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宋一朝盛行的城市专职消防队

导语

头戴防火罩,身穿隔热服,背着灭火器,经常在火场里左右穿梭,他们救助伤员,扑灭大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一次的接警出动,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消防员这个特殊的职位,拿着并不高的工资,却干着最伟大的事业。天津滨海新区大爆炸,造成了上百位消防员不幸离世,这其中年龄最小的,是才刚刚成年的小伙儿 ;

凉山木里火灾,导致三十位扑火队员壮烈牺牲,其中年龄最小的消防员,才仅仅只有十八岁!消防战士是我们最可爱、也是最亲近的人。对于消防这一职业,其实也并不是横空出世。追根溯源,早在我国东汉时期,就已经有类似于消防的这一物质载体,后来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到了有宋一朝,更是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支专职的消防队!

城市专职消防队,为何会诞生于有宋一朝

城市专职消防队诞生于宋代,这当然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有着诸多的历史背景。

  • 前代经验的积累和延续,为宋朝的城市专职消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东汉时期,作为当时的防火载体【嘹望楼】就已经出现了。1956年,在河南省陕县刘家渠,出土的东汉彩釉陶楼里,墓中的一座耸立于水塘中的三层楼阁,很是令人瞩目。在阁楼的第三层,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阁楼上站着两个人正在向远眺望,楼下伫立着四个骑马人在巡逻守护。

东汉彩釉陶楼

除此之外,在河北省安平县出土的东汉墓壁画,也展示了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其后部也设有一座安装着大鼓的嘹望楼,楼顶上还飘扬着红色的风信飘带。这种嘹望楼不仅可以用来望火,也还用于发现敌情或其他非常事件。

到了隋唐时期,又出现了巡更报警制度。但是对于灭火人员,或者说是“消防人员”,历朝历代则一直都是由军队来兼任,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军队最便于紧急出动( 集中备战)、最便于指挥(纪律严明)。所以很大程度上说, 中国古代的军事消防就是当时的国家消防。且外,宋朝坊市制度的破坏,也使原先以坊或市为单位的消防体系,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体系。这种体系是以治安系统专设的“探火军人”、厢巡检、 都巡检负责,行政系统的开封府左、右军巡使及厢吏“所由”等协办。

  • 宋代火灾空前严重,对其抗灾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坊市制度被打破以后,接之而来的是以街巷制代替了坊市制。街巷制的盛行,极大的推动了宋代城市化进程。到了有宋一朝,给人的感觉,仿佛就是步入了现代社会:商店货铺林立于“天街”两旁,当时的公共娱乐场所“勾栏瓦舍”也迅速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日趋繁荣,但“美中不足”的是,治安方面的负面效应也伴随而来,火灾空前即为其一。

在宋之前,后周世宗及五代的吴越国主钱王等君主,曾为火情担忧不已。到了宋代,城市化进程加剧,就必然会导致人烟稠密,一旦起火,财物先且不说,人员死伤众多,甚至连皇室宫殿也屡受劫难,这对于当时的政府,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而另一方面,火药也开始运用于军事,由此引发的火灾频度和烈度也大为加剧。组建应对火灾等灾害的专业队伍,成为当时时代的选择和朝野的共同呼声。

  • 宋王朝对包含火灾在内的稳定问题,更加颇为重视

有宋一朝,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文官政治”!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宋太宗也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在此之后,宋朝的历代皇帝对军事将领都深加提防,并大量使用儒臣治军。

这样做的结果,固然是消除了前代军事割据的隐患,但另一隐患——火灾却有增无减。遭遇恶性火灾,尽管有朝廷的救济,但灾民往往也是无力恢复家园,许多人因此流离失所。火灾过后,又极易造成谣言盛行。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影响稳定的因素,火灾可以说是居于其首。宋王朝对此也是不敢小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立城市专职救的火队伍,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宋朝民间救火图片】

北宋京城汴京望火楼的出现,标志着城市专职消防队的诞生

望火楼规模颇为宏大,设备也很是齐全。这种望火楼楼下,设置了官屋数间驻消防队官兵100人左右,备有水缸、沙堆、水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大索、勾爪等灭火器具。在望火楼里,还昼夜有人值班。当望火楼发出警报后,楼下的消防队闻警直奔火点,同时派一骑兵,速将火讯报给本地的行政官官员,和开封府的司法机关、卫戍部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增援部队就会抵达,配合消防队将火扑灭。

宋朝用于救火的工具】

北宋灭亡时,流落江南的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一书中,对北宋汴京消防队的情况有这样的记载:

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工具),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权、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衡、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东京梦华录》

与孟元老同时的人袁裘,在《枫窗小牍》中也曾追述到北宋京城:

