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一个拥有和尚,农民,流氓三重人格的明太祖

公元1328年,元天历元年,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安丰路濠州钟离东乡农民朱五四的家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据说当时满屋红光,周围邻居以为发生火灾纷纷前来救火。这个一出生就闹出如此大动静的婴儿就是朱元璋。虽然朱家贫困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但是家人努力生活日子还过得去。朱元璋16岁时饥饿加上瘟疫夺走了家里人的性命,自己也被迫出家当了和尚。可是,动乱的世道和尚竟也做不得,迫不得已流亡乞讨。朱元璋在淮西、豫东等地历练了三年,也正是这三年开启了朱元璋从农民、和尚、乞丐到参加起义军,最后开国称帝的传奇一生。

一个和尚的苦恼

元至正四年(1344)春,朱重八还不满十六周岁出家当了和尚。朱元璋在皇觉寺半饥半饱的小和尚生活,只过了五十天。作为新入寺的和尚,他年龄最小,地位最低,所有扫地打水做饭上香之类的杂活全是他的,吃饭时他却是最后一个。干了一天活饥肠辘辘,到口的却常常只有半碗残茶剩饭。朱元璋在家中虽然也吃不好穿不暖,但毕竟是家中的老小,从小到大都是受关心受照顾的角色,到了庙里,实在难以适应。

谁承想这半饥半饱挨打受累的日子,后来居然也成了甜蜜的回忆。不久全县大饥,寺庙里的粮仓也迅速空了下去。第五十一天,老和尚把几个和尚叫到一起,宣布粮食已尽,只好封仓,叫大家各谋出路……

当朱元璋背上破包袱,提上木鱼和瓦钵,走出皇觉寺破败的大门的那一刻,世界在他眼里变了。在此之前,他朱元璋是被许多套定位系统牢牢锁定在大元社会的一个细胞不论是户籍本、家谱,还是和尚度牒,都表明他是被这个社会牢牢控制着和规定着的。他是大元朝濠州府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的一个男丁,是朱氏和陈氏家族亲戚网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结点,经纬分明,一目了然。他的未来生活本来是恪守三纲五常、乡规民约,信奉鬼神,尊敬长上,安分守法,勤苦成家,春种秋收,娶妻生子,生老病死。

可是,因为这一场大饥荒带来的巨变,他身上所有的锁链都被扯断了。父母不存,兄弟失散,一切家族亲戚关系都被割断了,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官府不再管他,甲长不再管他,甚至现在连寺庙也不再管他,平生第一次,他一无所属,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定位。

现在,展现在他面前的天地是无序、混乱、凶险的。失去了家族和寺院的庇护,他就像断了缆绳的一只小船,任何一股大浪打来,都有可能吞没他。他深知,从此之后,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了。

他沿着乡村小路,一直向南走去。老和尚说南边年景好点。路边的景色变得越来越陌生,经过一个大村子,他挑了一家高门大户的院子,有点胆怯地扣动了门环。

可以想见,从一个重信誉、好面子的农民家庭出来的孩子,第一次向人家开口要饭要突破多大的心理障碍。

老半天,门开了,门里人探头看了一眼,不耐烦地“咣”地又把门关上了。朱重八心里一凉。正当他犹豫不决转身要走的时候,门又开了一条缝,一只拿着勺子的手伸了出来。重八赶紧把瓦钵伸过去,勺子一倾,一把生了虫子的糙米哗哗滑落:“今天已经过去三个化缘的了,就这点了,快走吧!”

中午,朱元璋就在村边的破庙里找几块石头,支上瓦钵,倒上水,把这把米煮得半生不熟,勉强填了填肚子。

脱下僧衣当流氓

艰苦的流浪生活就此开始了。他先是向南一直走到合肥,接着又往西走到河南固始。随后的几年中,他又相继流浪到河南信阳、临汝,往东折向河南淮阳,经河南鹿邑、安徽亳县,又回到过安徽阜阳。一路跋山涉水,云水飘扬。可以想见,一个十七岁的孩子的乞讨路上会品尝到多少常人体会不到的饥饿、孤独和艰辛。他吃过大户善人施舍的白面馒头,也曾吃过草根、野菜。他住过高门大户的下人房,住过村边的破庙,也曾经睡在山洞山崖,睡在雪地里风雨中,天为幕地为席。他一路念过佛号,也帮人打过短工。在许多城镇里他和乞丐们打过架,有的时候,他也曾加入当地丐帮。实在饥饿难耐的时候,他有几次还做过小偷,趁农忙村民们都下地的时候,跳墙进入人家家里,偷厨房的食物、柜里的银钱,也偷院里的鸡鸭。

传说深秋的一天,朱元璋走到一个叫剩柴村的地方,已经几天水米没粘牙,忽然在村边发现了一棵柿子树,上面挂着几个霜打过的红柿子。他攒起最后的力量,爬上树去,一口气吃了十几个,总算活了下来。发迹之后,至正十五年(1355) 朱元璋带领大军又一次路过这里,发现这棵柿子树还在。朱元璋不禁感慨万端,下马抱树痛哭,又脱下自己的红袍,披在树上,说:“封尔为凌霜侯!”

