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克勒青河谷,最壮美的喀喇昆仑冰川走廊
userphoto

2023.08.19 黑龙江

关注

我痴心于极高山

因为那里是与天空最接近的地方

那是神之居所

(请横屏观看,喀喇昆仑冰川)

我一直能感觉到血液的汩动

对天、神的敬畏

对未知的追索

奔流在我的脉搏中

(走过克勒青河)

这次我要探访的是

喀喇昆仑的极高山群集之地

冰川汇聚之处

克勒青河谷

(克勒青河谷地形图,制图:中国人文地理)


01

初遇叶尔羌河

(塔里木河-叶尔羌河位置图,制图:中国人文地理)

从喀什出发后

我沿着219国道向南

在泽普县与叶尔羌河错身而过

正值9月

叶尔羌河的洪水期余威刚散

水量仍旧比较充沛

(叶尔羌河)

像叶尔羌河这样的冰川补给型河流

往往在8月中下旬出现最大水量

这类河流的径流补给主要来自冰川融水

受高空积温控制

积温越高,水量越大

(请横屏观看,庞大的冰川为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量)

也就是说,遇上高温年份

且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

当年的冰川补给型河流水量就会更大

在6—8月的洪水期

就会出现更恢弘壮阔的河川奔流景象

但这样的景象并不令我感到振奋

因为它意味着冰川的过度消融

(冰川全貌)

流经泽普县的时候

叶尔羌河已经进入了径流散失区

它的出山口位于泽普县西南约50公里处

设有卡群水文站

由卡群为界

可以相对简单地把叶尔羌河(干流)划为两段

卡群以下是平原气候区河段

降水量小、蒸发强,为径流散失区

卡群以上是帕米尔高原区河段

河长527千米

为径流形成区

(克勒青河谷冰川分布图,制图:中国人文地理)

我的目的地——克勒青河在叶尔羌河的河源区

(克勒青河)

克勒青河是叶尔羌河最大的一条支流

全长210千米

其实根据河流源头的确定原则来看

克勒青河完全可以被认定为叶尔羌河的正源

因为它是叶尔羌河的主要水源地

中国境内喀喇昆仑山36%的冰川都集中分布在克勒青河谷

它们为克勒青河提供了庞大的固体水源储量

(清晨喀喇昆仑山的冰雪世界)

克勒青河与叶尔羌河主源均发源于胜利南达坂

主源从东坡、克勒青河从西坡分头北上

两河之间隔着喀喇昆仑的支脉阿格勒(Aghil)山

最终于岔河口交汇

(艳阳下的冰川)


克勒青河从胜利冰川发源,朝西北而去

一侧是喀喇昆仑主脊

一侧是喀喇昆仑的支脉阿格勒山

(叶尔羌河河源区流域图)

克勒青河顺着两山之间的断裂构造软弱带强烈下切

两侧高山耸峙

全球14座8000米级雪山中的4座矗立于克勒青河南岸

伟岸的山体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河谷拔地而起

那会产生多么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我无法想象

所以更迫不及待想看到那个画面

(请横屏观看,克勒青河谷的冰雪世界)


02

穿越阿格勒达坂

从克勒青河的中下游直通乔戈里峰的公路还在修建中

我决定沿着老路线

穿越阿格勒山,翻过阿格勒达坂(Aghil pass)

进入克勒青河谷

沿着219国道直达麻扎(Mazha)

我再次与叶尔羌河相遇

沿着叶尔羌河畔的公路西行

到达距离乔戈里峰最近的村庄——伊力克村

(伊力克村民与巨大的漂砾)

伊力克村

又称为苦鲁勒村

有些地图资料上标注为Yilik,Ilik,Charol

都指的是这个小村子

(伊力克村学校里的孩子们)

村里有38户人家,共138人

全部是柯尔克孜族,以放牧为生

(伊力克村村长的儿子一直害羞地盯着我们)

伊力克村的牧场就在阿格勒达坂沟内

村民对前往克勒青河谷的道路再熟悉不过了

他们是前往克勒青河谷最好的向导

(向克勒青河谷进发)

