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茂名市地名与地形关系
摘要:地形是自然环境中影响地名的一个重要地理要素,通过对茂名市88个镇和其下辖1513个村地名的统计,结合地名志等文献资料中的地名来源,发现茂名市地名与地形的关系密切,且山地地区地名与地形关联性最强,丘陵地区次之,平原台地地区最小。地形影响地名的产生,地名也反映着居住地选择的趋向,显示了茂名的地名文化。通过对茂名市地名与地形各个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得出了山区的聚落多选择建立在山谷中比较低平的区域;丘陵地区的居住地常选择在山坡和山谷、山间的低地;平原台地地区有较多地名与单座山有关。

关键词:茂名市;地名;地形

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既能反映当时的地理环境,也可以指示以前的历史渊源。一个地区自然地名的多少,一方面反映了自然实体区域分异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这种区域分异认识的程度。国内区域地名研究中,有较多学者针对地名的起源和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的侧重点在地名的起源历史和语言文化方面,王荣、聂学艳等也专门对地名的自然特征进行研究。目前地名研究中常涉及到地名所指示的地貌类型,但缺少地名的起源与地形之间关系的研究。人类居住在地表,生活和生产过程都离不开水,所以地名的由来与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和水体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地形中的山地和水体中的河流。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茂名市88个镇和其下辖1513个村地名的统计,结合地名志等文献资料中的地名来源,研究其地名由来与地形的关系,以期更加清晰地认识地名起源的过程,了解一个地区地形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1 茂名市地形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部,南部濒临南海,北部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茂南区、电白区、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全市共有88个镇;其中茂南区8个镇,电白区22个镇,高州市23个镇,化州市17个镇,信宜市18个镇。

茂名市北部和东北部是云开大山、云雾山和天露山集结形成的山地,海拔多在500~1500m之间,约占陆地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信宜市北部和东部、高州市东北部和电白区东北角。茂名市中部主要是丘陵,高程100~500m,相对高度50~300m,约占陆地面积的一半。高丘陵分布于信宜市南部和高州市北部,相对高程可达300m,接近于低山的形态,坡度较陡。低丘陵主要分布于高州市西北部、化州市北部和电白区北部,呈低丘宽谷地貌,丘顶浑圆,似馒头状。其南部是平原台地,台地、平原海拔高度<100m,相对高度<50m,约占陆地面积的1/3,分布在高州市南部、化州市南部、电白区中部南部、茂南区全部。有些镇可能包含2种或3种地形,按照各镇面积最大的地形,将其划分到所属的地形区,可得到茂名市各个地形区分布的镇(表1)。

2 地名与地形的相关性

2.1

数据来源

茂名市政府和下辖的区、市政府网站显示,截止2014年,茂名市共有88个镇、20个街道办和2个开发区,共1839个村、居委会。街道办通常分布在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的城区,因此如果将街道统计入内,会使平原台地地区地名所占比例过大。居委会的划分主要以居住人口为参数,村委会以村落地域为参数,因此居委会名称的人为因素更多,不能很好地反应该地区地名的自然起源特征。基于以上因素,本研究只选取茂名市的88个镇及其下辖的1513个行政村,并以村委会名称作为所研究村的名称,地名起源的资料参照《广东省古今地名词典》(1991年)、《茂名市地名志》(1994年)和《茂名市志》(1997年)。茂名市自然村落有20501个,由于数量巨大,并且地名的起源缺少地名志的参考,本文只作初略统计和分析。 根据茂名市地形分布,地形属于山地的有20个镇,共325个村;属于丘陵的有40个镇,共719个村,属于平原台地的有28个镇,469个村。

2.2

茂名市地名起源与地形各要素的关系

按照居民点地名起源分类法,地名的自然环境起源有地形,水体,气候,生物,土壤、地表物质,其他自然特征共6个。在地形起源中又可以分为山地,平地,高地,洼地,洞穴,地貌类型、自然景观,形态、象形共7个方面。按照山地、丘陵、平原台地3个地形区,分别统计茂名市88个镇和下辖的1513个村地名与地形和地形7个方面的关系(表2)。在统计的过程中,一些地名包含了2个起源,个别地名包括了2个以上的起源,那么将这个地名分别划分到不同的起源中,比如茂南区的山阁镇,既属于地形中的山地起源,又属于地形中的形态、象形起源,在统计时将山阁镇分别划分到这2个起源中,但在地形的统计中其数量仍算做1,所以会出现地形各个方面起源数量之和大于地形数量的情况。从表中可见茂名市的镇名和村名在地形的各个方面中,山地起源的数量最多,其次是形态、象形起源,平地、高地、洼地、洞穴起源的地名数量较少,并且平地和高地起源只有村名没有镇名,茂名市的镇名和村名没有因地貌类型、自然景观起源的。

