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战之后的太平洋世界——外强中干的“华盛顿体系”

超越历史故事表面,从宏观的社会视野来讨论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

更多文章尽在“启蒙时代的余孽”,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一战促成国际秩序的重构

对于、英、法、德、俄、奥这五个欧陆老牌强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灾难。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血战之中,欧洲人的财产损失不可估量,曾经富庶至极的欧洲大陆却变得尸横遍野、断壁残垣四处可见;曾经的欧洲是全世界的债主,这场战争之后,他们却成为债权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这三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君主制国家彻底倒台,纷纷变成共和国;人口的损失更是惨不忍睹,在一战之中,损失最严重的是法国,20~40岁的年轻人里有一半死于战争之中,可以说整整损失了一代人,参战国家的国民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严重的创伤回忆。

但在欧洲衰落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的强国却利用这次战争迅速崛起,大有挑战欧洲霸权之势。在这场战争中获益最大的是美国,由于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避开了战斗最为严酷的1915年与1916年,在1917年才姗姗来迟地加入战局。而此时欧洲军队早已疲惫不堪,美军的加入对协约国军队来说无疑相当于救世主一般。在战争之后,美国可谓是占尽了道德高地。

与此同时,美国还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从战争已开始,美国的商船就不断向欧洲各参战国提供军火与战略补给。为了避免本国商船被俘虏,美国海军一直试图进行封锁战略;德国为了阻止协约国获得补给,也试图在海上对美国商船进行狙击。但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善于做生意的美国人甘愿冒险经商,被本国海军或德国封锁住的商船在茫茫多的贸易船只中只占凤毛麟角。通过进行战时贸易,美国国内各个产业飞速发展。

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大大提升。欧洲国家为了维持战争,需要在世界金融界不断借钱,而美国则成为欧洲国家最大的债权国。与此同时,残酷的战争使得伦敦、阿姆斯特丹等欧洲金融中心变得不太安全,全世界的资本持有者选择在纽约进行交易。战争过后,纽约的交易所已经十分繁荣,大有取代伦敦之势。

一战中美国的征兵广告

除了美国之外,亚洲国家日本也利用一战崛起。一战期间,日本选择加入协约国,与德国开战,这使得日本获得入侵德占青岛的借口。甫一开战,日本军队便立刻从威海卫登陆,利用压倒性的军事能力将所剩无几的德国驻军驱逐,占领青岛。之后,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使袁世凯将青岛大部分交予日本。

日俄战争之中,日本从欧洲列强手中借了大量金钱。在一战之中,列强将留在亚洲的大量工业投资撤回,从而将整个亚洲工业品市场交给日本。日本在亚洲利用工业品进行商业扩张的同时,还向英、法等国出售轻工业品。在战后,日本不但偿清了从欧洲借的债,还赚取了巨额利润。总之,在一战之后,日本已经由亚洲强国变成了世界强国。

一战中的日本

旧国家的衰退、新国家的崛起,必将破坏旧有的世界秩序,构建新型的国际秩序。英法俄德的衰落与美日的崛起使太平洋的政治局势大变,太平洋的国际秩序进入了新的时代,出现了新的国际体系,其名为“华盛顿体系”。

一战之前的太平洋世界

在介绍华盛顿体系之前,让我们先对一战之前的太平洋世界进行简单了解。一战之前,各个列强在太平洋上的争端主要遵循两条重要的主线,第一条是日本、英国与俄罗斯在东亚地区的三方博弈,另一条则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

英国势力介入东亚地区的时间较早,早在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就通过强迫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来扩张势力。不过,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几十年里,英国的扩张相对有限,她对清政府的主要要求集中在开放沿海口岸贸易、在城市中建立租界、关税议定权等方面,但暂时还未要求清政府允许英国资本无阻碍的进入中国市场。

