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的哲学及其美学内涵

美学思想的诞生,起于思想家对美学问题的哲学追问。西方美学的奠基者柏拉图要从“美的瓦罐”、“美的小姐”开始,追问“美本身”这样一个哲学问题。庄子追问的,也涉及到了一些哲学层面的问题,如“孰知天下之正色?”(《齐物论》)又如“天下有至乐无有哉?”(《至乐》)用美学的理论语言来表述,也就是问:天下有没有一种判断美丑的确定标准?有没有一种彻底的、不会改易的精神享受?

庄子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答。他认为,“正色”是没有的,因为凡评判正与不正的时候,总不免杂入了“我”的有限的意识,不免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樊然淆乱”。但“至乐”的确又是可能的。最高的乐,不存在于通常人所追求的感性享受当中,也不是一般的喜好厌憎的情绪和是非的判断,而恰恰来自于对那些流逝易变的精神状态的否定。这是一种“哀乐不能入”、“不以好恶内伤其身”的境界。庄子用“无用”、“无情”来概括这种境界。从美学上看,“哀乐不入”传达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正是这一观念塑造了庄子美学思想的面貌。

庄子美学的核心内容是对于“自由”的观念的讨论,以及对于“自由”和审美的关系的讨论。这种“自由”主要是指内心的自由,即不受制于内心的欲望、外部的环境和恶劣的命运,自由地为人生、世界赋予意义。精神自由就是内心里没有限隔,没有挂碍,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无待于物”。人本来处于与世界万物的一体之中,本来就是自由的,但是在世俗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分别和对立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被看成可利用的或供评判的对象,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就有了间隔,有了对待。产生间隔和对待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内心不能安宁,自己给自己设置了种种障碍,如陆象山所说:“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象山全集》卷一)所谓追求精神的自由,就是打破我与人、我与物之间的间隔,解开自心的纠结,回归存在的本原。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齐”,齐是非,齐物。

《庄子》内七篇的内容显示了庄子探索精神自由的两大方向。

其一,以审美的心胸来摆脱精神的困境。美的反面不是丑,而是对于意义的桎梏,或者说,是对审美意象生成过程的阻遏。这种阻遏有很多种表现,主要归为两种类型,一个是功利欲望,另一个是所谓“小知”,即二元对立的思维造成的僵化的是非心,其中也包括对于“美”和“丑”的判断。庄子把有限的美丑善恶统一于“气“(”通天下一气”),主张“照之于天”(《齐物论》),并提出用“忘”来和解是非,涵养生命。庄子还通过“象罔得玄珠”的寓言阐释了超越有限知识的必要性。总之,庄子的审美心胸论是以超越而得精神上的自由,即超越于功利欲望的自由、超越于有限知识和是非判断的自由、超越于生命最根本的有限性的自由。

其二,回归当下的体验而领略“道”的“大美”与“大乐”。庄子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那些摆脱日常存在的困境、自由地掌握生命意义的“真人”。他们与天地的大化合一,与大自然的生命共存。他们“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德充符》),“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大宗师》),“游心于淡”(《应帝王》)。从美学的角度看,“真人”的特点就是其心灵与天地万象的交通,以及由此成就的意象世界的丰富与廓大。形成这种意象世界的前提,就是尊重自然万物各自的秩序,以欣赏的态度相与往还。庄子提出的“以鸟养养鸟”的思想与当今时代的生态观念相互辉映。

真人的意象世界来自“用心若镜”的心性工夫。安于当下的体验,使得心能够彻底摆脱苦乐、得失、生死的忧患,所以真人能够“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德充符》)。庄子由此提出的“安之若命”(《人间世》)、“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养生主》)等命题,造成了中国人一系列别具特色的审美心理和美学观念:其一,以“无情”的态度面对“物”的引诱,形成了中国美学对快感保持淡漠的思想传统;其二,飘风振海而心平不起的“大人”观念,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观照“壮美”的态度;其三,真人的意象世界是在有限中寄寓着无限,后世美学将之凝为“意境”的观念,其中蕴涵着超越生死的宗教感。

最后,超越阻碍与回归大道这两个方面统一在一起,其表现形式是“游”,其存在状态则为“逸”。“游”有两个内容:一是精神的自由超脱,就是人的精神从实用功利和知识是非的束缚中超脱出来。“游”的又一个内容是与大道合一的自由体验。“逸”则是超脱浊世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境界。在“游”与“逸”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古典美学形成了“飘逸”的文化大风格。

庄子的思想与文风是高度一致的。闻一多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释德清说:“庄子心胸广大,故其为文真似长风鼓窍,不知所自。立言之间,举意构思,即包括始终,但言不顿彰,且又笔端鼓舞,故观者茫然不知其脉络耳。”(《庄子内篇注·齐物论》)刘熙载评论《庄子》说:“文之神妙,莫过能飞。庄子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艺概·文概》)乘着春天的大风,大鹏怒而飞,《庄子》也乘着诸子争鸣的运势而飞,还屡与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辩论。但庄子无意于辩。他自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就是不用逻辑的、理论的、论辩的方式言说,而是用随手拈来的譬喻、寓言或者假托的名人来与读者分享思想和经验。这种新的言说方式不仅让人易于接受(“叔诡可观”),而且不会陷入到作茧自缚的是非界限中,可以随着各种角度的解读而现出层层新意(“其理不竭”)。

闻一多说庄子的思想带有浓浓的诗意:“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所谓“神秘的怅惘”大概最集中地体现于庄子对于终极问题的思索当中。

选自叶朗主编:《中国美学通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狄金森诗9首
在与传统文化对话中寻找大美
毛宣国:先秦“象”论与中国古典美学
论道| 哲学“有无”之论和书法的黑白世界
张震:虚无的美学:本体论、价值论与方法论
东方美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