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前的吉林省吉林市,这个城市的记忆你了解多少?

吉林市

百年前吉林市地界的城门布防图,后期一共发展为十座城门,防御能力还是很强的

城东朝阳门,也叫“大东门”,是古时贯穿主城道路重要的城门,也是现在吉林市最繁华地带,在百年前这里还很荒凉

40年代时朝阳门被毁,又在原址改建了朝阳门牌坊

百年前的迎恩门,也叫大西门,后来改为临江门,这是靠近松花江吉林段的城门,位置就是现临江广场东北距江边约15米处,很可惜,在1929年时拆除了

百年前的东莱门,紧挨着当年的松江路,位置也在现在江城广场上,如今也不存在了

百年前的德胜门,从地图上能看到,从这个门出去就是各大景点位置,也是当年主城门之一,看样子很繁华

百年前的巴尔虎门,后改为巴虎门,曾经是死刑犯出城“秋后问斩”的必经之路,就是现在光华路与昆明街交会处

百年前的北城墙,西边是当时的北极门,也叫大北门或老北门,城门位置就是现在桃源路与北极街交会处

新开门,始建于1909年,在东城墙扒开了个豁口而建的城门,就是现在北京路与南京街交会处

百年前的吉林老城,中间道路的尽头是当时临江门城楼,能看到一个小小的凸起么?

30年代时的吉林城,是站在北山上拍的

30年代中期拍摄的北山储水池,始建于1927年,现在已经没有了

1912年吉林市第一个火车站建成了,当时就是这样子,站前停了很多马车

1912年时拍摄的吉林火车站站台里的建筑

30年代末时的吉林站,是在老站的基础上扩建的,站前依旧停了很多马车,又增加了汽车

1938年时的火车站候车室和售票处,那时候的人穿着都差不多

1938年吉林站内的售票室,趴在窗口处的是当时的售票员

40年代初时的吉林新火车站,该站一直延续至1981年才拆除重建

1934年建成的吉林铁道局,就是现在的吉林分局

30年代初时拍摄的黄旗屯车站,始建于1929年,后改为吉林西站

百年前的吉林市西大街,自1673年建城时,市区仅有五条马路,西大街就是其中之一

30年代的西大街,这条街最早为木板铺路,很多老字号都在这里诞生并延续至今

30年代末时的吉林北大街,也是最早五大马路之一

30年代末时拍摄的吉林南大马路,左侧的建筑位置就是现在的市话剧团

30年代时的吉林河南街,右侧是当时的同芳照相馆

30年代中期时的吉林河南街西端,店铺林立,过去的吉林市发展的很快速

30年代时的河南街上送棉花的马车

40年代时的吉林河南街,两边的小摊不少

30年代时的吉林牛马行,对着的圆顶建筑是当时的菜楼,建于1914年

30年代时的天一堂中药店,就是现在东方商厦的位置

30年代吉林第一个清真饭店—和发德,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

30年代时的吉林乌拉街,这时候没什么人经过,两边的店铺也不多

30年代中后期的合兴隆百货商店,后来改为实习饭店,在1994年毁于火灾,有些可惜了

30年代时的吉林监狱,位置在当时的巴虎门

30年代末的松花江畔,变化真的很大

30年代末时松花江畔上行驶的马车

30年代末时的松江中路,这时候刚种上小柳树

40年代时的松花江畔,柳树还不大

30年代时的东北三大怪—悠车,还记得那句“小孩不睡觉,欠悠”,说的就是这个玩应

30年代时的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校址在吉林老一中,就是现在的九中

百年前的吉林省警察厅,位置在已拆除的红旗剧场地界

30年代时满洲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就是现在的东北电力大学石头楼

百年前的街头卖艺乞讨的“叫花子”

