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安石:一首诗尽显大格局,读懂了,社交游刃有余

围一炉烟火,捧一卷诗书

01.

王安石,北宋真正的孤勇者。

他推动的“熙宁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王安石从来没有退缩过,不惜力战群臣,与保守派针锋相对。

尽管有宋神宗的支持,但反对变法的人无数,这其中就包括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范纯仁等,甚至连高太后和曹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嚼舌根,说王安石祸国。

宋神宗是个有野心的皇帝,同时也是个窝囊的皇帝,他励精图治,想让宋朝再复辉煌,但是处处受阻。

王安石有治世之心,宋神宗与他一拍即合,他们俩应该是北宋最完美的CP了,奈何、奈何,许多人目光短浅,更不愿自己的利益受损,于是群起而攻之。

可王安石并没有惧怕,在推行变法期间,御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等纷纷被贬出朝。

这是大手笔,也是魄力。

如果你不了解王安石的胆量和眼界,那么读过今天这首诗,你就会明白了。

02.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这首诗作于1050年,当时王安石30岁,刚入而立之年,而且官职低微,仅仅是鄞县知县。但是,此时王安石已经有大志向了。

任职期间,王安石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浙江时写下了这首诗。

飞来峰:有两说法,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下面我们再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03.

诗文大意可解为: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宝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里就能看见旭日冉冉升起;

不怕万千浮云遮挡住我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经站在了最高层,可以俯瞰一切。

写下这首诗之前,王安石曾赴京师参加会试,以第一名的成绩登进士第,但因应试赋中有“孺子其朋”一句,这让宋仁宗很不开心,就把他的位置和第四名杨寘互换了,最终与状元失之交臂。

随后,王安石授淮南节度判官,任期满了以后,王安石主动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遂调鄞县知县,这是韬光养晦。

不久,宰相文彦博、欧阳修等纷纷举荐王安石入朝,但都被王安石婉拒了,宁肯在基层历练。最后仁宗亲自下诏,王安石才入京任直集贤院、知制诰,在职期间处理了大量刑狱案件,轰动朝野。

可功成后,王安石再次请求出朝,适逢他母亲不幸去世,归乡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宋英宗再召,王安石依旧不愿入朝,因为他在等一个人,就是宋神宗。

神宗即位后,诏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后升相,推动改革。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诗,是对他围观之路最好的诠释,因为他懂得沉淀自己,只为站到最高一层,如此才能实现抱负。

我们在现实生活和职场中也是如此,只有爬到俯视的位置,才能拥有绝对话语权,否则只能仰望,眼前迷雾重重。

而且,站得越高,看问题就越通透,因此我们说,读懂这首诗后再去社交,会变得游刃有余。

阅读更多经典古诗词:

(打磨一整年,故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安石在变法前写了一首诗,短短几句气势磅礴,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北宋丞相王安石,凭一首诗流芳千古!
王安石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不畏浮云遮望眼,下一句是什么?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意境深远,苏轼向他致敬,写出了一首千古名篇《题西林壁》
王安石最著名的一首诗,其中一句流传了千百年 你一定曾听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