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杭州清河坊有一口古井,被称为钱塘第一井
userphoto

2023.08.03 黑龙江

关注

北宋著名的才子柳三变在其词作《望海潮》中这样形容当时的杭州: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杭州的繁华其实不单单是两宋时期,早在大唐时期就已经是中国最吸引人的地方,所以白乐天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即使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杭州每天仍然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去探寻它的前世故事和今世的优美风光。

杭州西湖风光

杭州西湖风光

清河坊,杭州自古最繁华的地方,现在仍然是人潮汹涌。这里不像西湖,尽情展现杭州之美,而是通过市井生活和百年老字号来展现老杭州最真实的一面。所以,杭州的故事不是飘在风光旖旎的西湖之上,而是镌刻在清河坊的大街小巷。

杭州大井巷

杭州大井巷

杭州大井巷

大井巷,吴山脚下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街巷,和河坊街、南宋御街构成了一个扇面的形状。大井巷因为巷子中的一口古井而得名,据说最早名为吴山井巷,后来才被称为大井巷,是清河坊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条街巷。大井巷中的古井并非一般的古井,而是一口开凿于五代时期的古井,被杭州人称为钱塘第一井。

大井巷

大井巷

钱塘第一井

据资料介绍,钱塘第一井为五代时期吴越国的国师、高僧德韶所开凿。这口井最初的规模比较大,周长达到四丈,所以是杭州城中规模比较大的古井。因为这口井中的井水甘甜寒冽,泓深莹洁,有“吴山第一泉”的美称。

由于古井规模比较大,最初没有安装井盖,因此经常有人掉落井中。到了南宋绍兴年间,由曾任南宋殿中侍御史、吏部侍郎、参知政事的董德元捐资,将大井的井口用一块石板盖上,并且在上面又开凿了六个井口。明弘治年间,宋代井眼的木石俱坏,重修时又改成了五眼,才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井五眼”的现状。

钱塘第一井简介

钱塘第一井文保碑

杭州博物馆中的钱塘第一井

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时,杭州城大旱,很多井都出现了干涸,唯有这口水井中的水源源不断地涌出,因此被当时的人们视为神井。后来曾任鄂州教授的赵与捐资在大井旁兴建了一座祠庙,对大井进行保护,这座祠庙就是龙王祠。

从河坊街上的忠义亭沿着大井巷向南,过了胡庆余堂、雅园、保大参号旧址、张小泉旧址,路北侧就是钱塘第一井。门口旁有两块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是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一块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古大井

古大井

古大井

古大井

从门口进去后第一眼就能看到院中的五个井口,井口处都刻有古大井三个字,这五个井口应该就是南宋时董德元捐资开凿的。整个院落下面都是五代时期开凿的大井,可见这口大井的规模之大。院落里面的房间里有钱塘第一井和杭州城中其他古井的文字介绍,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了杭州古井的历史和分布情况。

钱塘第一井

钱塘第一井简介

这眼古井里的井水甘甜寒冽,最适宜煮茶,因此很多人都用这眼井里的水泡茶。明代文人刘邦彦的《谢龙井僧献秉中寄茶》中就写道: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也知顾渚无双品,须试吴山第一泉。这里的“吴山第一泉”说的就是钱塘第一井的井水。

注: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xiaoyao游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注视杭州城市变迁的那些古井
台州府古井
探索泉州西街“湿”意的市井生活
中国乡愁|高邮:百口古井 流淌不竭文化“醴泉”
西山村内的明代古井
【找井(2)】再访宅吉古井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