高处有望火楼,上有人探望。下屯军百人及木桶、酒帚、钩锯、斧叉、梯索之类,每遇生发(火灾),须臾便灭——《枫窗小牍》

望火楼,作为市政府的特殊建筑,在有宋一朝,可以说是已经十分成熟,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规范。

【望火楼】

南宋临安的“隅”,是专职消防队的另一种别称

南宋中叶时期,临安设置的专职消防队,称为“隅”,也称“火隅”。

南宋宁宗嘉定四年,最初在城内设东、南、西、北四隅,随后设上、中、下三隅,又增府隅; 南宋理宗绍定四年,增新隅。——《淳祐临安志》

这种“火隅”各配士兵一百零二人,规模相当于近代的城市消防中队,主要职责是负责本地的灭火工作。除此之外,城外也设有多处“火隅” ,因其管辖范围较大,每隅所辖隅兵大约有三至五百人。

临安的“火隅”还设有多处“望火楼' ,由专门的官府派人守望。如果看到异样的烟火,楼上的哨兵则会立即发出警报,白天是以举旗帜为号,夜晚则以悬灯笼为号,旗帜或灯笼的数目,则标志着发生火灾的相对位置。举个简单例子,如果火灾是发生在朝天门以南,哨兵便会举三面旗; 如果此门以北起火,则举旗一面来作为“求救信号”,在得到指示方向后,火情在本隅辖区就会立即率隅兵扑救,邻隅发生火灾时,则聚集隅兵等候临安府调遣。

望火楼

南宋一朝,临安城内有二十三处专职消防队,除了新上隅的人数不详外,总人数为五千一百人。相比当时世界其他各地,南宋中叶以后临安的消防组织与措施,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已近代城市的消防组织区别已经很小了。

军巡铺、防隅官屋与冷铺的出现,更是完善了宋朝的城市专职消防

宋代的京城,除设有望火楼和火隅这些城市的专职消防队外,还在城市的街坊设置了“军巡铺'和“防隅官屋”。其性质、或者说是组织体系与望火楼、火隅的专职消防队大体相同,只是规模较小、人员更少,但它们却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说明当时城市消防队的组织体系,也已经相当的健全,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网络格局。

  • 军巡铺及防隅官屋,人少点多,主要任务是夜间巡逻,防火防盗,能及时发现并扑灭一些小的火灾

在北宋汴京城中,每三百步设一所“军巡铺”。每铺铺兵三至五名。又在各个坊界设防隅官屋,屯驻一定数量的军兵。南宋的临安,继续延承了这一做法,针对当时人烟更为稠密的情况,在京城军巡铺及防隅官屋的布局上,南宋政府更是增加了密度。市中心每两百步,就设一“军巡铺' ,铺兵也是三至多名。各坊界同样设防隅官屋,屯驻消防队,备有一定数量 的灭火器材。

宋朝消防军巡铺

宋代,不仅京城设有望火楼,其所需'棚索、旗号、灯笼、斧、锯、火背心等器具,也都是一一具备。此外,在京城周围其他地区还出现了水铺、冷铺、义社一类的民间救火组织。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福建延平府郡守胡舜举首创水铺。当时该城:

“居民楼居,虛凭高甍,瓦连栋接,民或不戒于火,扑灭良艰。”——《八闽通志》。

胡舜举创立的水铺,“以防虞器具种种毕备,月差禁军守轮官兵一人检点修葺之。”除了“水铺”,那时该城还有一种兼防盗贼的“冷铺”,其主要功能是,在坊巷每十余家间辄置一所,贮灭火之具,以备缓急。

【宋朝救火云梯】

  • 宋代军巡铺和望火楼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支城市专职消防队从此建立

望火楼下驻扎的随时可以出动灭火的官兵,并备有的多种救火器具,这是宋代城市建设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创造,这和近代消防站的雏形已经是区别很小了。宋代的消防队与我们今天的消防,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它们同时担负着防与消的双重职责,既要巡逻,发现火灾,也要全力投入扑救。

宋代完整的消防体系,已经掌握了扑灭大火所必须“断截火路”、“以绝其势”的这一战术原则,充分体现了“失”与“得'、局部与整体,控制与消灭的辩证关系。这是中国智慧的体现,也可以说是对世界消防事业的重大贡献。

  • 宋朝的城市专职消防,相比于世界其他各国,出现时间更早,整体布局也是更胜一筹!

