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汇通祠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1231--1316年】今河北邢台人,为我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毕生从亊天文、水利、测量、历法、算学等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他在元大都主持开凿通惠河,完成京杭大运河最后的贯通,他的大都治水规划思想和思想成果延续至今,为北京留下丰富的水文化思想和历史文化景观。






P1 历史上每个古文明发育都有河文化背景,长河水势滔滔的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滋润了蕴藉深厚的滋润了蕴藉深厚的长河文化,可以说每个河流和湖泊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城市都有水源及水的故事,寻访长河文化,我听到了北京汇通祠与郭守敬的故事。

 P2 我先来说说积水潭河道,在北京,南长河,又称長河,是古代通惠河漕运水源河道,是北京城西北面的一条河流,上接京密引水渠昆玉河段,下接积水潭德胜门护城河,流入北京护城河。南长河和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属于长河水系。

P3 积水潭的名称很多,老北京人俗称西海、海子、北湖、莲花池、西水关、西涯等。积水潭源于古代永定河故道留下的坑洼,地下水汇集后成为水塘。在美丽的长河畔,它轻盈灵动,委婉动听,川流不息。

P4 在积水潭的边上有一个汇通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由姚广孝建,原称法华寺,又名镇水观音庵,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建,赐名汇通祠,1976年修地铁被拆除,1986年动工重建。因当晨有元都水监即位于积水潭畔,郭守敬曾任都水少监,乃改词为郭守敬纪念馆。

P5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重修汇通祠时,乾隆皇帝在此留下了《汇通祠诗》和《积水潭即景诗三绝句》。“积水苍池蓄众流,节宣形胜巩皇州。疏淤导顺植桃柳,三里长溪可进舟。一座湖亭倚大堤,两边水自别高低。片时济胜浮烟舫,春树人家望转迷。烟中遥见庙垣红,瞬息灵祠抵汇通。雨意濛濛犹未止,出郊即看麦苗芃。”

P6 从乾隆皇帝的诗句可知,当年对积水潭的湖泊水系进行了大规模清淤疏浚,堤岸广植树木,长溪可行舟。汇通祠的重修,是整治包括积水潭在内的京城水利工程的标志。

P7 绿荫中假山叠石、小桥卧波,峰巅挺立着古寺的红墙。沿石径而行,可见流水淙淙,蜿蜒于幽谷石岸之间;向东南眺望,深宅大院与狭巷民居交错,簇拥着后海与积水潭的一泓水面。












北京有不少以历史名人故居建立的纪念馆或博物馆,但是专门为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建立的纪念馆--郭守敬纪念馆恐怕是独一无二。


P9 郭守敬(公元1231年—1316年),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以他的成就和涉及的学术领域之广,称得上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匠.

 P10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地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以往的史学界往往较多地指责蒙古贵族热衷于攻城略地,摧残农业文明而推行游牧经济,当蒙古人灭了金、宋,统一中国后,元朝进入元世祖忽必烈的时代。

P11 于是,在当时,恢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解决首都——元大都的城市供水和水上运输等重大国计民生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P12 出生于元朝的郭守敬,在天文、地理、数学、水利工程、仪器制造、测量、城市建设等领域成就卓著,绝非偶然。

P13 郭守敬作为天文学家的巨大成就。他主持制造、改进简仪、仰仪、高表等10多种天文仪器,使天文观测更加精确,为确定关系农时的春分、夏至提供了技术保证。他制定了当时最先进的《授时历》,许多成果都居世界领先水平。

P14 郭守敬同另一位元朝天文学家王恂,曾经同尼泊尔著名建筑师阿尼哥合作,在大都兴建了一座天文台,台上安置着郭守敬创制的天文仪器。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台即是今建国门外观象台的前身。

