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洵:没有文凭也是人生大赢家

苏洵: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

  对苏洵的认识当然来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名词“三苏”,说来真是不好意思,对苏洵的文章,以前只读过他的《六国论》,至于其他便一概不知了,为写今天这篇文章,找来一堆他的文章和诗作恶补,遂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段《三字经》中的话,是儿时背的,也是最初对他的认知,无非是说人生起步不在年龄大小,只要刻苦,都会取得一定成就的。

  但是,在印象中,好像苏东坡也叫苏老泉,有记载言,“苏子瞻谪黄州,号东坡居士,东坡其所居地也;晚又号老泉山人,”谁对谁错一时也弄不清楚,不过不重要,权当就是特指苏洵吧,也无不可。

  苏洵是古文大家,《古文观止》中收有其文章五篇,真不算少了,但人们一提起他来,第一印象便是苏轼的老爸,似乎光芒是借儿子生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他没有这些文章傍身,有哪个认识他是谁?难道你还能记得王安石父亲的名字不成?

  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我认为他的政论文是写得最好的,其言辞之犀利,推进之有序,论据之充分,观点之鲜明,在唐宋人中难有与之匹敌,以《六国论》为例,他那两个儿子都写有同名之文,但与他相比,无论是文章的名声还是内容的精彩,都是远远不及的,尽管在其它文体上,他不及其子。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布衣之身,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和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著有《嘉祐集》20卷,及《谥法》三卷,《宋史》有传,年58岁逝世。

  与儿子们的少年才俊相比,他实在是属大器晚成之人,27岁时方才开始读书,自言道:“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读书晚的人多多,如陈子昂、韦应物等少年横行乡里,幡然悔悟后苦读诗书终成大器,但那都是不及20岁之时,而这苏洵与之相比,也太晚了点。

  自古蜀地学风就盛,眉山苏氏祖上乃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宰相苏味道之后,其家学渊源不可谓不厚,如这样家庭的孩儿,不说三岁启蒙,五岁至少是要读书的,乡学、私塾定是要上的,条件好的还能延请家庭教师进行专门辅导。

  而在苏洵少年之时,科举早已是成熟的取才之道,也是平民求出头,博出身的唯一通道,只有通过苦读,方能在科举中出人头地,出仕为官,这是时人的共识,缘何这苏老泉就能置身事外,视科举为无物呢?不懂!

  其实,认真看一下他的生平就能知道,所谓27岁方开始读书实为夸大之语,他早年是读书的,只是其父“纵而不问”,随着他的性情,读得不甚认真而已,他喜欢如李白般地“壮游”,所以走了不少地方,加上他自视颇高,几无入眼之人,大好时光就这样流逝了。

  他发奋读书应该是在20岁之前,期间的激发他认真苦读的缘由是乡试落第,看着那些他瞧不上眼的庸才俗邻都举杯相庆之时,那对他的打击是太沉重了,如当头棒喝,痛定思痛,拿出以前的自己的诗文看,竟一无是处,遂慨言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于是,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他以前所学,估计并非应试之文,亦并未上心认真,故而落第,于是,搬出政府规定的学子必读之文,每日夜以继日,“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未读通之前,不写任何文章,及通达之时,年已27岁,所以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于此看来,皆以讹传讹耳。

苏洵《道中帖》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我们从他这诗意中可以看出,这相当于一首“自荐信”,在那个年代,不仅考试成绩要好,更为关键的是要有人举荐,于是在考试之前拜谒文坛名人或高官是通行规则,想当年,李白、王维和杜甫们都是如此,只是杜甫没有太好的运气,与李王二人的玉树临风相比,他那张忧国忧民的苦瓜脸实在不是很讨喜。

  苏洵何时乡试过关,史无记载,他是在48岁之时拿着川中大员的推荐信,领着两个儿子过广元,越秦岭,一路风尘来到京师参加考试,他们走的是一代名相韩琦的路子,而韩大人对苏洵评价为“贾谊不能过也”,这评价,天之高也,也印证了一句名言,一个人只要愿意努力,人生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

  但是,不知是韩相忘了向有司举荐,还是在文坛上韩琦的声名不算太高,或许去了边地同西夏打仗去了,反正对苏洵来说,效果不好,发榜之时,两个儿子全部以优异成绩高中,而他却名落孙山,这真是造化弄人啊。

  不过,投书韩琦并非全然没有效果,后来正是在韩大人的举荐下,去了秘书省任校书郎,又迁文安县主簿,这可是有进士学历方能担任的政府官员,也算是正式入仕之人,只是比较起来没那么“硬气”罢了。

台省留身凡几岁,江湖得郡喜今行;

卧听晓鼓朝眠稳,行入淮流乡味生;

细雨满村莼菜长,高风吹旆彩船狞;

到家应有壶觞劳,倚赖比邻不畏卿。

  我们从苏洵这首诗中能看出,他对做官还是很在意的,只是屡试不中,让他觉得很是尴尬,儿子们的高中和自己的落第所产生的落差,让他不能再拿自己的名声去冒险,所以,他拒绝了朝廷多次让他参加的各种考试机会,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他考试落榜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正是他的这一科,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嘉佑龙虎榜”,也是千年进士第一榜,仅后来成为宰执之人就有9位,但偏偏漏了这苏老泉。

