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开大学【转载】

 

 南开大学新开湖畔






 南开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南开大学大中路旁


一段与国家的命运跌宕起伏休戚相关的历史,一座能与不同时代的脉搏产生共鸣,教泽无数社稷栋梁的知识殿堂——重庆南开中学。 “七.七”事变后,天津南开各校被日机炸为废墟,部分师生向重庆内迁,1938年在当时重庆的文化区沙坪坝设立重庆南开中学。49年后,这所学校一直为四川省(重庆直辖前)、重庆市最难考上的重点中学之一。

 
三友路——以道路两旁相伴的松、竹、腊梅为名。
 
南开赋——彰显出抗战时期一代教育精英恭谦儒雅背后的王者风范。
 

 文革时期的语录墙已回归南开校训墙: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以严范孙名字命名的范孙楼(文革期间改为红专楼)。严范孙清代翰林出身,历任翰林院编修、贵州省学政、学部仕郎等职。戊戌政变以后,严范孙在私寓设严氏家塾,聘请张伯苓和陶仲铭为塾师,教严家子弟以西学,这就是南开学校的胚胎。严范孙还多次偕张伯苓出国考察教育。办成南开中学之后,又全力创建南开大学,还联合天津绅商改组“蒙养学塾”为天津民立第一小学堂。从此,天津士绅继严氏之后陆续办起多所学堂。(据南开中学官网)
 迟早会被后来人抛弃的败笔——一大堆缺乏内涵的屌丝作品。
 上世纪初的图书馆和新建的张伯苓先生雕像,与环境搭配的浑然一体,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
 原理化教学楼拆掉后新建的科学馆。
 为纪念第一任校长而建的纪念亭。
 上世纪初的青砖教学楼,透出历史的厚重。
 
老教学楼窗前的茂密植物。
 
建于1952年的船舶模型组旧址。
 历经抗战轰炸的礼堂(原名午晴堂)。
 津南村——重庆保存完好的具有津门风格的院落。
 一所被父母寄予厚望的重点中学和一代代实现高考愿望的寻梦者。
 
 


 
 
黄桷树林荫遮蔽下的三友路,自1936年来一直没有被改变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三友路过去两旁长满这三种植物而得名。
 

 南开历届状元登榜之处。
 
一直没有更过名的勤俭楼。不过原来只有三层的青砖老楼被拆掉重建成现在这样了。
 

 抗战时期建成的南开运动场。
 
 

 
 
 
南开篮球一直有实力,过去历届女篮能够代表全市中学生参加全国比赛。
 
 一位著名校友的墨宝留在了这里。
 
绿荫遮蔽下的一栋老教学楼。
 抗战以来一直在使用的男生宿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今天——1876年4月5日,爱国主义教育家张伯苓生于天津
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创建者张伯苓
张伯苓,不应被遗忘的中国校长
严修
张伯苓的幽默
张伯苓办学二三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