1629年(明崇祯二年),日本江户幕府为保护江户城(今东京),任命大名为火之番,设置大名火消。万治元年(1658年)改称为定火消,归幕府直接管辖。大名火消、定火消,都以保卫江户城、大名官邸为主要目的。为此,幕府允许组建店火消,为町一级火消组。

1666年,英国伦敦发生了一起大火,烧毁了世界闻明的圣保罗教堂。此后不久,英国人就发明并成功使用第一辆装有手摇式水泵的消防车,第一次用水龙救火。一有火灾,人们立刻放下手中的事,赶赴出事地点,参加灭火。除此之外,该市还设了一名消防值班员,手持铜铃,昼夜在街上巡逻,一有火情,就及时报警,并提供准备好的消防器材。伦敦的一家保险公司,还设有专人负责保险房屋的消防工作。

1699年,法国巴黎第一支消防队成立,首任指挥官是达姆·迪佩里埃。他的继任者马勒上手就开始着手制定消防队员纪律,并对消防装备作一些改进。 在那个时代,灭火是第一位的。因此,法国的消防人员,主要是在懂建筑的工人中招募消防队员。其次,一些在灭火和救助行动中的勇敢者也往往被消防队吸收进来。

1853年(清咸丰三年),美国纽约市正式成立了第一支专职消防队,当时由4人组成,次年,才增至40人。最后定名为消防警察,1855 年,纽约建立了第一个消防站。

有宋一代,朝廷有关救火的规定

宋代救火制度的有关规定,在我们今人看来,有时不免令人好笑

在才开始时,救火只靠官府和军队,不准百姓插手,且又要求各级长官到场时才能救火。这样做的初衷,我想可能是为了救火有序进行,防止有人制造混乱。

宋仁宗明道元年,有一次皇宫发生火灾后,仁宗皇帝与皇太后为了避火,移御延福宫。然而在大火发生后的第二天,百官上早朝, 但宫门仍紧闭不开,仁宗在拱宸门上接见,百官就在楼下朝拜,只有宰相吕夷简不拜。仁宗派人询问其原由,吕夷简回答:“宫廷出了变故,现在群臣都希望看到陛下。”仁宗这才拉开帘子,吕夷简也才下跪。吕夷简的冷静固然可嘉,但这也侧面反映出宋朝防火制度的弊端。自古火场如战场,时机一耽误,小火往往就会酿为大灾。

后来朝廷终于认识到这个弊端。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下诏书说:

在京人户遗火,须候都巡检到,方始救泼,致枉烧屋。敕令开封府,今后如有遗火,仰探火军人走报巡检,届时赴救……左右军巡使或本地分厢界巡员僚指挥使先到,即指挥兵士、水行人等与本主共同救泼,不得枉扑远火屋舍,旧管仍辖不得接便偷盗财物。

诏令的核心,是纠正过去发生火灾必须等巡检到场后才能进行“救泼”,以致枉烧了许多房屋。强调“都巡检未到,本厢巡检先救”。诏书中提到的水行人员,是宋代城市救火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任务是专门运水,供灭火使用。不过提供的水是“有偿服务”的,是“官舍钱买水浇火'。

宋代为了救火,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措施。按东京有关城门法的规定,旧城入夜前关门,不许军民人等随便往来。但开封府的救火人员,不论新城旧城,失了火,都有责任去救。神宗元丰六年二月:“开封府据乞自本府官吏夜救新城里火,如旧门已闭听关大内钥匙库差东门外宿内臣降钥”

经朝廷特许,还规定救火队伍可以不给官吏让道。这在当时可是一件 很了不起的事。因为宋律原来规定,平时军民与官员、低级官员与高级官员路上相遇,是有避路让道之礼的。

  • 宋代朝廷对消防工作,可以说是非常重视

为防止以往救火中出现顾此失彼的混乱现象;及时控制火情,提高救火效率,朝廷根据就近出动原则,明确地划分了各部队及有关衙署的救火地段。

并一再修正和补充有关规定,使灭火出动力量的组织指挥逐步完善,分工更加合理,种种“弥补”的措施,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灭火战斗的组织指挥,在有宋一朝可以说是达到了成熟的水平。当时的人们总结了灭火实践经验,提出对小火必须尽力迅速扑灭,对大火则“旋为拆屋为计”,以防止蔓延,构成宋代“救火之道”的基本内容。

宋代的城市消防,在继承和发扬的原有经验基础上,不仅改善和发明了新的消防设备,还组建了专职消防队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这在中国消防管理史上,可以说是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也为当时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做出了卓越贡献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早的专职消防队诞生于北宋-微信精选-文史天地
盘点古代消防措施:故宫有308口大水缸,宋朝竟然有城市消防队
早在宋朝 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第一支专业城市消防队
大连最美望火楼:从宋朝到浪漫之都
广西人文:城市记忆之——南宁曾经的第一高楼,望火楼七十年
关注第32个全国消防日:预防电动车火灾的七大注意事项都有啥?-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