到了90年代,交通方式发生了巨变,商品和人员可以更轻松的在不同大洲之间流动;欧洲列强经济水平大大发展,拥有更多的已投入海外的资金。因此,列强们开始将大量资本输出到非欧洲地区,从而使非欧洲地区的经济依附于欧洲。此时,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德等国家,都开始要求清政府给予更多特权,比如矿业开采权、建立工厂权、树林砍伐权等。围绕着这一系列特权,列强之间开始了狗咬狗的争斗。

除了英、法、德之外,俄、日两国也要求更大的权益。沙皇俄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就从清政府手中割取部分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又以调停国的身份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其侵略方向主要有两处:中亚与满洲,这就与英国发生了冲突,因为中亚地区也是英国的扩张方向,英国必须想办法拖累沙俄的扩张。

与此同时,日本也将朝鲜和满洲地区视为扩张方向。甲午战争之中,日本本想一口吞并整个满洲和朝鲜,这便触犯了沙俄的利益,于是,俄罗斯便联合德国与法国强迫要求日本将满洲还给清政府(史称三国干涉还辽),两国彻底结仇。为了对抗俄国的扩张,英、日两国在1904年结缔同盟,史称“英日同盟”。

描述英日同盟的漫画

1898年,美国在美西战争之中击败了西班牙,从而获得了西班牙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以此作为美国向亚洲扩张的跳板。但是,日本同样对东南亚垂涎欲滴,两国的战略便产生了冲突。而且,由于美国在中国没占到多少势力范围,所以美国政府向来强调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要求各列强不阻碍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商业活动,这样美国就能挣到更多钱。因此,美国与所有列强之间都存在矛盾。

同时,太平洋世界对美国来说,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由于美国西邻太平洋,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意味着美国的安全。因此,美国的战略目标除了从亚洲攫取更多利益外,还要保证太平洋地区不发生大型战争。

而这一切,都会在一战之后发生转变。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战之后,太平洋世界的秩序发生巨大转变。原来的太平洋世界有英、法、德、俄、美、日六大列强势力。一战之后,法国由于力不从心,基本从太平洋退却,德国的势力范围被日本占领,俄国在革命后基本放弃在东亚扩张。原本的六国争霸局面,变成了英、美、日三足鼎立。

三国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由于俄国势力消失,英、日不再具有共同的敌人;与此同时,日本的不断壮大也引发了英国的警惕,精明的英国人担心日本会影响自己在太平洋地区的生意。因此,两国之间的关系慢慢走向疏远,英日同盟无法继续维持。同时,美国在一战中表现出强大的生产力与道德号召力令其国际地位大大上升,她便有足够的能力与威望来主导一份新的国际体系的建立。

一战中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张构建新的国际秩序

1920年开始,三国之间的海军军备竞争开始激烈化,海军开支大大增加。面对沉重的财政压力,处于繁荣期的美国还可以勉励维持,但工业底子稍差的日本以及经历过大战的英国明显有些吃不消。1921年,英、美两国政府开始向国际社会提议各列强限制海军竞争,着力于建设财政体系。11月,美国邀请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个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在会议上,9国通过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太平洋世界的新秩序体系,因在华盛顿会议上制定,故称“华盛顿体系”。

总体而言,华盛顿体系最鲜明的原则有二:限制军备、门户开放,这两个原则体现在各个重大条约之中。

最先出台的条约是美、英、日、法签订的《四国条约》。一战之中,英国国内就英日同盟是否应当持续产生了一系列争论。对于英国来说,维持英日同盟可以保障英国在东亚势力范围的暂时安全,但是,如果坐视日本壮大,可能会致使英国在未来被反噬。而且,美国一直将英日同盟视为扩张的阻碍,因此美国政府不断施压,生成如果英国继续维持英日同盟,美国将支持爱尔兰独立。

华盛顿会议会场

在一系列博弈下,《四国条约》出台,其主要内容是:四国互相尊重对方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若产生冲突,则要进行集体协商;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立即解散。《四国同盟》是美国的外交胜利,不仅埋葬了美国在东亚扩张的阻碍——英日同盟,而且美国不用承担任何军事义务。