由于克勒青河是冰川补给型河流

每年的 5—9 月上旬是克勒青河的洪水期

洪水频发、波急浪高,人畜无法涉水渡河

因此全年只有 4、5 月和 9、10 月适合前往克勒青河谷

(伊力克村旁的叶尔羌河)

到了这两个窗口期

伊力克村民就有了额外的收入

来自于出租骆驼和担当向导

(骆驼可以很轻松的在满是砂石的路面行走)

双峰骆驼是穿行在克勒青山谷唯一的“交通工具”

这趟行程的艰苦是可以预见的

所需的辎重个人无法背负

需要依赖骆驼

(翻过一山又一山的骆驼行队)

这条穿越阿格勒山进入克勒青河的路线是

1887年英国官员荣赫鹏(Francis Younghusband)在寻找

穿越喜马拉雅的通道时发现的

(记录于他的著作《The Heart OF A Continent》)

(乔戈里峰老照片)

50 年后的 1937 年

Eric Shipton 和 Bill Tilman 等人完成了

前往乔戈里峰的路线及周边地形的地图绘制

(1937年,Eric Shipton等人制作的地图)

驼队行走在阿格勒达坂沟中

抬头望向两侧

是巨厚的灰岩岩墙

高达百米

这一带构造活动频繁

这些由沉积岩构成的岩层抗剪能力弱,易崩塌

(两侧厚高的岩墙)

在古冰川和河流的侵蚀下形成了多级阶地

细细数来有 6—8 级之多

驼队谨慎地走在阶地上

小心避开阶地上堆积着的崩塌碎屑和黄土状的冰碛物

沟底流淌着的河流名为苏勒库瓦提(Surukwat)

因它发源于海拔6792米的苏勒库瓦提岗日而得名

(小心翼翼地在悬崖峭壁上行走)

当看到第一个冰蚀湖的时候

我知道我已经到达了阿格勒达坂(Aghil Pass)

前方就将进入克勒青河谷

进入岩石、冰雪、荒谷的世界

(阿格勒达坂遥感图)


03

忏悔者(Penitente)

从阿格勒达坂进入克勒青河谷后有两个选择:

向西沿河而下

前往乔戈里峰和音速盖提冰川

向南溯河而上

前往加舒尔布鲁木诸峰和群集的复式山谷冰川

(路线简图,制图:赵磊)

我们骑着骆驼淌水过河

当冰凉刺骨的河水没过骆驼的肚子、淹到我的脚踝时

我再次领会到为什么洪水期的克勒青河谷不能进入

此时已经是 9 月下旬

根据往年的水文资料推测

相比 8 月

此时克勒青河的水量已经少了 1 多半

过河依旧是件需要谨慎应对的事

(趟过冰冷的河水)

看似温和的克勒青河流淌在宽 500—2000 米的辫状河道中

两岸堆积着松散的砂、砾等碎屑物质

巨型砾石夹杂其间

分选性差,是洪积物

(砂砾石头布满河床)

克勒青河的洪水从何而来?

首先排除暴雨型洪水

克勒青河谷降水量很少

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暖湿气团补给

印度夏季风到这里已经难以形成降水

暴雨天气非常少见

冰雪融水型洪水在克勒青河谷中是常客

形成的洪峰多为“流量较大、持续时间长”的“胖”洪峰

而“流量巨大,持续时间短”的“瘦”洪峰

主要形成于堰塞湖溃坝

(冰川阻断了克勒青河)

从卡群水文站的资料看

溃坝型洪水经常发生

喀喇昆仑36%的冰川汇聚于这小小的山谷

冰碛物、冰川壅塞峡谷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冰川堰塞湖

(从侧面拍摄冰碛垄)

小规模的溃坝在这里是家常便饭

洪峰运移到出山口时可能威力不大

但在山谷中遇上了那便是灭顶之灾

克勒青河谷最大的冰川堰塞湖在克勒青河的源头

是克亚吉尔冰川阻断河道后形成的

随时有溃决的风险

(穿越“冰瀑”)

淌过克勒青河后

要前往乔戈里峰的话只能徒步

我一直认为荣赫鹏对第一次见到乔戈里峰的描述中

有艺术夸大的成分

直到我有了切身的体会

“It was one of those sights which impress a man forever,

and produce a permanent effect upon the mind

-a lasting sense of the greatness and grandeur of nature’s works

Which he can never lose or forget.”

