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首王安石曾反复吟咏的唐诗,我们今天读来依然会产生共鸣

公元838年,26岁的李商隐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手下当幕僚,并娶王的爱女为妻。婚后他进京应考,由于受“牛李党争”中“牛党”的排挤,应考未予录取。他不得不返回泾原,继续寄人篱下。

这时有人指责他投靠王茂元幕下,并做了王的女婿,是找到了一条升官发财的捷径。在受人排挤,应考受挫而且又被人无端指责的情况下,李商隐登上安定城楼,写了《安定城楼》这首诗,表明抱负,抒发感慨,并对排挤指责他的人予以辛辣的嘲讽。全诗内容如下: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定城是泾原节度使的驻节地,当时是京师北边的一个重镇。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登上安定城楼,徘徊四望,看着高峻雄伟的城楼、枝柯披拂的绿杨和城外水中的沙洲,联想到自己的处境,顿生无限感慨。

第三、四句写因登高而勾起的重重心事。“贾生年少虚垂泪”隐指诗人进京应考失败,表示自己虽然像贾谊一样忧念国事,但无人理睬反被排挤。“王粲春来更远游”是隐喻自己失意又回到岳父家,寄人篱下,也是实不得已。在字里行间,寄托着诗人坎坷的身世之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六句紧接上文,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两句是经典名句,历来为人所赞赏。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就极为赞赏这两句诗。所谓“永忆”是说自始至终,不改初衷,足见诗人操守之高尚。在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之后,功就成身退,白发归隐,驾一叶扁舟,悠游隐居于江湖山林之间。这两句写得风流洒脱而又遒劲有力。

据北宋蔡居厚的《蔡宽夫诗话》记载,王安石晚年尤喜吟咏这两句诗,以为“虽老杜无以过”。可见诗人这种人生态度使王安石这位大政治家产生了思相共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名句典故详解: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李商隐最经典的一首七律,王安石说:即使是杜甫也不能超过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 《安定城楼》
凌云万丈才 襟抱未曾开——李商隐《安定城楼》赏析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57页
李商隐最具力量的一首诗《安定城楼》,不管多忙,一定要读一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