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蕲州李时珍纪念馆

 

  湖北蕲春因为李时珍而闻名,李时珍因为《本草纲目》而伟大。 

 

从黄石出发,开车经过黄石长江大桥,在飞驰的车上拍下长江边的黄石景象,雾气蒙蒙,能见度不大好。过桥后上黄黄(黄石到黄梅)高速,大约27公里到达蕲春出口。中间经过浠水县,这两个县均属黄冈市。在长江北岸,但这一代湖泊成片,风光很好。下高速左转去蕲春县城,右转去长江边上的古蕲州,现在只能算一个小镇了。

 

 

黄黄高速路上看浠水县

 

蕲州长江边码头风光

  古城蕲州位于蕲春县南部,长江北岸,是鄂东最古老的城镇,历为郡、路、府、州、署、县治,曾为鄂东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长江中下游商品集散地。蕲州古城 筑于南宋,全为石砌,依凤凰、麒麟二山而起,临长江而池,壮丽别致。据嘉靖《蕲州志》载,“城周九里三十三步,高一丈八尺,东南北阔一十七丈八尺,两侧天堑弥漫,不可以丈尺计。有城门六,城垛二千一百六十五个,城上吊楼九百九十间”。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收藏有李时珍故里蕲州明代古城屏风。现有城墙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和维护,并建有“医圣阁”等仿古建筑。

   实际古城城墙早已不在,我们只是看到 医圣阁所在的古城门,应该是古城的东或南门。城楼确实高大雄伟,只是目前医圣阁内正在装修,里面一片狼藉。看那个样子,这里已被私人租用,成为食疗饭店了,有点可惜了。

 

蕲州古城城门,上面建筑并非城楼,而是‘医圣阁’,也是李时珍药膳的饭店

 

从城楼上向下望蕲州街景

医圣阁下的城墙洞

  看过医圣阁,我们驱车前往李时珍纪念馆,途中经过一个高大的建筑,匾额写明:玄妙观。这是李时珍当年为民治病的诊所。原址在蕲州城内麒麟 山,修建于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荆靖王朱祈镐迁建于蕲州城外,文革中被毁。今重建的玄妙观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王任重同志亲笔题写了“玄妙观”三个大字。这里现在是蕲春县李时珍医院,同时似乎在举行展览。

 

玄妙观,李时珍就诊处

  李时珍纪念馆位于蕲州城外,出城一条公路,两侧都是辽阔的水面,右侧似乎湖水不深,水面上浮着成排的饮料瓶。当地人告诉我:这是水产养殖场。蕲竹、蕲艾、蕲龟、蕲蛇历称“蕲春四宝”;蕲春珍米为全国七大名米之一;油姜、山药、绿茶、螃蟹均品质独具,久负盛名。路的左侧水面一望无际,有渔船在水上飘荡,就是著名的雨湖了。

  雨湖:历为游览胜地,水面二千多庙,无污染,春多桃李、夏盛芙蓉,历史上曾有“有雨湖、不下西湖”之赞誉。湖边有名人教授馆、药都宾馆。雨湖盛产武昌鱼、鲫鱼等,雨湖鲫鱼以肉质鲜嫩著名。

 

这里的湖泊养殖场

 

雨湖风光,湖对岸左侧,应是靳春县城

 

雨湖风光

 

雨湖,右侧的牌楼处就是李时珍纪念馆

  李时珍纪念馆位于蕲州雨湖之滨,为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处,我们在馆前停车。这里属于博物馆系列,免费开放。但游人并不多,环境十分幽静。偶有一辆大巴载成团的游客参观,也有导游认真讲解。

  大门外有一座红棕色的石牌坊,位于停车场对面,与大门遥遥相对。上面的题字是:《雨镇千城》。进入大门,是一个很大的长方形院落,院中树木葱茏,两侧是长长的雨廊,廊中墙面上镶嵌着一幅幅石刻。石刻上都是本草纲目中各种药用植物的画像和名字。可以作为一本石刻的本草阅读千年。

 

  李时珍纪念馆前的牌坊

 

纪念馆大门

 

李时珍纪念馆第一进院落

 

两侧回廊上的石刻《本草纲目》

 

石刻本草

 院落尽头的建筑就是李时珍纪念馆的展厅。这里展出李时珍的生平事迹。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李时珍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当年这里就是李时珍著书之所。只要打开沿湖一面窗户,即可看到雨湖风光。李时珍避开闹市,隐居草庐,致力编纂,在此著成《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所馆诗集》等。

  在馆中还看到蕲州古城模型,十分形象。可惜有玻璃反光,拍摄困难。但可以看出:这里背山,面水,濒临长江龙脉,确实是个风水宝地。

  展厅是座回形二层徽派建筑,中间的院落中有大片翠竹,花草树木,十分茂盛。一个大影壁上绘着一幅巨型山水画,不知哪位画家大作。

李时珍纪念馆大厅

 

行医雕塑

 

蕲州古城模型

 

照壁上的大幅中国山水

 

