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尔滨几个消失的建筑

太阳岛的米尼阿久尔餐厅

太阳岛江畔的米尼阿久尔餐厅是哈尔滨历史上著名的景观,“米尼阿久尔”是俄语音译,意为“精美的艺术品”。

这座餐厅修建于1927年,座落在太阳岛岸边像一座准备起航游轮,是老哈尔滨人心中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也是太阳岛的标志性建筑,是当时哈尔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米尼阿久尔餐厅模型

太阳岛开设的米尼阿久尔是中央大街的一家分号。是一座俄罗斯式全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建筑式样独特,从江面望去,就像坐落在水上的一艘轮船,它也是哈尔滨早年著名景点之一。

它是太阳岛的地标,堪称与太阳岛齐名,甚至成了太阳岛的一张名片,被列为太阳岛三大建筑景观之一。

哈尔滨人喜欢坐在这个江畔餐厅里,一边喝着冒着白沫子的生啤酒,一边欣赏江畔的风光。

遗憾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座船型“木头餐厅”毁于一场大火。

如今太阳岛变得越来越美丽,但唯独缺少了像当年米尼阿久尔这样一座餐厅。

恢复独有的城市地标建筑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城市的文化记忆,有助于传承历史,愿我们的生活中承载更多的美好回忆!

圣母领报大教堂

30年代正在道里警察街(友谊路)建设的教堂,圣母领报大教堂

圣母领鲍大教堂初建于1903年,重建于1912年,再建竣工于1941年,1970年拆毁。

其采用了鲍·马·图斯塔诺夫斯基的设计方案,可容1200人做礼拜,气势恢宏,建筑精美。

现在人们只知道索菲亚教堂,岂不知圣母领报教堂才是被远东地区最宏伟、最壮观的教堂。

不少影片在这取景,70年代毁于十年浩劫。

教堂坚固的骨架无法拆毁,只得砌在这个大板楼里(哈尔滨建筑设计院)

哈尔滨工人体育馆

1980年代哈尔滨工人体育馆

此地原来是船坞,后来改造成为一个游泳池。那个时候的中学生,差不多都参加了义务劳动。稚嫩的肩膀担不起一挑泥土,就两个人抬,不知道哪位有过这经历?

几年后建成的游泳池,虽然和松花江相通的,但还成了一潭死水,不得已又填平了游泳池,盖了工人体育馆。

哈尔滨工人体育馆是黑龙江省昔日最大的综合性体育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馆内拥有座席4800个,有篮球、乒乓球、拳击、武术等多个训练厅(室)。比赛大厅设有当时较先进的电子计时、计分和音响设备,先后接待了国际、国内大型体育比赛50多场次,国际、国内文艺表演团体150多个。

国家女排也曾经在这里比赛。

2006年拆迁,拍得这块土地的开发商是福建省东升石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一片高档社区“东升江畔”。

拆毁中的工人体育馆

红星体育场

红星体育场是哈尔滨最早的体育场,建成于1900年前后,位于道里通江街与高谊街之间,红霞街以北,中医街以南的。

最早为自行车骑行场,后来冬季是滑冰场,夏季为运动场,并设有看台和夏季的蓝球场和冬季的冰球场。现在是红星广场。

30年前的红星体育场

60年前的红星冰球场

南岗体育场

八十年代的南岗体育场,远处是哈铁俱乐部。这里曾经举办过全国足球賽。

那时体育比赛门票并不出售,而是由相关部门发给,很多体育爱好者弄不到门票,也会早早来到体育场门前等候,想尽各种办法进入场内。

夏天,这里可以跑步健身打球,每到冬天,经常有国家队或省队来这里比赛。在那时候的哈尔滨,不会上冰滑两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哈尔滨人!

提起这些,可能90年代后出生的人会很陌生,但是说到全市的地标性建筑-华融双子大厦,大多数的哈尔滨人,都会很熟悉。

现在的哈尔滨城市最中心地段,在著名保护建筑省博物馆的对面,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双子星座楼,叫华融大厦。

在哈尔滨的发展历史上,华融大厦的那个位置,一段时间曾被哈尔滨人自己称为“飞驰大坑”。 故事太长,总之是飞驰大厦成了飞驰大坑,成了很多哈尔滨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了哈尔滨这座城市最大最丑最显眼的疤瘌。

如今,华融大厦的广场上,还存有几个冰上运动的雕塑,它们仿佛正在述说着,南岗体育场的那些往事......

国营松滨饭店

哈尔滨,一个吃货的天堂,对“国营饭店”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些不变的老味道,一直都特别的吸引人。

松滨饭店(1957—1994)是哈尔滨饮食业公私合营后第一个开业的国营饭店,地址在中央大街,与西十二道街拐角处。

还记得松滨饭店送啤酒的罐车吗?车就停在中央大街上,将盘在车上的管子取下拖进店里,接在店里的啤酒罐上,打开开关,没多久一车散装啤酒就卸完了…

1960年以后,由于国家经济困难,物资匮乏,开始办高价饭馆。松滨饭店也开始出售高价饭菜,回笼货币。同时新老厨师发挥技术专长,粗粮细做,以素代荤。名厨徐世铭用江蛤做出普酥蛤蜊、南煎蛤蜊、番茄蛤蜊等很多创新品种。

称松滨饭店为“哈尔滨国营饭店的活化石”一点不为过,虽然是如先买票,后取货,这些经营特色,生意却依旧火爆,天天挤满人,需要拼桌等座,甚至可以说吃饭都是靠抢座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营松滨饭店”已经离哈尔滨人渐行渐远了。人生的重要经历,很多味觉记忆也因此停留在那个年代,不时被勾起。然而逝去的是美味,留下的是回味。

江北圣.尼古拉教堂

江北圣尼古拉教堂,原址位于哈尔滨江北岸太阳岛的临江街东端,始建于1923年,落成于1928年,毁于1970年。

1970年,先是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火灾,教堂毁于火灾,而后被清理了残存的建筑物。

教堂建筑面积236平方米,砖瓦结构,欧式风格,是一座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堪称太阳岛上的明珠。

尼古拉教堂也是哈尔滨几十座毁于文革的教堂之一。像许多被毁灭的文明一样,慢慢被淡忘,甚至在许多哈尔滨人的心里,也没有记忆了。

俄国人每到一地,必先修筑教堂。俄国人修建中东铁路时,东正教同时进入哈尔滨。太阳岛出现了当时第一家教堂———圣·尼古拉教堂。居住在岛上的俄国人举行婚礼、洗礼、葬礼,过圣诞节等都在这个尼古拉大教堂举行。

每当教堂敲响悠扬的钟声时,中国孩子也蜂拥着挤到教堂边围观驻足,看着洋人在教堂里举办对于他们来说闻所未闻的各种西洋景。

俄罗斯功勋艺术家油画作品欣赏)-油画

泛黄的照片,留不住远去的岁月,

百年沧桑,往事如烟,

不管是多么温馨,

再想念也不会回来。

时光不再,

哈尔滨却永远伫立在那里,

和我们一同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
哈尔滨旧照,原来以前真是大城市,不比上海差啊
米尼阿久尔茶食店的兴衰
【资料】哈尔滨太阳岛餐厅
哈尔滨旧影 224--米尼阿久尔西餐厅
哈尔滨,美丽不只是冬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