P15 众所周知,阿尼哥是妙应寺白塔的设计者,如今白塔寺有阿尼哥的石像。看来,蒙古人的帝国幅员辽阔、交通便利,也大大促进了中外科技交流。

P16 郭守敬最大的成就,体现在元大都的水利建设上。他曾主持开发白浮堰,开通通惠河,不仅促进了元大都的经济发展,也为今天北京城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P17 相传元世祖忽必烈1262年在上都(今内蒙古多伦附近)第一次召见郭守敬时,他就提出了修复从当时的中都(今北京宣武区一带)到通州的漕运河道的建议,说明郭守敬具有远大的眼光,他当时已经预见到元朝定都北京,首先面临的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P18 历史上的北京城,随着城市在全国地位不断发生变化,北京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当北京从统治半个中国的金中都,一跃而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元朝的首都——元大都。

P19 元朝的首都——元大都,不仅要维持全城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宫廷园林的用水,还要保障供应朝廷每年几百万斤粮食的运输(漕运)。

P20  长期以来,从南方征调的大批粮食以及各种物资,绝大部分是利用华北平原的天然水道和南北大运河形成的水路运输。由于地形影响,这条运输大动脉不能直抵北京,只能到达京东的通州。剩下的几十里陆路,只能靠车拉马驮,费时费力,耗费巨大。

P21 自金朝以来,历代统治者都试图开凿一条从通州直达京城的运河,以解决粮食运输问题。

P22 金大定年间,自卢沟河(今永定河)引水东下,过燕京城下向东,注入通州城东的白河。但这条运河因永定河水含有大量泥沙,极易淤积。洪水季节,极易泛滥,以至不得不将其上游填塞。

 P23 郭守敬也是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才找到了正确解决的办法。为了解决大都城的漕运,郭守敬踏勘了北京西北部沿山地区的泉流水道,并进行精密的地形测量。

P24 郭守敬发现在大都城的西北30公里外的神山(今凤凰山)下有一眼白浮泉,出水甚旺,其地稍高于大都,可以开渠引入大都城中。不过会遇到麻烦,途中是沙河和清河的河谷,地势低于大都。

P25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呢?郭守敬决定先将白浮泉水西行,绕开两条河谷,沿着西山山麓开渠道转向东南,沿着平缓的坡度,汇集傍山泉流,名为白浮堰,导入瓮山(今万寿山)以南的瓮山泊(今昆明湖的前身)。

P26 又从瓮山泊疏浚旧渠道,从和义门(西直门前身)北水关入大都城内,汇入积水潭内,从而为大都城开辟了新水源。

P27 由此可知,汇通祠所在的和义门北水关,位置何等重要,这条水道从积水潭出万宁桥,沿皇城东墙外南下出丽正门东水关,转而东南至文明门外,与旧闸河相接。由于沿途汇入的泉水泥沙很少,利于建立一系列控制水位的闸门,以便粮船平稳上驶,为此郭守敬沿河建立新闸,设置上下双闸,调剂水位,以便于漕船通行!

P28 这条从神山到通州高丽庄的运河,全长80公里,连同全部闸坝工程,在郭守敬的指挥下,朝廷调集几万军民,在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春天动工,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于1293年秋天全部完工.

P29 当年,元世祖忽必烈从上都归来,“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大悦”,于是命名这条运河为通惠河。通惠河的开凿成功,是北京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

P30 郭守敬在自己的国度,被国人所重,他从设计师的匠心走来,走到这运河岸边,亮丽成一座名胜。


P31 他的名字熠熠闪光,他的传奇故事精采纷呈,他成为这座城市的传奇。他如过江之鲫,被我们顶礼膜拜。他的伟岸,令人深思......

徒步南长河,每次的寻访之行总会有重生的感觉,也许是走得太远,飘离尘世的繁华,追随诗人词人的吟唱,荡漾山水之间,寻着前人走过的足迹,抑或是胜迹再访,抑或是故地重游。文章阅读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藏作品](6055)郭守敬:打通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公里”
元世祖奠定运河走向与当年楚州的受益
水乡北京
王岗:郭守敬与北京城
【话说运河】元版大运河(三)
北京的通惠河是一条“自然河流”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