其次出台的条约是《五国海军条约》,此条约是现代历史中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限制军备的条约。条约规定,各国十年之内不可建造任何主力舰;同时也规定了各国主力舰排水量、大炮口径的限制:各国都不可以在太平洋诸岛以上设置军事基地,现在已设置的军事基地必须拆除。最重要的是,此条约将美、英、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例限制在5:5:3:1.75:1.75。

最开始时,日本不接受此条约对军备的限制,因为它干扰了日本一直在进行的海军扩建计划。美国人威胁到,基于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当日本人造出一只战舰之后,美国人将造出四艘予以报复。以当时的现实来看,美国代表并没有夸大美国的生产能力,日本只得忍气吞声的支持此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也可看作美国的外交胜利,它彻底打破了英国的海军霸权,使美国海军与英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且,条约还成功阻止了日本的海军扩建计划,使太平洋更加和平。但是,此条约有一个隐患:虽然各国都不可以在太平洋岛屿上设置军事基地,但是,日本本土里太平洋很近,可以随时从本土发动进攻,而美国与英国本土太远了,无法向太平洋有效投射海军力量,这也是二战时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占优的原因。

另一条重要条约是《九国公约》,此公约的目的是解决华盛顿会议的核心议题——中国问题。在会议上,中国代表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义正严辞的提出“十项原则”,其内容包括要求各国尊重行政独立、不再割让或租界领土、实行门户开放与工商业机会均等、废除在华洋人特权等议题。美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在华利益不受列强干涉,对中国的提议表示同意,而英国在战后力不从心,本就对东亚事务不上心,因此也不反对。

但日本代表对十项原则的内容持强烈的反对态度,日本政府认为,中国代表的提案直指日本在青岛的特权以及二十一条,若是同意十项原则,中日之间的各种条约将会作废。最终,中日的问题以《解决山东悬案条例》作为妥协办法,规定日本将青岛归还给中国,但同时,日本在山东的经济特权却得到保留。

中国代表据理力争,夺回了青岛主权

在一系列协调与妥协之后,与会九国在1922年2月签署《九国公约》,其内容包括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为中国建立稳固政府提供方便;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不得利用特权作出有损其他国家公民的事情。此公约确立了门户开放与机会均等的原则。

结语:华盛顿体系的致命弱点

华盛顿会议所确立的华盛顿体系成为战后太平洋世界的国际格局。在华盛顿体系中,获利最大的自然是美国,不仅打破了英国的海上霸权,还令日本的扩张速度大大减慢,门户开放政策也利于美国通过商业在中国获利。英国在战后本来就力不从心,虽然她没在华盛顿体系中占到多少便宜,但也没吃亏。而最为不利的要数日本,华盛顿体系通过压制日本的侵略欲望,保证了太平洋世界的安全。

但是,此体系由两个致命弱点:1、没有苏联加入。《五国海军条约》虽然限制了日本的军备扩张,但也令美国难以在太平洋投放海军力量,一旦开战,日本必将在战争初期取得一定优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苏联,令苏联人对抗日本海军,但由于美苏的意识形态矛盾,美国并没有考虑这点。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证明了华盛顿体系的实效

2、只有在经济繁荣、贸易通畅的情况下,华盛顿体系中的各个国家才能保持和平。门户开放意味着所有国家都只能利用平等自由的国际市场获利,市场上必然有盈有亏,而日本的工业能力不如英美,自然难以挣太多钱。在1920年代,世纪经济状况整体向好,日本也能分一杯羹,但大萧条来临后,日本就只能再度踏上原来的军事侵略路线。在这两个致命弱点下,华盛顿体系只维持了十余年就惨遭毁灭,太平洋世界陷入了战火之中

对于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华盛顿体系是美国与中国联合遏制了日本的扩张,对中国来说是件大好事,第二种则认为这是美国人之所以酝酿华盛顿体系,是为美国对中国的侵略铺平道路,不知读者们认同哪一种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7课 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当时世界各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华盛顿会议召开时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什么条约
一战后日本如何成为海洋帝国?
一战后日本获利有多大?领土拓展到赤道,主力舰吨位达到美国6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