-Younghusband

这是能永久地震撼人心的自然杰作

一眼永恒

夕阳为它披上的金光并没有让乔戈里显得亲民

而是凸显出了冰川磨蚀后留下的

刀劈斧砍般的棱角和脊线

灰黑色的花岗岩岩体间或从粒雪间露出真容

光线被粒雪反射而闪耀

让整个山体呈现出微晶质地

(最后一抹夕阳点亮乔戈里)

我从北侧接近乔戈里

乔戈里冰川的冰舌已经消融后退了许多

资料上说平均每年后退44米

我在海拔约4500米的地方与冰塔林相遇

冰塔林是冰川消融的力证

(大小不一的冰塔)

它由冰川运动产生的裂缝发展而来

不平滑的表面各处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一致

导致了不均衡消融

从而形成了复杂的冰峰、冰塔形态

(像盛开的雪莲花的冰塔林)

乔戈里的冰塔相互之间距离很远

相对来说容易攀爬

这也说明了乔戈里冰川的消退速度令人忧心

(鱼尾一样的冰塔林)

与之相比

加舒尔布鲁木冰川和乌尔多克冰川的冰塔之间要密集得多

攀爬并非易事,但却是一个让人欣慰的现象

(攀登冰塔)

行走在冰塔林中是一场考验耐心的修行

身侧环绕着数十米高的冰塔

脚下是松散堆积的冰碛

常见直径数米的巨大漂砾

抬头就看见合围的群山

庞大的山体带来了无穷的压迫感

置身其间的我就是一只蝼蚁

被天神般的群山和巨人般的冰塔凝视

(请横屏观看,巍峨的冰塔)

我突然理解了

为何国外把冰塔称为忏悔者(Penitente)

必须承认这首先是宗教背景的影响

但这样庄严肃穆的场景用宗教场面来描述的确很形象:

成群出现的冰塔就像是一群群身披白袍的僧侣

他们正朝向一个方向集体忏悔

(镶嵌在山中的冰塔林就像朝圣路上的僧侣般)

的确,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发现

冰塔基本都朝向同一个方向——太阳

正对太阳的表面反射率最高,融化最慢

因此冰塔的最高点往往是正朝着太阳的那一点

也就形成了全体指向太阳的冰塔林形态

(向太阳朝拜的冰塔林)

冰塔并非青藏高原的冰川独有

在高纬度地区,如南极

也能看到成群的“忏悔者”

但是规模较青藏高原的“忏悔者”要小得多

一般在5米以下

(智利安第斯山脉上的“忏悔者”,摄影师:dreamX)

冰川活动频繁、强风、干燥、强烈的太阳辐射

合适的太阳高度角、温度低到霜点

这是青藏高原能出现数十米高的巨型“忏悔者”的原因

(数十米高的“忏悔者”)

据说火星上也有“忏悔者”,高度约15米

还是地球上的“忏悔者”更壮观


04

植被

由于时间原因

我没有继续西行

以后再去探访国内最长的冰川音速盖提

(远眺音苏盖提冰川)

与驼队汇合后我们前往加舒尔布鲁木大本营

沿途在河谷阶地和山前洪积扇上看到了一些高山植被

(进入到克勒青河河道)

经过10多天的跋涉之后,

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焦灼达到了极限

极为渴望回归人世

我不再为看到雪山而欢呼雀跃

而在看到绿意和生命体时发出遏制不住的尖叫

我们在“克勒青绿洲”休整

这是一处小小的洪积扇

在克勒青这条荒谷中

可以用“水草丰茂”来形容

(红景天)

(水柏枝)

(大黄)

(蒿子)

(小蘗)

(酸模)

(粉苞苣)

向导说这里有许多不同的鸟类

如高山寒鸦和雪鸡

喀喇昆仑真是名副其实的“众神之地”

它只有岩石、冰雪和沙漠般的谷地,荒无人烟

白色的雪、灰棕色的山、蓝色的天

一以贯之的冷色调画面从视觉上就冷到让人颤抖

(迷雾飘曳的神秘喀喇昆仑山)

如果说罕萨山谷是喀喇昆仑地区唯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那么“克勒青绿洲”就是整个河谷中

