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镇西】教育,请别与孩子过不去——与马老师聊天的感想

和马老师聊天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很复杂。在整理聊天记录的时候,我问过马老师,是否同意我公开这份聊天记录。她表示同意,只是希望化名。她说:“和我有相同苦恼的老师肯定还有很多,希望我的吐槽能够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让热爱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不再有来自领导的烦恼。”
    之所以我说我的心情很复杂,是因为我也担任过学校的管理者,知道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现象会有不同的看法,因而会有不同的处理。

马老师肯定没有错,相反,我认为马老师是一位真正把孩子放在心上的老师,如果不是这样,她怎会有这么多的苦恼呢?坦率地说,我从马老师身上看到了我年轻时的影子。我当班主任时有一个原则,如果因为学生的原因和学校领导发生了冲突,我肯定是站在学生一边——当然,前提是学生的确没错。只是马老师没像我当年一样公开和领导“对着干”。但深入骨髓的儿童立场,这是非常可贵的教育品质,也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但也很难说马老师学校的领导有什么错,他们不过是从管理者出发,希望学校更加有序,教育教学秩序能够得到保障。制度一旦建立,当然就得有执行力,否则一个学校岂不乱套?而且,在管理者看来,有时会为了整个学校的利益,不得不“损害”甚至“牺牲”个别学生的利益,而从长远看,这样的管理正是为了保证全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不愿意貌似公允地“各打五十大板”,说一些“一方面……另一方面……”之类正确的废话,我想旗帜鲜明地说:不能说马老师没有改进之处,但总体上说,更应该改进的,是学校的管理,而改进管理的前提,是改变学校领导的观念。

不不,我这样说还不准确。与其说是“改变领导的观念”,不如说,是让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所有教育者回到教育的“起点”,或者说回到“初心”。

那么,教育的“起点”在哪里?教育的“初心”是什么呢?

就在许多学校的墙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三

类似的口号显赫地镌刻在许多校园里,但往往是作为“文化打造”来呈现的,或者纯粹是为了表明这个学校有“办学理念”。却很少有人追问两个问题——

在这口号中,第一,“学生”是什么?第二,“一切”又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比较简单:“学生不就是学生吗?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呀!”不对,同样是“学生”,在有的教育者眼里,是一片森林,而在有的教育者眼里,则是一棵一棵的树!对前者来说,口口声声的“学生”不过是写文章作演讲时的一个概念,而对后者来说,“学生”则是每天面对的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王玲玲”“李超伟”“张小凤”“黎茜”“凌越”……如果“学生”只是一个集合概念,那么必然习惯于学生的服从与标准化,如大型团体操那般整齐划一;如果“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人,那么以后更多地就要考虑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与特质,及其心灵的舒展与自由。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略微复杂一些。“一切”似乎包罗万象,但同时似乎又什么都没有。当然,有的教育者会解释说:“'一切’就包括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的发展。”这样肯定没错,但还停留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上,也就是说,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社会、国家赋予教育的使命,即将学生培养为服务国家、振兴民族、推动文明的接班人、建设者和公民。这绝对没有错。如果教育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就是失职。但教育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为“人”本身的发展服务。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人,具有工具属性;但同时,任何人都是他自己,其发展就是目的本身。因此,让人在最大程度上成为人自己,或者说,“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也是教育的使命。

应该说,教育的“服务社会”和“发展个人”这两种使命和功能是统一的,并不矛盾。但侧重有所不同——前者更多的是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后者着眼于怎样才能成就一个完整的“人”。如果说,在教育功能与目的上,我们以前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而强调社会本位,那么中国发展到现在,我们应该强调教育本来就有的个人本位——人本身的丰富多彩的发展。因此,作为关注人本身发展的“一切”就不仅仅是“德智体美劳”了,还有每一个孩子的特质的独一无二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还有源于不同个体的所有需求……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舒展与精神的自由。所谓“为了孩子的一切”之“一切”首先就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简言之,让每一个学生健康、自由而符合个性地发展,成为一个既有社会理想和建设能力又有自己精神生活的幸福的人,就是我们的教育初心。

遗憾的是,目前我们一些学校的管理思路,往往是着眼于学生的“听话”“服从”“整齐划一”“循规蹈矩”。这显然是与我们的教育初心相悖的。而如果站在教育初心的高度——其实这个“高度”不过是我们的教育起点而已——自然就会明白,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听话”的庸人,而是造就“创造”的公民。