百药园回望纪念馆建筑

  展厅后面是一个很大的花园,小桥流水,花木葱茏。院中种植着各种奇花异草,大多是本草中的各种中药材。所以应该称作百草药园。园中心矗立着李时珍的全身塑像,一身行装,身背药娄,形象表现了老先生“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艰苦探访各种药物的形象。

 

百草药园

 

百花百药

  

  药园中的小河

    百草药园两侧也有回廊,园中蜂蝶飞舞,有一只非常漂亮的蝴蝶在盛开的蜀葵花上翻飞,我一直很想拍下它来。可惜未能如愿。穿过园子后面的回廊。发现还有一个更大、更幽静的园子,那是李时珍的墓园。

  园中古樟参天、松柏青翠,显得庄严肃穆。墓前有一方池塘。池塘前是一座石牌坊。郭沫若1956年题写的“医中之圣”‘科学之光‘镶于牌坊之上。李时珍与发妻吴氏合葬墓,其父李月池与母张氏合葬基坐落于山坡之上。虽历经四百余年,仍保存完好。墓前,根据蒋兆和先生绘画而成的李时珍半身塑像巍然耸立。基座上镌刻着郭沫若的题词。墓两侧还有两座八角亭。整个环境十分宁静。

 

 李时珍墓园内,松柏青青

 

墓前一方宁静的池塘

 

  墓园池塘前面的牌坊

  

李时珍墓庄严肃穆

 

墓前是李时珍塑像,基座上有郭沫若题词

  从墓前向右有一条小路通向一座两层小楼,看样子是个展厅,我走过去才看到,上面牌匾写的是:《回春阁》。房屋建筑并不像寺庙。进门内却布置得像寺庙一样。迎面是李时珍塑像,塑得像神祗一样,上面挂着的锦幅写着医圣时珍殿。据说每年都有不少人来此祭拜。最有意思的是,在一旁的房间里,三面墙边塑着很多立立像。我看了看,竟然什么人都有,甚至还有不少皇帝。不知与医圣有何关联,在此存疑?

  

  医圣阁内有求必应

  

  旁边大厅内站立着一帮古人

    返回路上,我们前往这里的湖北蕲州中药材市场。这是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湖北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据史书载,蕲州药市始于宋,盛于明,历史悠久,载誉九州,素有“人往圣乡朝医圣,药到蕲州方见奇”之说。市场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体贸结合的大型标准体育场,分八大区域,主楼四层,营业楼二层,四周为设计新颖、集贸储居于一体的复式建筑群,共有大小营业厅310间,可容纳万人交易。

  在药材市场买了十斤山药,需要磨成粉。老板带我们到蕲州城里,找到一家简陋的磨坊磨粉。现在,还很少看到这样简陋的磨坊。当地老百姓每天在这里将谷子摏成大米。蕲春珍米为全国七大名米之一,米质独特,营养丰富。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珍米“温中益气,养胃和脾”。于是又在这里买了些大米。此次古蕲州之行可谓物质精神双丰收了。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影响后世。李时珍是明朝蕲州人,其墓在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的雨湖畔,80年代这里建成纪念馆。

这是纪念展览,里面有李时珍的生平介绍。李家世代行医,李时珍是继承家学,年少时也曾读四书应考以期改变社会地位,但九年中三次到武昌应举均名落孙山,于是放弃科举专心学医,几年后成为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三年后又被推荐到京城任太医院判,成为为宫廷服务的御医中的一员,但只任职了一年就离开京城这个乌烟瘴气之地而辞职回乡,大概也是不愿与庸蠢为伍,只想实实在在做些事情。当然,京城经历也并非全无收获,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而可以比较、鉴别全国各地的药村,也有机会饱览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可能就有明孝宗下诏太医院编修的国家药典《本草品汇精要》。 这是李时珍时代的制药用具。

后面是药物馆。61岁时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全书约有200万字,分52卷,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是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书中不仅介绍了很多动植物并进行了分类,还涉及了一些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方面的知识,被达尔文称赞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该书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这是李时珍采药的塑像。为了编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参考了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可谓“读万卷书”;还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百姓,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区,是“行万里路”。正是通过这种实地调查,李时珍搞清了许多药物的疑难问题,并纠正了前人的很多错误。

76岁的李时珍去世,3年后(1596年)《本草纲目》才由私人刻印出版。这是最后面的李时珍墓,据说蕲州一带的中医每年清明都要到墓地朝拜,许多人常把坟头的青草带回家以消灾灭病。

蕲州,是有千年历史的地方,从五代末的北周一直到清初都是一直作为州、府、县治所在地,后来虽因水运的衰落变成一个大镇,但仍有小县城的规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李时珍故里蕲春,感受医道文化圣地
祖国风光(3705)李时珍纪念馆
在李时珍的故乡探寻蕲艾传奇
【江右詩社】戊戌蕲春年会·药圣千秋
[黄石文坛]陈宏志的散文:蕲春与《本草纲目》
“药圣”李时珍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