30年代吉林城区昌和胡同里的一处民宅,大门和围墙都是木架结构

上世纪初时拍摄的吉林老文庙,始建于1736年,位置就是现在的市一实验小学院内

上世纪初时文庙院里的样子

20年代时的新文庙西墙,规模很壮观,哪怕以现在的眼光去看也不过时

40年代时拍摄的文庙,这是目前东北最大的孔庙,也是中国四大孔庙之一

上世纪20年代的北山公园,如果是彩色照片,一定很美

30年代时拍摄的北山,看这周围的环境,绝对是风水极佳的宝地

30年代时从北山往下眺望,沿着山坡往下,建有关帝庙、药王庙和玉皇阁

40年代时从北山山下往上看

30年代北山的药王庙 ,始建1738年,重建于1787年

30年代时北山之顶—玉皇阁,始建于1774年,真正的古建筑

30年代末时拍摄的北山玉皇阁牌坊,后面的大殿是朵云殿

30年代时玉皇阁大殿—朵云殿

30年代中期在北山娘娘庙会里闲逛的妇人和孩童

40年代时拍摄的北山赶庙会的信徒,北山庙会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延续

40年代北山庙会时的热闹景象,山脚下棚铺连绵,里面卖什么的都有,热闹非凡

40年代北山庙会里摆设的摊位,卖的都是些小玩意

40年代在北山庙会上摆设的玩具摊,吸引了很多小孩围观

40年代北山庙会上的小吃摊,看这还很干净,只是不知道是卖什么的

上世纪20年代的松花江上还没有桥,过江都需要摆渡

上世纪30年代,吉林松花江边的运货码头上堆满了木头,远处最高的塔尖是当时的天主教堂

40年代的松花江畔,当地百姓用冰垒成的马槽,供牛马饮水

40年代吉林街头的露天,这里除了销售动物皮毛,还有熊胆虎骨之类的中药材,一些有需要的人就会来此选购

上世纪30年代时拍摄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917年,保存至今

上世纪30年代的吉林市政公所的二层楼

30年代的吉林满铁公所全景照

箭头指的位置就是当时的吉林满铁公所大楼

上世纪初时的吉林都督衙门,就是现在的市政府所在地

20年代时的吉林省议会厅,位置在现在的公安局斜对面

30年代时的吉林警察厅,现在的市公安局所在地

30年代时拍摄吉林省公署,这条路当时叫公署前大街

上世纪40年代时的吉林毓文中学校园,创立于1917年

50年代时拍摄的吉林毓文中学校门

40年代时的吉林北山滑雪场

30年代末时的北山揽辔桥,修建于1932年修建,1935年竣工

40年代时的蛟河双岔河的木材市场,木材主要来自老爷岭,很多木材工人在忙碌

40年代蛟河的老爷岭,照片里的是当时巡逻队的先头部队

40年代时的松花江支流蛟河的码头,也是当时唯一的码头

40年代时的松花江蛟河码头另一面的景象,远处还有民房

40年代蛟河上的居民,木匠正在锯着大木,是用于制作棺材的

40年代正月的蛟河街景,路面已有厚厚的积雪,街面零星几个行人,那时候的冬天更冷,物资也贫瘠,每年冻死街头的人很多

40年代松花江对面的团子山

30年代时拍摄的松花江铁路桥,始建于1927年

30年代眺望松花江铁路桥和对面的风景

40年代时吉林木材税关,从松花江上游通过筏子运输的木材都要在此纳税,那时候对偷税漏税查处的就极为严格,处罚方式也比现在严重

30年代中期的惠华银行大楼,这时候银行就提供贷款服务了,俗称“官当”,门口竖牌上写的是:“本当三分行息十六个月期满”的宣传语

30年代中期的永衡长商号,主要经营典当质押期满为被赎回的物品

30年代中期的“永衡昌”当铺,位置在现在的船营区西大街19号

30年代中期时永衡昌当铺的入口,两旁都是高墙深院,防范意识很强

30年代中期时永衡昌当铺里的柜台,很多人才这里典当,当时可当的范围很广,值点钱的都行

30年代中期时永衡昌的仓库大门,里面锁着的都是客人典当的贵重物品,所以也叫《宝藏珍》,三把大锁的钥匙由三人分别保管,可见重视程度不一般

30年代中期永衡昌典当行里的贵重物品存放仓库,以小件金银珠宝为主

30年代中期永衡昌的布料仓库,上面附有记录日期和材质的小条子,与当票一致

30年代中期当铺的望月牌,是作为质押的期限提示,具体怎么看就不了解了

40年代吉林城内街道上的小当铺,招牌上写着“多源当”

20年代时的额穆县,街上摊贩售卖各种物品,人流量不小

30年代时磐石县的城门,磐石县早期叫磨盘山,人口不多

30年代磐石县的土道,两旁都是用柳条编织的墙篱,里面就是住户院子

30年代时距离吉林市四十公里的荒山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林省吉林市篇
[转载]30年代的吉林风情
吉林名胜联
老照片:实拍90年前的吉林,马拉爬犁太有趣,朝阳门前真热闹|北山|松花江|吉林市|玉皇阁|吉林省
《鹤邮》作者群文选-437
吉林云蒸雾绕江城犹如仙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