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东坡在密州
最近在看苏东坡,发现很多有趣的事儿。

尤其他在密州那段历史,以前了解甚少,这次再看,发现密州2年,对他影响深远。

公元1074年秋天,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下一站去哪儿,无从得知。

这一年,苏轼39岁。想起上一次与弟弟苏辙见面,还是三年前在恩师欧阳修家。转眼恩师作古,兄弟离散。宦海浮沉,身不由己,书信慢,车马远,兄弟见面渺渺无期,苏轼不禁思绪纷涌。

他想弟弟了。

遂修书上表,申请去密州任职,只为离弟弟苏辙近一点,兄弟俩好有个照应。

此时,苏辙在山东济南任职,密州即现在的山东诸城,离济南不远。

9月份,收到朝廷文书,他如愿去密州任知州。

9月底,苏轼一家老小启程去密州。一路上山迢水远,晓行夜宿,但是想到就要见到日夜想念的弟弟,苏轼心中涌起重逢的喜悦。

不料天公不作美,去济南的河道结冰停航,苏轼只好转向密州行去。

11月正值北方的隆冬,寒风凛冽。苏轼从温暖明媚的杭州,一下子来到这苦寒之地,巨大的反差让他很不适应。

杭州繁华富庶,密州穷乡僻壤;杭州烟柳画舫,密州车马劳顿;杭州一湖烟雨,密州一川桑麻;杭州有大米、鲈鱼,密州有草根、野菜。江南人温润,北方人粗犷。苏轼如今才明白,什么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环境不适也就罢了,密州当地的情况是“岁比不登,盜贼满野,狱讼充斥”,当地百姓被饥馑疾病威胁,还时常面临盗贼们趁机劫掠。

作为父母官的苏轼,素怀悲天悯人的情怀,片刻的失落之后,他振作精神,埋头公务,试图扭转这种局面:

杜绝盗患。他认为治盗必先治本,应与治事、治吏相结合,明立购赏,随获随给,盗亦敛迹,从而地方太平。

扶困济贫,心系百姓。苏轼对新法持实用主义态度,对百姓不利的规则,他拒不执行。
这也为日后遭贬埋下了隐患。

兴修水利。密州境内两条支流交汇处,每逢山洪暴发,河水泛滥。苏轼率百姓兴修水利,在邞淇河上筑坝修堤,新堤固,涟漪初溢。

1075年春天,密州发生严重蝗灾。蝗虫铺天盖地,颗粒无收,百姓无以为生。

苏轼亲自上阵,用火烧、深埋的办法铲除蝗害。采取激励措施,用仓米来奖励捕蝗成绩好的农户。他还带头茹素斋戒,降低自己的俸禄,连自己家里都揭不开锅了。有时候,还要靠挖野菜来补充膳食的不足。

一日,苏轼在旷野中挖野菜,竟发现一个弃婴。望着嗷嗷待哺的婴儿,苏轼十分震惊。经调查,原来很多农民养不起孩子,就把刚出生的婴儿丢弃野外,甚至成了一种风气。

苏轼迅速组织人四处搜寻,几天功夫竟找到40多个。他把这些弃婴安排给没有子女的家庭抚养,州府按月发放粟米6斗,从而挽救了不少生命。

1075年秋,密州大旱,苏轼应百姓请求,率随从到常山祈雨,求雨完毕,大雨如注。苏轼大喜,重新修葺山神庙。这日,山神庙修好了,苏轼率众官员和百姓上山祭祀。完毕,一行人浩浩荡荡下山来。

那日天高云阔,秋风送爽,落叶铺满山头,枫林尽染成红,良辰又逢美景,苏轼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豪迈之情,即兴吟诵出惊世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该词豪气冲天,气象恢弘,一改宋词的偎红倚翠、儿女情长,是苏轼词作上的重大突破,也成为豪放派的开山之作,开创了一代词风。

百姓安居乐业之后,苏轼又着手修缮破旧官舍。将城西北一处荒废楼台修葺一新,请苏辙为其命名。苏辙取"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文意,赋名超然台。此时,苏轼很喜欢超然物外的老庄,亲笔题写了"超然台",留下了著名的《超然台记》。

公务之暇,苏轼时常登台把酒临风,吟诗作词。那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正是在超然台上的即兴佳作,词句清新,真是超然。

苏轼在密州两年,不仅政绩卓著,更是创作颇丰。先后创作了203篇诗词文赋,更是留下不少传世名篇。

1075年正月20日,孤馆灯青,夜有所梦,苏轼与第一任妻子王弗梦中相见。醒来惆怅万分,泪落如雨。写下了那首千古悼亡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该词字字伤感,句句深情,戳人泪点,令人泪奔,真切反映了苏轼对亡妻的一往情深。

1976年的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清晖流转。苏轼想起5年未见的弟弟,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千古名篇《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这首被誉为最美中秋词,成为千古绝唱。后人评价:“《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成就于密州,密州也成就了苏东坡。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

发现真正让人成长的,还是痛苦。他在杭州时,沉迷烟雨温柔乡,去了密州,贫困交加,仕途迷茫,开始重读庄子,试图排解。

杭州时参禅,密州时悟道。

烦恼之时,就读庄子。至此,苏轼开始旷达起来,诗词开始体现出一些哲思。无疑,密州的艰辛渐渐锤练出了一个豁达的苏轼:万事不入怀,但凭缘相随。

月光不照夕时梦,古人今人若流水。

一本好书,一黛青山,日子如常,人生可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口气看懂苏轼的一生
苏轼在密州(神宗熙宁七年39岁至熙宁九年41岁)
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苏东坡!
苏东坡的旷达人生
繁华似锦觅安宁 淡云流水度此生——苏东坡的坦荡胸襟与心路历程
留在广东过年的苏东坡:吃着锅里的,看着树上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