浪静之航海实践和技术沉淀积累之便、有全欧四通八达之内水和海运物流之利水运在人力风力时代乃至现代燃料时代都是最便宜和运量最大的物流模式、今天的世界依旧是个海权主导的世界)。换言之,欧洲人有海洋文化,是因为他们有海洋经济,而他们能搞海洋经济,则是因为它们有犬牙交错的海洋地缘-------某种意义上地中海就是欧洲人零成本的天然京杭大运河。拜占庭在海运上的枢纽地位也决定了它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的唯一选择。

无论古今,人口和经济资源都会向交通干线和物流枢纽聚合----这是因为交通枢纽在 物资物流、经济活动、信息物流、技术传播、人口集约、安全保障(防务资源和兵力投送) 等方面的成本更低。所以君堡的人口数据一点不奇怪。

中世纪作为贸易枢纽的伊斯坦布尔

另外就是安全问题,战争期间安全问题要高于经济考虑,欧洲海洋文化另一点就是基于海洋经济基础的海军投送传统海洋防务系统建设。君堡在海洋防务上的优势非常大,比如波斯的灭亡就是因为波斯人没有一个在防御功能上可以与君士坦堡相比拟的首都,因而在耶历651年被回教徒彻底征服。

而拜占庭的海洋分布地缘,使它可以依托海洋物流和海军来整合各地资源,它的首都拥有欧洲最繁荣的经济,君士坦丁堡的战略位置以及拜占庭的海军保持海路的畅通,一方面从事贸易,一方面维持补给路线,让君士坦丁堡即便被包围,也不会因为资源枯竭而投降。

极盛时期的拜占庭,注意其首都在地中海的位置

拜占庭帝国建立在希腊语文化基础上

古希腊就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地缘,它们依靠海洋经济基础发展出了庞大的贸易殖民据点系统和丰富的航海殖民文化,几乎渗透了整个环地中海地区,只有文化成熟人口稠密的迦南、下埃及和迦太基它们渗透不进去。

西元前1500年左右起源于东南欧的“海上民族”入侵伯罗奔尼撒、下埃及和巴勒斯坦、黎凡特等近东地区的路线

成熟的希腊语文化圈子依托它的文明高度和人口数量,在被罗马征服后依旧没有被同化,拜占庭帝国以希腊文化作为文化根脉,希腊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

古希腊人的殖民系统

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末分裂之后,东西两部分在社会、政治、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促成了基督教拉丁语的西部派别(即原天主教,后来它进一步分裂出去北欧的新教徒)和说希腊语的东部派别(东正教)之间的分化。今天,除了波兰和匈牙利、克罗地亚等少数斯拉夫民族外,大部分斯拉夫人国家、希腊、埃塞尔比亚等基督教国家都是东正教的范畴。

宗教革命前的天主教和东正教(蓝色)

分裂后的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进行整合,君士坦丁堡南北东三面环海。短短几十年,君士坦丁堡人口已接近50万。

中世界的君堡鸟瞰

君士坦丁堡的沦陷和变化

在西元第七和第八世纪之间,阿拉伯占领了埃及、中东、北非和西班牙,从拜占庭的手上永久地夺去这些地区。1071年,土耳其人于曼奇克托取得胜利,导致帝国在小亚细亚一带的□物、牲畜、马匹和士兵等重要资源供应被切断。1204年,十字军诱使威尼斯的总督利用背叛者,让他们得以洗掠君士坦丁堡。

也即是说,在这场骚乱之前,拜占庭只是名义上的大国和强国,其实际可控的地盘都很小了!

十四世纪时,土耳其人攻占亚得利亚堡,然后绕过君士坦丁堡侵略欧洲。1396年,他们在尼古博鲁斯打败大批的十字军,并统治了很多巴尔干半岛的居民。1453年五月,土耳其的苏丹麦哈穆二世在重型大炮的帮助之下,攻占了防卫虚弱的君士坦丁堡,这个城市的陷落也代表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君士坦丁堡的沦陷使地中海东岸自此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天主教与回教的国家在此间不断厮杀,二者的文化冲突一直延续至今。奥斯曼帝国借此控制了传统商路,一定程度上促使新航路的开辟。来自威尼斯、热那亚等共和制城邦国家的天主教徒商人仍被允许享受贸易特权。

君士坦丁堡地理位置重要,强大的辐射能力能够帮助奥斯曼的回教统治者苏丹建立更为强大的帝国。而在当时,奥斯曼帝国基本上继承了君士坦丁堡的地名-----按照传统,突厥人、萨拉森人、摩尔人、波斯等回教民族都习惯把君士坦丁堡叫做康斯坦丁尼,相当于同一个名字的回教发音------甚至在与欧洲各国的外交信函中,自行将本国首都翻译为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只是奥斯曼帝国首都的非正式名称。而