2.3

地名由来和地形的关系密切

茂名市所有的镇中,地名由来与地形相关的有26个,占总数的29.5%;各镇下辖的村中与地形相关的有506个,占到了总数的33.4%(见表2)。王彬等研究得出广东省政区名因山和水得名47条,占32.9%,约占全省政区名的1/3;王彬等还统计茂名市地名“山”(这里的山指的就是地形)的类型占80.5%;万亮亮等统计得出茂名市村名与地形相关的占32.8%。虽然因为统计的范围和方法不同,导致结果有差异,但仍可以看出茂名市地名的由来和地形的关系密切。

在地形的7个方面中,地名的由来与山地的关系最大,这也是很多学者将地形归纳为“山”的原因。茂名市与地形相关的26个镇名中,属于山地的有23个,占总数的88.5%;与地形相关的506个村名中,属于山地的有431个,占总数的85.2%(见表2)。

人类居住在地表之上,无论是居住的场所、交通还是农业生产等都受到地形的影响。相对于气候等自然因素,地形具有直观性和稳定性,又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名多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或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而地形又是自然环境中对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影响较大的因素,因此与地形相关的词汇就进人到地名中,地形成为地名非常重要的来源。地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地形的起伏,地形的起伏多是由于山地造成的,这也就导致了山地有关的地名在与地形相关的地名中数量是最多的。

2.4

政区等级和时间对地形地名的影响

对于不同等级的行政区,一般来说等级越小,其地名与地形的关系越密切。茂名市88个镇的地名与地形相关的占29.5%,下辖的1513个村的地名与地形相关的占33.4%,20501个自然村的地名与地形相关的约占39.9%。这是因为:首先,等级较大的行政区的行政中心人口多,占地面积大,发展成行政中心的地区通常是具有较大面积的平地,或在选址的时候也选择具有较大面积的平地区域;虽然周边可能有山地,但是由于所在地区的地形平坦,受地形的影响较小,地名与地形的相关性也较小些。其次,等级较大的行政区的人口多,需水量大,常分布在河流的两岸,因此地名与河流的关系相对于山地来说更密切。最后,等级较大的行政区的人口多,地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人文、社会因素影响更明显,姓氏、历史等起源地名较多;而农村地区需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与地形的关系密切,故与地形相关的地名更多。

时间对于地名与地形关系的影响,一是在地名的演化上,通常表现为:随着地名的演化,地形因素的影响有所减少,而人文、社会因素影响有所增加。在地名的演化过程中,有关地名的通名有时会被省略。如高州市云潭镇的珍珠坰,现在通常简称为珍珠;高州市分界镇的储良坡,现在通常简称储良。在地名的演化过程中其与地形的相关度也会有所下降,如信宜市朱砂镇的旺科,从前叫大坡,曾改称为旺坡,后因与池洞镇旺坡同名,于是谐音易为旺科。二是越早出现的地名自然特征越突出,而越晚出现则人文、社会因素影响更多。这是因为时间较早,交通条件差,地区间交流少,人们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改造自然的能力差,生活、生产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大。

2.5

不同地形区地名与地形山地的关系

茂名市山地、丘陵、平原台地地区,3个地形区镇和村的地名与地形和山地的相关性见图1。 综合来看,山地地区地名与地形的相关性最大,如果按照自然村落来计算,其比例则更大。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很少有大块的平地,人们生活和生产严重受地形的影响,因此地名与地形的相关性比较大。尤其是一些自然村落,由于地形的限制,规模小且分布分散,在形成时,经常由专名加上有关地形的通名作为村名。如高州市马贵镇的大西村,大西的地名是因为位于马贵河上游的西南面,其山岭、地势、支流都显得比较大。这里的“大”表示的是程度,“西”表示是相对河流的方位,地名与地形并没有关系。但大西村实际是由分布在山谷中3个靠近而又不相连的聚落所组成,分别是头垌、二垌、三垌,其名称都和地形有关。

丘陵地区地名与地形相关性次之,丘陵地区地势起伏不如山地地区大,高山少,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也小,但由于各地地势都有起伏,也有较多地名与地形有关。

