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史”并非二十四个朝代的史书

“二十四史”是不是二十四个朝代的史书?旧版《晋书》题为“唐太宗御撰”,封建皇帝真的亲自动手编写史书吗?请介绍一下有关“二十四史”的情况。
答:在封建社会里,这部书是官定的“正史”。它的名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史书的增多,由“三史”、“十史”、“十三史”、“十七史”、“二十一史”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直到清代乾隆四十年《明史》定稿刊行,《旧唐书》和《旧五代史》被明令列入“正史”之后,才出现了“二十四史”的名称。
“二十四史”是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它的规模巨大,卷帙浩繁,共计三千二百四十九卷,约四千万字。这部巨著,是从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武帝刘彻时代)开始,到清朝乾隆时代为止,陆续编写成书,整个编写过程长达一千九百多年。它用统一的体裁,比较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明亡以前有文字可考的几千年的历史,这在世界上是极罕见的。
点校本“二十四史”
司马迁的《史记》为以后各史的编修奠定了基础。这不仅因为《史记》是最早成书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它开创的纪传体,为《汉书》以下各史所因袭,它的编写方法,也为后来史书所模仿采用。纪传体是在历史编纂学上颇具特色的一种史体,它虽然形式上以人物为中心,实际上却是兼备众体,除“列传”以外,还有编年记事的“本纪”,专记典章制度的“书”或“志”,以及用来补充纪、志、列传所不能尽详的“表”。纪、志、表、传互相发明补充,形成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从而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状况。有些史缺少志、表,却毫无例外地都有纪、传,因此把这套史书称为纪传体史书,是名副其实的。
然而,“二十四史”并非二十四个朝代的史书。有些书的内容是交叉的,如西汉前期的历史(汉武帝以前),既载于《史记》,也见于《汉书》,后者就是以前者为蓝本增删而成。又如《南史》是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书的综合改编;《北史》是北朝魏、北齐、周、隋四书的综合改编。还有两部书同记一朝或一个时期的史事的,《旧唐书》和《新唐书》、《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就是如此。无论是交叉的也好,同记一个时期史事的也好,都不能看作简单的重复,而是互有短长,各有特点。我们使用这些书的时候,应当用来相互补充,不能偏废。
就编写情况来说,“二十四史”可分私修和官修两类。私修的史书如《史记》、《汉书》、《后汉书》等,作者是谁,那是一清二楚的。至于官修的书,情况就不那么简单。这种“官书”,一般应由“宰臣”监修,书成之后,照例由他领衔送给皇帝过目,因此他就俨然成为这部书的作者。其实许多监修人在修史工作上并没有出过多少力,比如《旧唐书》领衔的刘昫、宋辽金三史领衔的脱脱等,就都和本书沾不上多少边。但其中也有做过一些工作的,如《隋书》的监修人魏征,就写过一些史论,标有“魏征曰”字样的,就是他的手笔。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晋书》过去确实题为“唐太宗御撰”。一个封建皇帝怎么可能亲自动手编写一部百余万字的史书呢?原来唐太宗曾经给宣帝(司马懿)纪、武帝(司马炎)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各写了一篇史论,于是他就变成全书的作者了。全书中惟独这四篇史论冠以“制曰”,不作“史臣曰”,就是这个缘故。新的点校本为了符合实际,不再用什么“御撰”,改为“房玄龄等撰”。

《晋书》点校本
还有的人只是给某一史作了注,而在人们心目中,他却和作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注《三国志》的裴松之。裴注的作法和一般注释不同,他并不搞文字训诂,而是大量补充史实。在不少篇章里,裴注无论在数量上或史料的质量上,都大大超过了陈寿的本文。他采用的魏晋时期史料,不下二百多种,这些书唐宋以后陆续散失,今天绝大部分都不存在了,因此它成为我们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国志》(中华国学文库)
为了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广大史学工作者从1958年开始到1978年止,历时二十年,完成了二十四史的全部点校工作,并由中华书局全部出齐。二十四史新点校本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标点“二十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
(本文原载《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
作者简介

赵守俨(1926—1994),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58年调入中华书局,1979—1986年,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一直负责“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点校工作,对古籍整理的现代范式和标准的确立贡献尤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数次参与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制订工作,为改革开放后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恢复开展做出巨大贡献。
附录一:“二十四史”书目
书名
纂修者
史记
西汉·司马迁
汉书
东汉·班固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
西晋·陈寿
晋书
唐·房玄龄等
宋书
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
唐·姚思廉
陈书
唐·姚思廉
魏书
北齐·魏收
北齐书
唐·李百药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
唐·魏徵、令狐德棻
南史
唐·李延寿
北史
唐·李延寿
旧唐书
后晋·刘昫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宋史
元·脱脱等
辽史
元·脱脱等
金史
元·脱脱等
元史
明·宋濂等
明史
清·张廷玉等
附录二: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已出目录
装帧书名书号
定价
精装史记(全十册)9787101095012 590
新五代史(全三册)9787101105292 180
旧五代史(全六册)9787101105308360
宋书(全八册)9787101107012 480
辽史(全五册)9787101116076 280
魏书(全八册)9787101122701 510
南齐书(全三册)9787101127157 200
隋书(全六册)9787101136289 380
金史(全八册)9787101142181 540
梁书(全三册)9787101143980 180
陈书(全两册)9787101152722 118
周书(全三册)9787101159455 180
南史(全六册)9787101163537 380
平装史记(全十册)9787101103144 380
旧五代史(全六册)9787101119985 280
新五代史(全三册)9787101120066 128
辽史(全五册)9787101127768 210
魏书(全八册)9787101133622 380
南齐书(全三册)9787101139761 170
宋书(全八册)9787101140309360
隋书(全六册)9787101148268 280
金史(全八册)9787101156959 440
梁书(全三册)9787101157086 150
陈书(全两册)9787101163179 98

