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会打扮到底有多重要


作者:魏然(爸妈内参主笔)

别让爷爷奶奶带孩子!

再难,也陪孩子度过这段时间

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这14张图看懂了没?

有一天,小A来上学的时候没有穿校服,偶尔衣服洗了没有晒干,也没有关系。但是这一天,只有十三岁的小男孩穿了这样一身衣服:

上身穿了一件图案抽象无比花哨的圆领长袖T恤,下面一条紧身蓝色牛仔裤,脚上蹬了一双船型尖头皮鞋,皮质上有明显的花纹,脚面看出根本没有穿袜子,而且还有一条金属链子栓在牛仔裤上。

不伦不类的装扮在本来就细胳膊细腿的男孩身上,人更显得羸弱;而且整个人的气质和学校书香之气那样格格不入。

即使时平日在家,他的这身装扮也大多出现在二十郎当岁“玩帅”的小青年身上,过于“休闲”的嬉皮士风格,难登大雅之堂。何况,小A 这样一个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呢?

小A这样出现在学校里,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衣着不当。那一天,特别喜欢在楼道里,特别是走过窗边那些聊天的女生时,格外仰起头来,昂首阔步。

如果不把他当做我的学生,仅仅看做是一个小男孩,我窃笑他的小心思。在家翻箱倒柜,找出了爸爸的衣服,按照自己觉得“最帅”“最拉风”的样子穿了出来,希望引起异性同学的注意,希望让自己与众不同被同学羡慕。

这样的心思,真的也是小男孩一种对“美”的追求,总比不洗脸不换袜子,邋邋遢遢抽臭烘烘地上学来,要好一些。可是,他缺少的是对“美”正确认识的指导。

于是,我们几个老师准备好了“秘密武器”,在课间操的时候,叫来小A。小A的班主任在电脑上给他做了一个“换装演示”,把他的头像换在一个模特上,模特身上的衣服换了几身。

英伦的校园风、运动活力风、休闲清新、西装式校服等等,最后,把一个类似他身上的装扮,换了出来。小A自己看过之后,自己笑了。

小A说,自己就是想穿的特别一点,让别人觉得自己帅气。并且保证不再穿这样的衣服来学校。

我们教育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可另一个担忧又跑进我脑袋里。就是孩子到底对“美”是如何界定呢?

“审美”,是对客观事物的鉴定和感受。美好的东西,能给人愉悦的体验和感受。各种感官的愉悦,会让人不自觉地反复追求和实践。

着装打扮,仅仅是其中之一。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有不同的选择,而且社会日益多元化也允许各种各样的风格存在,但是总要有一个综合的标准。

符合个人年龄、身份场合、礼仪习俗、色彩搭配原则等等社会要求,再根据自身身体条件的特质而选择,更适合自己、更能衬托自己优势的服饰。为博眼球求新求异求出位的现象,并不一定都是“美”的。

音乐、美术、书法、文章、举止,都可以是美的载体。可是,对很多青少年来说,缺少的不是追求“美”的心灵,而是追求美过程中的指导。

现在很多孩子,从小物质并不缺乏,但是他们最亲密的伴侣,只是电子产品。广告中的误导、流行趋势的引领,让孩子们只熟悉那些马路上随处可见的产品,和音像店、手机铃声常见的流行歌曲。

我任教初中语文课程,课文涉及到贝多芬,于是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网络视频,视频的内容是外国街头的“快闪”表演《欢乐颂》。

由一个中提琴委婉的声音开始,乐团的音乐家们陆续从街道的各个地方出来,汇集在广场中演奏。然后,合唱团的歌声响起,街道上的行人驻足,和着音乐一起演唱。那一刻,音乐让广场中的陌生人,心灵紧紧联系在一起,被深深打动。

跨越时间、地域、语言限制,被深深感染的还有我的学生,我看到他们在短短几分钟内,眼神中无比的羡慕和喜悦,这一段音乐唤醒了每一个孩子内心的“美”。

课后一个平时并不爱听课的男生拿着U盘来找我,他说:“您刚才放的那一段,你说叫什么名字,您能拷给我吗?”

