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家黄宗羲

 

成立笠

 

 





在人口居世界第一,又有着比谁家文明历史都长的中国,从文坛上讲,中国的“小家”,在国际上也是“大家”,至少是“中家”。中国的“大家”,就不用说了。但话又说回来,中国有几个“大家”?学识又如何呢?通常而言,真正的“大家”,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学问囊括多个学科,二是在各科成就卓越,三是影响深远。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黄宗羲,是一个被后世学人称为真米实曲的“大家”。

黄宗羲天赋异禀。据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他不知道的。他不但精通儒、道、释,还精通算学、天文、音乐等,更有趣的是,他还是个经济学家。他经过研究发现,历朝历代每次农业税法调整,包括受到后人称赞的“两税法”和“一条鞭法”等,最终都是一方面国家税收增加,一方面农民负担加重,国内经济总量未见多大变化。此发现近年来为我国高端学者挖掘,命名为“黄宗羲定律”。嗣后国务院经过调研,从建设小康社会目的出发,在2006年全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彻底废除沿用了数千年的“农业税”,打破了这个怪圈。

明代万历三十八年八月初八,黄宗羲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黄竹浦。临产前,母亲姚氏梦见麒麟入怀,又见所生时辰三个“8”字,遂为爱子取名“麟儿”。不过,从黄宗羲后来人生历程看,既与“发”无关,更与“麟”无缘:少年之时,父亲遭诬惨死狱中,中年之际,饱尝战乱兵燹,老年之后,官府追捕,“濒于十死”。真可见“唯心主义”靠不住。

1623年春,13岁的黄宗羲通过童子试,成为秀才。是年,父亲黄尊素升任监察御史,他随父进京,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当时课程是“时文”,即八股制艺。但少年黄宗羲于此并不留心,却对小说家言及稗官野史颇感兴趣,“课程既毕,窃买演义如《三国》《残唐》之类数十册,藏之帐中,俟父母睡熟,则发火而观之”。这种“不务正业”举动不久就被父母发觉。其母担心他放松学业有碍前程,其父却认为“亦足开其智慧”,背着夫人暗中支持。

父亲遭阄党逮捕惨死狱中后,19岁的黄宗羲满怀血海深仇赴京为父讼冤。刑部会审时,面对双手浸透“东林”志士鲜血的许显纯、崔应元,他怒不可遏,从怀袖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铁锥猛刺许显纯,又挥拳奋击崔应元,拔下其胡须,震动大堂。审讯结束后,黄宗羲组织被难诸家子弟,设奠于诏狱正门,公祭死难父辈,一时悲声大作,震天动地,旁观者无不下泪……

黄宗羲对于科举功名素不热衷,尤其是遭难以后,他或因昭雪父亲冤狱南北跋涉,或为一家衣食生计东西奔走,虽然读书不辍,却“无暇更理经生之业”。在那个时代,科举道路被视为读书人立足社会、施展抱负的正途。为安慰母亲,黄宗羲参加了庚午科南京乡试,结果名落孙山。返乡途中,他与大文豪文震孟在镇江同乘一船,言及科考,呈上试卷,请前辈指教。文氏阅后“嗟赏久之”,言其日后“当以古文鸣世,一时得失,不足计也。”

此番经历,使黄宗羲进一步认识到“科举之学锢人生平”,于是更为自觉把精力集中在能够经世致用的“实学”上。当年黄尊素被逮时,曾谆谆告诫儿子“学者不可不通知史事”。黄宗羲牢记父亲遗嘱,尤其致力于研究宋明以来的理学思想。他从《实录》入手,将本朝自太祖迄光宗共十三朝《实录》细细研读,然后再读二十一史,“每日丹铅一本,迟明而起,鸡鸣方已,两年而毕”。如此,不但“通知”了本朝史事,还深入了解了中国上下数千年史事,为“经世致用”奠定了坚实深厚的学问基础。在学习中,他除尽读家中藏书外,还多方搜求、广泛涉猎,曾抄书于同里世学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千顷斋黄氏、绛云楼钱氏,深入钻研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旁及天文、地理、历算、音乐、释老等各类书籍,锻炼养成别具只眼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他能“凿空新义,石破天惊”,生发出卓异而深刻的见解。