唯一让人感觉到尚在人世的地方

都让人倍感珍贵

(路途中的温泉)


05

漂砾

植被和生命激活了我的感官

我再次兴致盎然地走向冰雪世界

(我们的队伍)

加舒尔布鲁木冰川和乌尔多克冰川之间隔着一条山脊

它是天赐的观景平台

加舒尔布鲁木冰川上巨大的“忏悔者”

和乌尔多克冰川上散布的冰蚀湖尽收眼底

(乌尔多克观景台)

加舒尔布鲁木的冰塔林比乔戈里的更加高大、更加密集

(请横屏观看,巍峨的加舒尔布鲁木冰川)

(加舒尔布鲁木老照片)

我的镜头在一个特殊的冰塔前停留

它的脚下融蚀汇聚成了一汪圆形湖泊

表层的冰川冰还是白色

靠近湖边的地方被融蚀着凹陷进去

显现出了深层被压实并重结晶的冰川冰的质地

——绿色偏蓝色的透明晶体,伴着些许裂纹

(冰川“心脏”)

正当我准备从观景平台上离开时

我被脚下的冰川漂砾吸引了

它们大小不一,呈紫红色

我回想起一路走来河谷两岸分布的巨大岩块

那些小的可能是被洪水搬运而来

而那些巨大的岩块基本可以断定是漂砾

是冰川送来的伴手礼

(巨大的冰碛垄)

因为只有冰川才能搬得动这样大的岩块

那么我们也能从岩块的所在位置来判断曾经冰川能到达的位置

以监测冰川消融的速度

这是漂砾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石头堆积的标识指引我们前进)

除了用于科研,山谷中的漂砾还有别的用途

我曾见到一位登山遇难者的纪念碑就被安放在漂砾上

(用漂砾垒成的玛尼堆)

还有一些正在被搬运的漂砾,它身下有尚未融化的冰柱

漂砾被顶在冰柱上,形成了奇特的“冰蘑菇”

我还在乔戈里峰遇到了一些美丽的矿石漂砾

(翻越冰川前沿冰舌)


06

冰川堰塞湖

乌尔多克冰川前是一段非常狭窄的河道,长度约300米

两岸没有可落脚的地方,只能淌水过去

(翻越冰瀑区巨大的冰块)

克勒青河在狭窄的河道中流淌

一侧是崖壁,一侧是冰墙

狭管效应加大了风速,在耳畔轰鸣

让人误以为是冰墙向前推进时摩擦岩面发出的声响

令人毛骨悚然

(冰墙与冰柱)

绕过斯坦格尔冰川后

我们离危险的冰川堰塞湖越来越近

(冰川内部)

克勒青河谷上游有两个巨大的山谷型冰川堰塞湖

分别是特拉木坎力冰川和克亚吉尔冰川壅塞河谷后形成的

(图名:乌尔多可冰川(左)和加舒尔布鲁木冰川(右)之间的观景平台)

2018年克亚吉尔冰川堰塞湖溃决形成了特大洪水

洪峰的余威一直影响到叶尔羌河

所幸疏散及时

未造成人员伤亡

向导再三警告我们前方非常危险不能前往

这些年来冰川活动加剧

克勒青河水量也是线性增加

堰塞坝的溢流道在越来越强力的冲刷下不断加深

随时有溃坝的可能

(克亚吉尔堰塞坝上的溢流通道)

溃坝型洪水的威力是摧枯拉朽的

整条山谷都像被撼动了一般

回荡着它的轰鸣

(永远的喀喇昆仑山)

在这段漫长的冰川朝圣之旅中

我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生命的可贵

我决定听从劝告

抱有这点遗憾

也保有对自然应有的敬畏之心

(雪峰下的身影)

本文创作团队中国人文地理

撰文:青阳

图片:赵磊

地图:郭敏

设计:中国人文地理图阅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喀喇昆仑山区徒步
喀喇昆仑——她的美,有昆仑和喜马拉雅来守卫
行走世界级徒步路线,遇见K2
塔什库尔干:被国家地理称为中国最“牛”的县,究竟牛在哪里?
他走遍人迹罕至的高海拔线路,只为冰川摄魂
这条极具魅力的探险级线路,只有不到200人涉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