西历16世纪后,整座城市愈发体现出回教色彩。不同于东正教徒的罗马时期将广场、竞技场等公共设施看做城市中心,作为政教合一的回教国家度,奥斯曼帝国注重发挥宗教在城市管理中的支点作用。除了将城内的教堂改建为清真寺,征服后的20年间,城中新建了近200座清真寺。具有回教特色的“巴扎”(大集市)也成为城市经济中心之一。

城中的道路网络也在逐渐“回教化”。拜占庭时期,要求普通道路宽度不得低于3.65米,整座城市道路比较齐整,格局清晰。但根据回教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以及法律,私人财产权高于公共财产权。于是城中的道路不断遭到侵蚀,平均宽度不断降低,城中的街道变得愈发拥挤和无规则。

东正教时期的伊斯坦布尔

将不同宗教、民族的居民划分到不同社区是古代中东回教城市的特点,康斯坦丁尼耶亦被分为13个区,奥斯曼苏丹政府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康斯坦丁尼耶是帝国多元社会的典型,除了回教社区,还有众多的基督教徒(亚美尼亚人、希腊人)、犹太教徒社区。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君士坦丁堡成为穆斯林的城市

独立后希腊和土耳其对伊斯坦布尔的争议:从康斯坦丁尼耶与伊斯坦布尔混用、到正式成为伊斯坦布尔

西历1823年希腊在英国和沙俄、奥匈等欧洲列强的支持下重新独立,希腊文化圈作为东正教文化的起源地和坚定捍卫者,希腊人将君士坦丁堡看做东正教的核心,不断积蓄力量试图夺取该城。东正教的头号大国沙俄也希望占领君士坦丁堡,打通黑海与地中海通道,从而拥有一定的海权,从而更好的胁迫英国到印度的海上路线,从而和世界第一大国英国抗衡。自西历16世纪起沙俄就不断挑事,攻占土耳其的领土。

第一世界大战前,沙俄和奥地利甚至计划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号称“支持”希腊重夺拜占庭。但由于俄奥列强间的矛盾,君士坦丁堡仍被奥斯曼苏丹掌控。

拿破仑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后的欧洲的民族自决主义高涨,这也影响到奥斯曼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1876年颁布了首部《宪法》,强调本国的文化元素。宪法中写道“帝国的首都是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之名首次得到官方认证。

伊斯坦布尔没有被强制推广,心有不甘的欧洲列强仍称这里为君士坦丁堡。他们认为这座城市仍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自希腊独立后,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纷纷独立。帝国的北非属地也失去控制。到20世纪初,因为和沙俄的矛盾激化和不可妥协,奥斯曼帝国只能摒弃1856年战争中的同盟英法,转而与德国、奥匈帝国结盟卷入了一战。战败的土耳其情况非常危险。

《色佛尔条约》

后来土耳其人反败为胜,驱逐了英法等协约国列强支持下的希腊干涉军,1922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1923年《洛桑条约》,土耳其保住了君士坦丁堡及部分欧洲领土主权。希腊只得同土耳其确认了了边界,边境以东240公里的人口承载能力超过希腊本土的君士坦丁堡大区,成为希腊有心无力的梦想。

土耳其虽然是一个回教国家,但是它因为临近欧洲,受到了一定的世俗化影响。而且由于君士坦丁堡在欧洲i宗教世界的巨大影响力,继续在此定都会增加欧米列强的关注,为了改善国际环境,土耳其将首都迁往了亚洲腹地的安卡拉。

而且在防务安全方面,君士坦丁堡距离国境线太近,邻近的希腊、保加利亚等东正教国家与新生的土耳其长期敌视,定都于此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出于民族主义的考虑,“君士坦丁堡”一词被彻底取消。自1930年起,该城名字正式改为伊斯坦布尔。

希腊没拿回君士坦丁堡算不算是一种失败?

伊斯坦布尔有1500万说突厥语的回教徒,比整个希腊的人口都多,希腊东正教徒只有800万人口,所以以希腊的实力,一战后很难吃掉这个区域。现在这个希腊本身就是从奥斯曼帝国分出去的,借着奥斯曼帝国的土崩瓦解和两次世界大战,能拿到南马其顿地区、色雷斯、爱琴海部大部分的岛屿,已经算赚翻了,在塞浦路斯还在跟土耳其撕着呢。

再说了,真拿回君堡了,你让莫斯科颜面往哪搁,这个曾经东正教的新罗马,普京沙皇是迁都还是不迁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君士坦丁堡的前世今生,看地中海沿岸的帝国兴衰
昔日君士坦丁堡,今朝伊斯坦布尔!“丝绸之路”亚洲部分的终点!
希腊和土耳其的百年恩怨:1923年为何进行200万人口互换?
再见“君士坦丁堡”!土耳其最大城市,为何改名“伊斯坦布尔”?
希腊:收复并定都伊斯坦布尔,希腊人的“大国梦”从何而来?02
“孱弱”的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延续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