明代中叶,文人结社集会之风盛行,三五同道,声气相求,即可组成团体,赏花赋诗者有之、饮酒衡文者有之,至于讥弹时政、臧否人物,更成为重要内容。特别是万历之后,朝局不定、政争频繁,这种活动的政治气息更为浓烈。江南一带,天启、崇祯年间,知名者就有读书社、小筑社、应社、诗社、文社、几社、登楼社等等。崇祯三年,名士张溥联合诸社,在吴江尹山聚会,史称“尹山大会”,以“兴复绝学”为号召,成立“复社”,翌年,在南京召开“金陵大会”,参加者更多。特别是苏州“虎丘大会”后,以黄宗羲等名流加入为标志,更上一个台阶,士子多达数千,规模前所未见。从此,“复社”作为继“东林”之后而起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团体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一时俊彦,如陈子龙、吴伟业、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吴应箕、顾炎武等人,荟聚“复社”旗下,成为同志。

明末,虽然魏忠贤已经伏诛,但阉党残余远未销声匿迹,他们蛰伏朝野,窥测试探,待机翻案,企图东山再起。特别是崇祯三年温体仁入阁,朝廷便永无宁日了。在温体仁掌管朝政8年之中,“庇私党,排异己,与举朝为仇”。对如此小人,崇祯皇帝却非常信任。“劾体仁者,无不见责;为体仁劾者,无不立罢”。

 

两两三三郭外阡,僧房篱落共连延。

高林初带冰霜气,风景俄成惨淡天。

如此江山残照下,奈何心事菊花边。

不须更觅登高地,只恐登高便泫然!

 

这首《至范文清东篱》诗,道出了黄宗羲,以及黄宗羲们当时的凄凉心境。

报国无门,退而治学。这是历朝历代知识分子的最后选择。黄宗羲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致力于讲学和著述,写作了大量涉及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数学等领域的学术专著,开创了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清代“浙东学派”,同时,还培养了多方面人才,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文化学术史上杰出的思想家,黄宗羲的成就主要在政治思想、哲学和史学三个领域。在政治思想上,其《明夷待访录》奠定了他的民主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地位。这部著作包括《原君》《原臣》《原法》《学校》等13篇,对数千年政治、法律、教育、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加以理性反省和批判,提出了一个富含民主意识的全方位政治大纲。他认为,中央政治的核心既是“君”,那么“君”就应该做到“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这才是“君之道”。由此引申,“君”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人民是主人翁,君则是为主人翁获利释害而工作的人。正因为秦汉以来颠倒了这个关系,君主视天下为自己的产业,这才演出了一幕接一幕为争夺这个产业而血肉崩溃的惨剧!关于法律,他认为“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含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味;关于《学校》,他认为学校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更应该是立法议政的机构。他认为,大政出于学校,天下的是和非,要由学校来裁判。此种胆略和见识,在当时实属罕见,令人敬佩。

在哲学上,黄宗羲多方面论述理气心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建立了理气心性统一论。他认为,所谓“气”,是客观物质之气(自然界之气);所谓“理”,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理与气是“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在天为气者在人为心,在天为理者在人为性,理气如是,则心性亦如是,决无异也。”在这里,他力图用心性理气统一论解释历史社会现象,克服前人在自然观与社会观之间存在的矛盾,无疑是理论思维的一大进步。同时,他还提出了“一本万殊、会众合一”的重要观点,认为“一本万殊”是学术发展的客观现实,不能强人就己,但是如果不加以“会众合一”的学术归纳,混“金银铜铁为一器”,则令人茫无头绪,难以把握“数百年之学脉”。

在史学上,黄宗羲贡献甚伟,既撰有大量史学著作,又有一整套具有真知灼见的史学理论。由于“经世应务”是他治学不容移易的原则,故其重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他不仅著有长达244卷的《明史案》,还有《行朝录》《弘光实录钞》等,探讨总结有明一代“治乱之故”,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他认为,史书应起到“扬善惩恶”作用,如果“为史而使乱臣贼子得志于天下,其不如无史之为愈也。”在黄宗羲的教诲下,他的数千名弟子皆能刻苦钻研“经学、史学以及天文、地理、六书、九章至远西(西欧国家)测量推步之学”,而且“皆卓然有以自见”,其中不少人成为闻名当代的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文典籍』明季北略原文及白话文阅读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
学必证明于史
史通
崇祯长编
【容斋随笔】一至五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