——————

为什么二十四史越修越繁?

我们如果对中国的历史典籍有过了解,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由于断代史被规定为官方历史著作的体例,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史书有越写越繁琐的趋势。

最初的《史记》不过52万字,却记载了3000多年的历史,到了《汉书》才230年的历史却用了80万字,然后再往下延伸,越写越繁。《宋史》高达300万字,《元史》160万字,《明史》也达280万字,《清史稿》更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400万字。

再往前追溯,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左传》等等都不过几万字而已,但时间跨度非常的大,夸张的是由孔丘删订的《春秋》不过用了1万6千字,就记载了200多年的历史,基本是每年就用几句话来叙述,而且话中有话,叫做“微言大义”,因而衍生出了《公羊》、《谷梁》、《左氏》三传。《左传》对《春秋》中的事实进行了补充和扩张,并且加于详细化。

后世的史学家因而出现了错误的倾向,认为《春秋》不是历史书,《左传》才是历史书。认为写历史书籍要以详尽为务,这种观念导致历史家对历史材料无法进行增删取舍的概括,全都照搬照抄,把各种不同来源的资料记载整合到一起,使史籍变得臃肿不堪。后世的史家如欧阳修,曾想效仿孔丘,对史籍进行改革,推出了《新五代史》,但因书中夹杂主观观念太多,不尊重事实导致改革后果不理想。

欧阳修的《新唐书》及《新五代史》都饱受诟病

为什么记言体史书消亡了?

对于史书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写作体例、在于要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把汗牛充栋的史料呈现出来,而且呈现得简洁而系统。

中国史书体例有很多种,其中记言体谱牒是最早的两种。最初的记言体并不是记载人物的私下言论,而是对各种公文、号令进行整理和汇总,例如《尚书》所载的典、谟、训、诰、誓、命之类;到了周朝,又有《周书》出,与《尚书》相类。

进入春秋战国后,天子势衰,诸侯纷立,公文、号令不能统一,《尚书》类的公文记言体鲜有人采用,而另一种记言体开始流行。这种新的记言体以《国语》和《战国策》为代表,二书旨在精选有价值的言论,而不管是否为官方正式公文。

《国语》适应诸侯并立的现实,将各种经典语录按国别进行划分,因此有人也称之为“国别史”。但是,“国别史”其实不是一种严格的体例,如果认为按国别可以确立史书的体例的话,那么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梼杌》也应归入“国别史”而不是“记事史”了。

《国语》和《战国策》其实是记言体的一种发展,它们与《尚书》不同的地方在两点:一、不再局限于帝王将相的号令、公文,还收入了很多经典的私人语录;二、《尚书》是基于大一统时期,记载统一的号令、公文,《国语》和《战国策》是处于分裂时期,记载各地的精彩言论。

秦朝两汉后,积累了许多统一的号令、诏书和经典语录,于是晋朝时期的孔衍对汉魏时期的史书进行编辑,“取其美词典言,足为龟镜”者,纂成新书,名为《春秋后语》、《汉尚书》、《后汉尚书》和《魏尚书》;隋朝再次统一中国后,也出现了体例类似的《隋书》。这是史家欲图恢复记言体的尝试,可是与古记言体相比,它们因在史料价值上的无足轻重而无法广为流传。由此可知,记言体是史学发展初期的一种体例,是人们呈现史料的一种方法,随着史学的发展,这种方法已被更为完善的体例所取代。

《尚书》是古代帝王的公文

谱牒是编年体的雏形

谱谍产生的年代与记言体相近,记言是在国家层面上收录号令、公文之类的典籍,而谱牒则是宗法层面上,记载世系的史料。

《史记·三代世表》说:“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这说明两点:一、是编年体的前身,二、谱牒在最初的时候是天子的世系记录,一般诸侯还不能编入。谱牒里不单有帝王的世系姓名,还有年代记载。司马迁说:“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但是这些年数“古文咸不同,乖异。”因此孔子才对其进行甄别,编成了《春秋》。

《史记》提到的谱牒有《五帝系牒》、《春秋历谱牒》等,这些书大多都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夏本纪》《殷本纪》里看出一点痕迹。谱牒里一般会记载帝王的姓名,在位年岁以及若干事件。