平原台地地区地名与地形的相关性一般都较小,特别是村名和镇名与山地的关联性最小。一般来说,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小,地名与地形关联性小。而茂名市的平原台地地区与地形相关的地名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这是因为该市的平原台地并非完全平坦,略有起伏。南部靠海的地区,地势低平,地名与地形相关性小;北部靠近丘陵的地区地势起伏稍大,地名与地形的相关性大。如位于平原台地北部的高州市分界镇和石鼓镇,村名与地形和山地的相关度都达到了49.1%。

3 地名反映居住地的选择

3.1

茂名市地名与山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地形的各个方面中,茂名市地名与山地的相关性最大,但山地的概念比较大,居民点通常选择在山地的一个部分,地名的产生也通常只与山地的一个方面有关。把山地分为山顶,山坡,山脚,山口、鞍部,山谷、山间低地,山脉、多座山,单座山7个部分,分别统计茂名市地名与山地相关的22个镇和431个村所属的部分(表3)。

3.2

地名所反映出的不同地形区人们对居住地的选择

由于镇的样本数量较少,下文主要依据村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茂名市山地地区村名与山谷、山间低地相关的数量有68个,占该地区山地总数的72.3%,地形总量的59.1%;山地地区的镇名也是与山谷、山间低地相关的数量最多。山区的聚落多选择建立在山谷中比较低平的区域,这些区域建造房屋相对容易,与外界交通较为方便,附近也有较大面积可耕作土地,因此地名与山谷、山间低地相关性大。有一些地名与单座山有关,结合表2发现,还有一些与地和象形有关。山地地区的山坡通常坡度比较大,分布的聚落少,且规模小,因此与山坡相关的地名比较少。

丘陵地区村名与山谷、山间低地相关的数量有85个,占该地区山地总数的39.0%,地形总量的32.9%,虽然不及山地地区的比例,但也可反映山间的低地也是丘陵地区村落的一个良好选址。丘陵地区村名与单座山相关的有60个,占山地总数的27.5%,地形总量的23.3%。丘陵地区地名与单座山相关度比较大,是因为丘陵地区山峰和缓,如果有山峰高度相对周边的丘陵高,很容易被人注意和识别,附近的村落常因它而命名。丘陵地区村名与山坡相关的有56个,占山地总数的25.7%,地形总量的21.7%。丘陵地区地名与山坡相关比较多,是因为其山坡高度不大,坡度也小,很多村落选择建在坡度相对和缓的山坡上。结合表3,有一些村的名称与形态、象形有关,部分与平地有关。

平原台地地区的村名与单座山有关的有71个,占该地区山地总数的59.7%,地形总量的53.4%,同时也有数量较多的镇名与单座山有关。这是因为平原台地地区起伏不大,如果一座低矮的山,或者起伏稍大的部分,就会突出于其他区域之上,成为附近的一个标志,附近很多居民点的地名依照它来命名。茂名市平原台地地区村名与山坡相关的有33个,占山地总数的27.7%,地形总量的24.8%。茂名市的平原台地虽然海拔比较低,大部分<50m,但是地表并不平坦,多有几米到二三十米的起伏,因此很多村落建在起伏的坡地上。还有一些地名与形态、象形有关。另外,通过表2可以看出,茂名市的山地地区和丘陵地区都有部分的地名与平地有关,而平原台地地区却没有。这是因为山地地区和丘陵地区与平地相关的地名,多是位于山坡等部位上稍平坦而四周起伏较大的地方;而平原台地地区大部分平坦,因此没有与平地相关的地名。

4 反映地形特征字的分布

,表示山谷、山野的意思。从形态上看,通常指的是山谷中长条形的低平地带。在统计的茂名市地名中“铜”出现了94次,其中山地地区44次,丘陵地区45次,平原台地地区5次。坰,所指示的地形与山地关系密切。因此,在山地地区出现的次数多,占该地区地名的比例也为3个地形区最高。

,洼下去的地方。在统计的茂名市的地名中,“坑”出现了42次,其中山地地区13次,丘陵地区27次,平原台地地区2次。茂名地区的“坑',表示地势较高区域中间的低洼部分,与平原地区的“坑”表示单纯洼下去的概念有区别。由于“坑”所表示的周边地势没有“垌”的那么高,所以并没有像“啊”一样集中分布在山地地区,而是在山地地区和丘陵地区都有,平原台地地区较少。