年少的心灵其实对美是无比敏感的,在未形成完整成熟的审美认知和情感的时候,适当的引领对于我们的青少年,是对么重要。

一个孩子,会弹奏曲子,可能只是机械地操作性地弹奏出来;而其中的情感未必能够领悟到。而家长在孩子还不能理解的时候,反复逼着孩子学习,那么本来好好的音乐可能被孩子从心底排斥。

审美的培养离不开愉悦的心情,在美好的情景中体验、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点拨、在喜欢的人的陪伴下欣赏,这些才能共同构建美好的心灵体验,让人记住“美”的真谛。

那些被家长从小被“交给”电子产品的孩子,他们看到的只是被商业化的片面的世界,所以他们的对美的感受,可能成为“井底之蛙”。这样的情况,影响的是孩子的一生。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婴幼儿的认知世界还是空白的时候,最先看到的、最先习惯的、在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会让人们觉得世界就是如此。

即使后来生存环境改变了,最初的痕迹依然会留在大脑的意识中。在各种各样的电影连续剧、网络小说中,提到爱情,往往就和生离死别相联系;提到爱的深刻,就有借酒消愁、同居堕胎等等极端的行为。

如果一个还未有完全的分辨能力的孩子,最初看到的是这些,认为只有这样的爱情、这样的生活才够酷,才有味道。以为慢慢等、久久热爱的日子已经过时,那么将有多少孩子错过了最初心灵的懵懂与青涩。

我的一个堂妹,如今和爱人经历了十年的恋爱长跑,修成正果,已经生儿育女。当年在高中的时候相识,男孩觉得自己要倍加努力,考上大学才配得上堂妹。堂妹心想这样一个上进的男生,希望能多帮他一点。

于是,同桌三年,懵懂的感觉流动在两人中间。然后,大学在一个城市,自然在一起,顺其自然地组成家庭。没有影视剧中的狗血剧情,一切那样自然而然。但是在过程中,学业的辛苦、扶持的毅力、对将来的信念,就只有两个人自己知道。

凄美的爱情故事,总是让人心动目眩、倍感陶醉;但是平平淡淡的爱情才是最接地气的美好人生的范本。把这些告诉我们的孩子们,也是一种生命的责任。

如果有的孩子认为,纹身、喝酒、打架、非主流的行为很酷很了不起,代表了青春的旗帜。那么,必须有人告诉他们,与那些相比,读书、写字、凭才识挣钱、认真爱一个人,都要困难的多,才是“美丽人生”的本来面目。

一部部流行小说从眼前呼啸而过,我给学生讲《基督山伯爵》,曲折的故事里,告诉孩子法利亚长老如何用学识改变了水手唐泰斯的整个人生,一个目不识丁的青年如何变成贵族风度气质的人,复仇的火焰如何在胸中熄灭,宽容的力量如何让愤怒归为平静;

读老舍的《茶馆》《骆驼祥子》,在京味十足的语言中,看透百姓生活的世态炎凉,明白人性的善恶、时代的变迁;

朗诵《再别康桥》那样优美的诗篇,在情与景的交融下,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境……

也许这些文人墨客的才艺看似与“美丽人生”无关,但是我坚信的是,用美丽心灵的人、有正确的审美观的人,都是善良的人,在漫漫人生之路中总会给孩子们默默的影响。

今天看了一个让人泪崩的泰国公益广告,好几个孩子分别参加一个独立的情景测试。一个校园门口,孩子陆续出来,只有一个妈妈焦急等待。很久这个妈妈的孩子才满身泥水地从学校里走出来。

妈妈们当时反应各不一样,有的惊奇,有的心疼,有的气氛。

下一刻,校园门口的屏幕上播出了事情的真相:当孩子独自路过草地时,花匠老人的独轮车坏了,所有东西掉在泥潭里。

而孩子主动跑过去帮忙,不顾身上的白校服上衣、浅色下装,把所有东西都帮老人搬走才离开。每一个孩子,身边没有旁人,都主动做了这样的事情。

这时,妈妈们所有的情绪都化为感动,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因为身上的泥水容易洗去,但善良美好的心灵,却是一生的财富。

把美好的东西展示给我们的孩子,是一个社会的责任。

作者简介:魏然,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教育工作者,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坚持文字与美食,都是美好生活的载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赏识你的孩子》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重视外在美,带动孩子的内在审美能力
演讲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做最美中学生》写作指导及范文
让灵魂在音乐中升华(感悟美文)
阅读关乎救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