最初的谱牒只收入帝王的世系,东周时期,诸侯兴起,谱牒的收录范围也随之扩大。《世本》中就分为《帝王世本》、《诸侯世本》、《卿大夫世本》等,相比于编年体而言,谱牒侧重的是世系传承的记载而不是年月的排次

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出现

谱牒发展到东周时期,随着天文历法的进步,年月的排次逐渐清晰起来。因此出现《夏殷春秋》、《竹书纪年》等书来追溯三代谱谍中的年代。将记载引入帝王世系中,记叙某年某月发生了某事。孔子作《春秋》,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一年中必有春夏秋冬四个节点,可谓为“大事记”。彼时,谱牒收入诸侯世系,因此诸侯各国也各自出现《春秋》体史书,故《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

《春秋》体是谱牒转化为编年的时期,它呈现史料的特点是以时间为维度,记事于其中,且所记之事,或为大事,或为有价值之事,多依编者的主观判断和世俗的定论,故《春秋》最类于现在的“大事记”。

《左传》是《春秋》大事记演变成编年体的最终成果,《春秋》列大事记,系之于年月之下,然后只是举其大纲而已。《左传》本来是解释《春秋》的书,它的初旨是释义。如“不书即位,摄也。”“未王命,故不书爵”之类,皆是欲明《春秋》叙事之法,为释义笔法之类。然而欲明《春秋》,又不得不详叙《春秋》中的大事记,说明事件的具体缘由。因此又有“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公会齐候于防,谋伐宋也”之类,是补叙事件的缘由,不单纯拘泥于解经文。叙述缘由的进一步展开,就变成了具体的叙事,而在编年之下具体叙事的就是编年体,故称“经以提纲,传以述事”。

《左传》以编年为体例,将《春秋》大事记铺展开来,年中有事,事中有人,人因年月而见世系,又因事件而记其言论,故记言和谱谍也都包含在其中,又夹杂史评,纲举目张,条例清晰,成为呈现史料的绝佳方式。

《春秋》终篇于西狩获麟

纪传体能够取代编年体吗?

纪传体成形于各种体例完备之后,司马迁著《史记》,以仿《春秋》而作《本纪》,纳谱牒而入《世表》《年表》及《月表》,《汉书》又加《诸侯王表》《古今人物表》等,《春秋》与谱牒遂融入纪传体中。

正因纪传体拥有包罗万象的特点,《史记》、《汉书》、《东观记》出现之后,记言、谱牒、编年都相继衰落了。至东汉末年,汉献帝嫌传记体文繁难省,不便阅读,于是命荀悦在《汉书》的基础上,改传记为编年,撰成《汉纪》三十卷,因其辞约事详的特点,在世上广为流传。东晋袁宏又有《后汉纪》,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干宝有《晋纪》,早于王隐、虞预的《晋书》,实现了编年体的复兴。南北朝时又有实录体出现,实录体本质上是编年体的进一步发展,将叙事变得更加详细、更加精确。所编之年也从《左传》的春夏秋冬变成十二个月,再变成月中的具体日期,在实录中甚至精确到具体时辰。

编年体发展到了《资治通鉴》是一个巅峰,如果说《史记》是纪传体中的通史,则《资治通鉴》便是编年体中的通史。《资治通鉴》之前的《汉纪》、《后汉纪》、《晋纪》、《宋略》、《十六国春秋》、《建康实录》等都是断代的编年,《资治通鉴》之后的《资治通鉴纪长编》、《续资治通鉴》、《明通鉴》、《清通鉴》等又是断代的编年,唯《资治通鉴》具有通史的特点,且增删得当,条例统一,实乃史家良著。

章节体是一种粗陋的体例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纪传体和编年体被当成最佳的史料记载方式。但是在近代,特别是民国之后,这两种编写方法都逐渐边缘化了,现在所通行的是从西方流传过来的章节体。它与传统的纪事本末还不一样,章节体一般所围绕的中心不是事件和人,而是历史的各个侧面,如诸如政治、军事、外交和宗教等。它只看到一个时代的侧面,而忽视了那个宏大的全体。在他们看来,明清时期就是封建制度的下坡路、君主专制的顶峰,此外什么都没有了。

宏大的历史被分割成各个小侧面

我们初高中的历史教材就是采用这章节体的体例,它把历史分为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个领域。然而,这种划分方式是主观的、而且是片面的,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间从来就没有严格的界限,更不存在明确的节点。章节体的作者根据自己的意见,强行在空间上给历史划分领域,在时间上又划分节点,比如硬说从某年起是近代史,某年前是古代史等等。

如果我们翻开一本历史书,它不给我们介绍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在里面高谈阔论,说哪些人代表什么阶级,那件事有什么意义。那么它不是在向我们讲述历史,而是在灌输某种政治观念。这种历史书到处都充斥着官方的意识形态,根本不值一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敲黑板划重点,二十四史不是二十四个朝代的史书
有多少人以为二十四史是指24个朝代?其实那只是24部书而已
4000万字《二十四史》,浓缩成24句!句句如金,建议全部背诵
二十四史是哪二十四史?
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上)
二十四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