  是年龄太大的原因还是大才之人太多,我不敢乱加猜测,而苏洵同欧阳修的关系也是相当好的,但这也许是在他落榜之后,因为他自来京师考试后,除了有两年夫人去世而回乡外,其他时间就是直在京城生活,他将自己的文章上呈欧阳修,受到欧大文豪的大力激赏,并亲自向朝廷写下《荐布衣苏洵状》,以期苏洵能得到重用。

  “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权变,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这是欧阳修在荐文中所言,而爱才的宋仁宗也让他参加朝廷举行的特别考试,不知是顾忌万一再考不上脸面挂不住还是其他原因,他借口有病不去参考,宁愿布衣一生。

  不过,虽是布衣,因他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他在京城声名鹊起,加上两个天才儿子,苏洵在京师混得风生水起,是当时文艺圈中的风云人物,他出入各个文士聚会,文章被广为传颂,这为他入围“唐宋古文八大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他名声太大,最终官家还是让他参加了礼书《太常因革礼》的编撰,并且在他去世后,还追赠为光禄寺丞,尽管只是个场外的“安慰奖”,但也算是够给面子了。

  众所周知,苏东坡一生同王安石极不对付,抛开后来二人江宁“一笑泯恩仇”及所谓“王安石一言救东坡”外,可以说一直就如同死敌一般,苏东坡虽属旧党,但比他官职高之人多多,如司马光及文彦博等,何况他反对变法的力度也有限。

  王安石大苏东坡16岁,二人在变法之时,无论从哪个方面相比,王安石都要碾压苏东坡,但却是后人一说党争便会提及二人的恩怨,难道二人交恶真是因变法引起的?

  不管因由为何,这其中苏洵所起的作用肯定是很大的,也可以说是苏洵埋下了交恶之根由,因为这苏老泉实在是见不得这王安石,甚至不惜言语相攻,所以,要说交恶,首先应该是苏洵同王安石交恶才是。

  史载,一日在欧阳修举办的家宴中,苏洵问道,“适座有囚首丧面者何人?”欧阳修吃惊道,大名鼎鼎的王介甫难道你还不认识吗?谁知苏洵说道,“此人日后必变乱天下。”

  回家后,意犹未尽的他写下史上著名雄文,虽未指名道姓,但大家一看便知其所指何人,他说王是“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认定“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将王安石直接列为历史上乱政的奸佞小人。

 

  这篇雄文便是《辩奸论》,在历史上很有影响,因为后世对王安石非议多多,差点将其列入《奸臣传》,赵构就认为北宋亡国始自王安石,而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民国之时,所以后世都说这苏洵有先见之明,尽管中间偶有不同见解之呼声。

  了解王安石的人应该知道其生活习惯之邋遢,苏洵所言自是有其依据,但直接转化为“半仙 ”般的算命先生,来给还没进入权力中心的王安石定性,这就有点太过分了,而他的断言不可能不影响苏轼对王安石的看法。

  《辩奸论》代表了苏洵的文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颇有川人所说之“扯烂筋”的意味,但要说真正给苏洵带来声誉的,也是他最著名的文章,还是得说是这《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将六国灭亡归罪于“赂秦”,这肯定是不全面的,也并不是六国之亡的根本的原因,这点我相信苏洵并不是不知道;而他之所以要提出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朝廷对西夏所采取的屈辱政策,对以币帛换平安的不满。

  此文实际上说的是一个“割肉饲虎”的道理,但虎之所以为虎,却并不是割肉之人给喂大的,苏洵希望六国如武松一样,就不会招致亡国,这当然有理,不过,前提得在虎面前是个强壮的武松才行;就如同有人说,女人最好的发泄方式是疯狂购物,但钱从何来却不知道;这就叫作真理有时等同于废话。

  “赂秦”是因为秦强大,不去探讨秦为何能强大,却抓住六国“赂秦”的表象进行指责,这是说不通的;但是不可否认,虽然文章所持的观点偏颇,但读来却甚觉有理,将一个不是道理的道理说成真理,这就是本事了。

  苏洵长于政论文,其文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指事析理,引物托喻”如果就事论事,几无反驳之处,正如欧阳修所言:“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而同为大家之一的曾巩也评论说:“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这些都是苏洵文章之特点。

  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锋芒所至,所向披靡,给人一种雄健、刚强的感觉,极具鼓动性,所以,他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绝对不是沾儿子苏轼的光,但在声名上那倒是有的。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这首状如打油诗也道出了他时常萦怀的纠结,终生布衣,应该是他一生之遗憾,回想自己寒窗苦读,却屡试不第,如“学渣”般地存在,但是,正是我这样的“学渣”,却培养两个天字号的学霸!

  苏洵的一生应该是没有弟子的,他把自己的所有的才情都传授给了两个儿子,使得一位成“千古文坛奇才”,一位列大宋政坛宰执,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字,成就了文史上的“三苏”奇观,这足以光耀他整个人生了,所以我觉得,这是苏洵对中国文学史的最大贡献。(青林知青

  

  相关链接:北宋四位大师的恩怨情仇  恕俭备经典:苏轼《江城子记梦》

       恕俭备课:苏洵《六国论》   梁恕俭:孤本独绝的教学设计(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们崇拜的那个书法家,是我儿子!
最不出名的曾巩,入选唐宋八大家,是来凑数的吗?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的奇文妙语,看完你就知道为什么是他们八个
唐宋八大家,二十四首名篇,带你领略唐风宋韵!
公务员常识考点:唐宋八大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