朱重八三年游荡,相当于在社会大学读了三年书。由于悟性高,他的成绩也非常出色。经过最初的不适应,他已经成了流浪的老手。这种生活让他大开眼界。

和平静的孤庄村比起来,外面的世界实在是太复杂、太庞大、太繁华了。他见到了在孤庄村里无论如何不可能见到的社会百象。

改头换面当将军

这个时候,朱元璋与当年的刘邦一样,不再想单单只做一个地痞流氓了。面对元朝的残酷统治,百姓颗粒无收,面对生存,流氓的朱元璋看到了百姓的疾苦。此时郭子兴的红巾义军已经崛起,朱元璋决定去当义军。当流氓的确自己能吃饱,可是如何让天下人吃饱呢?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了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了一个农民军中小军官,因为看够了农民军各种“统御无法”的糟烂表现,后来扯旗拉队伍,更是坚决对“散兵游勇”说不。朱元璋的部队,从一开始就建立严格的纪律与管理条令。甚至他最亲信的徐达常遇春等名将,早年都曾因违反纪律,当着三军将士的面揍得皮开肉绽。李自成农民军在北京城烧杀抢掠的场面,要是换成朱元璋的部队,早不知多少兵痞人头落地了。

拥有严格纪律的朱元璋部队,在逐鹿天下的年代里,更有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体系。以朱元璋的话说“克敌在兵”。其军队每年都要有严格的检阅,将领们必须每天亲自带领士卒操练,严格的“训练考勤”,贯彻其麾下每支部队。每逢重大战役,军队更要提前举行军事演习,并奖赏演习中的有功将士。

于是,哪怕在朱元璋“高筑墙”的发展年月里,战事并不多的朱元璋军队,战斗力却也默默增长,这支淮北农家子弟组成的队伍,终于如锋刃出鞘般,将凶悍的元朝骑兵打的嗷嗷北逃,一举完成由南向北一统天下的大业。

以这个场面说,马上皇帝朱元璋,堪称中国古代顶级练兵强人。

时势所迫的锐变

之后的朱元璋,逐渐强大,平张士诚,灭陈友谅,北伐中原。建立了明朝。这不免让我产生疑惑?朱元璋从农民到和尚再到流氓,直到最后的起义军。到底什么让他有这么大的锐变?

元末人口日益繁盛,政府统治力下降,社会越来越呈现多元化,世相越来越纷繁。仅就骗子来说,就多如牛毛。如今中国社会上的种种骗术,千百年前就已经流行在江湖。元代文献记载过于简略,我们可以引用《武林旧事》所载宋代市井情形来参照一下:

商业繁华之区,人口密集,游手好闲的人,实在太多了。有所谓“美人局” (以妓女为姬妾,诱引少年人) ,柜坊路局 (以赌博游戏结党等手法骗钱) ,水功德局 (以求官、觅举、恩泽、迁转、讼事、交易等为名,假借声势,脱漏财物) ,不一而足。又有卖买物货,以伪为真,至以纸为衣,铜铅为金银,土木为香药,变换如神,谓之“白日贼”……以至顽徒如“拦路虎”“九条龙”之徒,尤为市井之害。故尹京政先弹压,必得精悍钩距、长于才术者乃可。

三年行走于险恶的江湖,朱元璋对中国的社会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和各色人等打交道时,他认识了善良、慷慨,也见识了冷酷、邪恶,领略了勇敢、义气,也见到了苟且、堕落。三年流浪,让他对人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朱元璋晚年,他颇为得意地对自己的子孙们说他“阅人既多,历事亦熟”“人之情伪,亦颇知之”“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这知人的本领,相当程度上就是在三年江湖生活中历练出来的。

江湖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性格。走出孤庄村时,虽然已经表现出与一般孩子不同的胆大聪明,他本质上毕竟还是一个质朴的农村少年。流浪生活大大损坏了他的道德素质。对天天都在饥饿线上挣扎的他来说,活着就是目的,吃饱就是价值。“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实用主义不可避免地成了流浪儿的生命哲学。只要能弄到吃的,什么事他都做过。他抢过比他更饥饿的人的粮食,替人背过尸体,甚至掘过坟盗过墓。长时间的混迹江湖,使朱元璋习惯了原本不可想象的偷盗和欺骗。

豪杰耶?无赖耶?

赵翼对朱元璋的评价被许多人认为十分准确: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我认为朱元璋是一个流氓化了的农民。农民是他的本质,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一个流氓的朱元璋问世了。随着豪杰一般的朱元璋问世了,一代雄主就此降临。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常常出身地痞流氓?
他,既是皇帝,也是流氓化的农民
中国历史上十大少数民族帝王
阴 ¥ 影
把朱元璋和刘邦对比起来,简直就是和尚对流氓
朱元璋生怕别人威胁皇权 所以对待农民非常严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