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元1654年,才是明清易代最关键的一年

一般来说,公元1644年,这一年决定了明亡清兴这一历史大势。但这其实只是为了历史分期的方便,在当时明朝并未灭亡,甚至天下也并不一定就是清朝的,明朝并非真的无力翻盘。

1、1644年后历史走向的可能性

历史的进程总是瞬息万变,这一年,第一个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其实是李自成。以1644年作为明清易代的原因,其实就是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之后崇祯自缢于煤山,从此明朝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权结束,天下群雄开始了逐鹿中原。

李自成的大顺、弘光帝的南明、顺治的清朝在当时可以说是三足鼎立。

如果真的存在平行宇宙,那么完成向统治阶级转变的李自成其实是能够统一天下的;有完整的一套班子的南京弘光朝若非只知道纵情声色,其实划江而治也是极有可能的;而入关后打着为大明复仇的旗号的清朝,若非推行剃发易服,统一天下的过程也会更快。

但历史没有如果,最终的胜利者是清朝,而这一不可逆的节点其实在公元1654年。

2、入关后清朝的变化

与其它各朝的开国不同,清朝入关不久,八旗军的名将们便凋零殆尽:

1649年,豫亲王多铎病死;

1650年,睿亲王多尔衮病死;

1651年,英亲王阿济格被赐死;

1652年,巽亲王满达海病死;同年,敬谨亲王尼堪战死··· ···

还有很多,也就是说,到顺治十年(1653年)之时,清朝本族能征善战之臣几乎都去世了,而此时的南明还有相当大的力量,清朝能否统一天下开始有了很大的变数。

3、南方反清的力量开始在1654年聚拢

在清军入关之初,南明的统治者对于当时的局势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幻想着“联虏平寇”,借助清军的力量击败李自成,然后与清朝议和平分天下。

回想历史,这是不是与北宋末年、南宋之初的局势很相似?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会惊人的相似。只是南明君臣包括史可法都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均把“枭逆闯之头,纾社稷之恨”作为当务之急,于是,李自成和南明最终被清朝各个击破。

当清军南下江南,南明统治者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弘光小朝廷瞬间作鸟兽散。南宋尚有赵构,尚有中兴四将,而南明的弘光痴如刘禅、淫过隋炀,同时连一个可以抵抗的名将都没有。

南明后来之所以能够延续,一方面是因为清朝入关后最初的方略是“得寸则寸,得尺则尺”,另一方面则是“流寇”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和“海盗”郑成功的加入。

张煌言

最终,颠沛流离的南明朝廷形成了三大势力:

其一,永历帝的西南抗清力量,以张献忠余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李自成余部——夔东十三家为主体,实力最强;

其二,东南沿海的抗清力量,以郑成功、张明振、张煌言为首,擅长水战;

其三,清朝内部的“反清复明”势力,以钱谦益为首,极具号召力。

在兴复大明的过程中,各方均意识到必须联合方能共抗清军,而负责联络东西两大抗清势力的正是钱谦益等人,时间便是公元1654年。

这一年,许多人看到清朝在名将凋零之后不得不推行以汉制汉的方针,而当年降清之人其实许多是投机分子,一旦形势对南明有利,再度倒戈也并非不可能。

4、会师长江和会师广东

  • 会师长江

为了实现东西两大抗清力量的联合,钱谦益等人策划了会师长江的计划,这一计划得到了张明振的大力支持,西南的孙可望也非常赞同。

钱谦益

张明振曾在1654年三入长江,第一次抵达镇江,第二次到达仪征,第三次则直逼南京。但最终两军的会师并没有实现,因为孙可望的大军并没有按时沿长江东下。

而孙可望并非不想东征,而是他不想只做秦王,想“黄袍加身”、取代永历帝,而这与李定国和刘文秀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二人更愿意中兴大明。李定国在1652年“两蹶名王”后开始受到孙可望的猜忌,之后永历帝惧怕孙可望谋害,求助于李定国救驾。

李定国

孙可望不想自己领兵东征,只能启用此前被自己闲置的刘文秀,但刘文秀不想替孙可望卖命,同时怕孙可望铤而走险篡位,并未及时统兵东出,错过了与张明振合兵的最佳时机。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均为张献忠的义子,设若能同心协力,大明中兴其实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 会师广东

与孙定国想要与张明振会师长江相比,永历帝和李定国更想与郑成功会师广东。

李定国

可是,这一计划最终因为郑成功的小算盘而最终搁浅。与孙可望想要篡位不同,郑成功对永历帝是“遥奉”,他更希望“依朝鲜例”自立。

在1654年的两大会师计划之中,张明振、李定国、刘文秀都是真心想要合并,然后中兴大明。但郑成功却有自己的私心,他的如意算盘是利用李定国进攻广东,孙可望出兵湖南、张明振率军进入长江之机与清朝谈判,然后达到像朝鲜那样割据一方的目的。

于是,郑成功用支持张明振搪塞李定国,又派陈辉部佯装北上敷衍张明振。从根本上来说,郑成功对会师广东和会师长江都没有兴趣。


1654年会师长江和会师广东这两大战略其实都是切实可行的,但最终分别由于孙可望和郑成功的原因而并未成功。应当说,这是南明最后翻盘的机会,之后留给南明的只剩下各个击破。

南明,自始至终没有一个真正的领导核心,这与南宋有赵构不同。赵构并非雄才大略之主,但偏安一方则绰绰有余。南明无论是弘光、隆武、唐王、鲁王、永历均没有被各方势力广泛接受。而南明实力最强之时,孙可望和李定国、刘文秀的内讧最终使南明走向了不归路。

明亡清兴的结局,其实并非简单的力量强弱对比,与两方的决策和内部的凝聚力关系更大一些,而南明所缺乏的正是凝聚力,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将所有的反清力量集中起来。最终,中兴大明成为了“水中月、镜中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明的最后守护者,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
「历史」南明四柱!明朝不亡靠他们!(二)——郑成功(九)
南明大事年表
果敢族的来历( 比郑成功的名声还要大的明末抗清英雄是谁?
满清入关后南明有三次机会反败为胜,可惜都失之交臂
使命的召唤——郑成功及其事业 / 醉罢君山 / 第28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