坡,指有一定倾斜的地形。茂名地区的“坡”通常指的是山坡。在统计的茂名市村名中“坡”出现了91次,其中山地地区6次、丘陵地区55次,平原台地地区30次。从占区域地名的比例来看,平原台地地区>丘陵地区>山地地区。这是因为茂名平原台地地区地形多起伏,坡比较多,而山地地区坡地通常坡度大,与“坡”相关地名较少。

,在茂名市的村名中出现了110次,其中山地地区8次、丘陵地区54次,平原台地地区48次。平原台地地区因山命名的地名比例大于丘陵地区,并远大于山地地区。这是因为山地地区和丘陵地区山峰比较多,是一种常见地形,平原台地地区地势起伏小,偶有低矮的山峰,在相对平坦的地势上就显得比较突出,因而较多的地名命名与山有关。包含“山”字的地名中有些是按照山的方位来命名,有些是把山名作为地名,有些是依据山的形态来命名,有些以山作为通名在前面加上专名作为地名。

,长条形的山地,在茂名市的村名中出现了次49 ,其中山地地区1次、丘陵地区22次,平原台地地区26次,平原台地地区比例远大于丘陵地区和山地地区。“岭”的含义与“山”相近,分布的原因与山一样。

,在统计的茂名市村名中山出现了29次,“六”出现的次数远大于其他数字,甚至大于其他所有数字出现次数的总和。司徒尚纪对粤西地区的“六”字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提出“六”字地名不能作数字解释,“六”常表示山谷、山野、山冲等意义一。但根据茂名市地名志等资料,除了个别含有“”字村名起源的资料缺失外六 ,在含有“六”字的地名中,“六”并没有代表山谷、山野、山冲的意义。“”所表示的意义比较复杂,可以六 单纯地表示数字,比如信宜市北界镇的六利,此地是长六里的山坑,故叫六里村,后雅易为六利村;化州市林尘镇的六马岭,因附近山岭形似六匹骏马而得名。在粤语中与绿和茅(禄、渌、碌、陆、鹿等)读音相近,所以也经常用来代替这些字。当地名与水或者与植物相关的时候,“六”经常代替绿,表示水颜色的绿和植物的翠绿。比如荷花镇的六岸,因村庄青山绿水环绕,原得名绿岸,后称六岸;荷塘镇的六双,因山上绿树成荫,山下庄稼苍绿茂盛,故称绿庄,后来称六双。另外如罗和黎,在广东地区罗可以表示山冲,也可以表示田的意思,黎可以表示山的意思,但是在地名中罗和黎经常表示姓氏。所以在地名的研究中不仅要结合它的词语,更要结合它的起源。

龙、凤、狮等一些动物通常表示形态、象形。比如高州市潭头镇的凤坡,因该村处在一块形似飞凤的山坡而得名;信宜平塘镇的黄龙村,因此地有条山脉似游龙,山上长着黄草,故名黄龙村。龙在茂名市村名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有38次,除了表示象形外,龙、凤也可以表示吉祥的意思,龙有时表示传说的动物“龙”,还可能表示姓氏。

其他与地形相关的字,如坪,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区;坳,山间的平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区;冲,山区的低平地区;岗,长条形的高地(表4)。

5

结论

通过对茂名市88个镇和下辖的1513个村地名的统计,结合地名志等文献中的地名起源资料,得出茂名市地名与地形的关系,进而分析不同地形区地名与地形各个方面的关系。

从统计资料可以得出,茂名市地名与地形,特别是地形中的山地关系密切,并且地名等级越小与地形关系越密切,产生时间越早与地形关系越密切。对于不同的地形区,山地地区的地名与地形关系最大,丘陵地区次之,平原台地地区最小。由于平原台地地区地势有起伏,也有相当数量的地名与山地有关。

自然环境影响地名的产生,同样地名也反映居住地的选择。山地地区人们的居住地多选择在山谷、山间的低地;丘陵地区的居住地常选择在山坡和山谷、山间的低地;平原台地地区有较多的村落建在坡地上,并且很多村落的名称与单座山有关。

在地名中出现了很多与地形相关的字,这些字不但反映了该聚落所在地区的地形,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名文化。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兵家必知的一些小常识
茂名市地名的自然特征
文化自信视角下河北特色地名文化研究——以地形命名的地名为例
中国地形地势(图文)
五种地形(平原 高原 盆地 山地 丘陵)的特征
陆地地形一般可以分成哪几种形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