以这个立场来简单分析一下马老师说的那几个例子——

班主任提倡并创造条件让孩子们课外阅读,这是多好的事儿啊!可是,孩子们课间阅读时却被没收了书籍。也许没收书的老师认为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够“正能量”,也许他认为学生阅读这些与考试无关的书会影响考试,且不说这些“认为”是否有道理,就算这些担心是成立的,那也应该在对学生多一分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充满尊重地引导,而不是简单地没收。在这里,教育者还是习惯于学生对自己“说一不二”的服从,完全没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学校倡导积极的审美观念,包括通过学生的发式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都没错。但“倡导”不等于强制,学校规定男生的短发必须短到伸开五指插入头顶头发,握拳抓不住才算合格,就有些过分了。更过分的是,有些学校对发式“不规范”的学生采取包括班主任亲自操刀剪发的方式予以粗暴“强制”,这严重伤害了学生尊严。

曾经有一个高一学生告诉我,班主任规定,课间除了上厕所,一进教室就必须学习。“我们连上厕所都得小跑。有时候看见班主任老师不在教室,我们便放松说笑起来,一旦看到班主任进来了,大家赶紧坐好,装作在做作业的样子!”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说的有多少代表性,反正我听了特别心疼。所以马老师允许学生课间下棋、掰手腕,就让我特别感动!然而,孩子们课间的这点娱乐也要被干涉,我真不理解这“教育”为什么要与孩子们过不去!我很想问问没收孩子象棋的老师,你怎么下得去手?当然,学生上自习课也下棋那肯定是不对的,该遵守的纪律还得遵守,问题是,简单粗暴地收缴就能解决问题吗?何况有的孩子是课间下棋也被没收了象棋。有老师会说:“课间下棋,会影响上课的,因为十分钟很难下完一盘棋,上课后学生还会继续想着下棋,这就会影响听课。”以想象中的担心为由,粗暴践踏孩子的课间娱乐,我实在看不出这样的教育有半点温度。何况,我认为这是一种被夸大了的担心,照这个逻辑,孩子什么都不能做,“因为他上课会继续想啊!”

与抑郁症学生的家长签订责任协议,并要求家长到学校来陪孩子读书,我完全理解学校的做法,因为我也当过校长。问题是,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更细致入微地关心孩子,而不是仅仅为了“别在学校出事”。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时候就是怕担责而简单处理。当然,一般来说,学校是应该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环境、条件不被干扰,但同时我们同样应该关注具体的“这一个”抑郁症患者,“为了一切孩子”不就包括这个抑郁症孩子吗?一般来说,家长陪读是应该的,问题是这个孩子有其特殊性,她与父母的矛盾只会加重她的病情,所以对她的关照就应该更细致一些,一切以有利于她的学习和生活为准。当然,这会给学校领导、老师额外增加许多工作或者说“麻烦”,但平时所说的“一切为了孩子”就应该体现在这里。

“因材施教”说了两千多年了,我们也经常挂在嘴上,但一遇到具体的学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需要说明的是,“因材施教”之“材”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成才”,而是每一朵花儿都有自己独特的芬芳。非要让所有学生都削足适履地被一个模子塑造,这是教育的悲剧,更是教育给孩子造成的悲剧。马老师说的那个学生也许永远都不可能在学习成绩上让老师满意,或到达某个统一的标准,但他有自己的独特的禀赋等待我们去发现,除此之外,马老师所发现的他的“孝顺”与“懂事”等品质,都是他做人的优点。如果我们关注“这一个”孩子,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从而赢得属于自己的成功。但学校为了“升学率”而以“分班”为由将这孩子换到了新的环境,完全打断了原来有利于他的成长环境,于是出现了你感到很心痛的后果。在这里,站在保“升学率”的“大局”角度,学校没有错,无可厚非,但换个角度,站在有利于“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角度,问题就出来了。我们的教育有时候就在这里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应试教育的坦克突飞猛进,它在攻占“升学率”高地的同时,必然碾压着无数升学无望的“小草”。“为了一切学生”在这里成了一句漂亮而苍白甚至具有讽刺意味的口号。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悲剧!

说了半天,朋友们最关心的是:“怎么办?”“该怎么做?”

说实话,我不是教育决策部门的管理者,所写所说不一定管用,但我还是愿意以一名心怀初心的老班主任的名义提点建议——

对普通班主任来说,应该像马老师一样,尽可能在自己有所作为的范围内“枪口抬高一厘米”,或者说,守好自己的“一厘米主权”。前年,我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们老师有没有自己的“一厘米主权”呢?当然有的。在应试压力下,我们无法改变教材,改变考试,改变评价,但我们至少不要变本加厉,相反我们应该尽量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适当给孩子减轻点来自学习的恐惧,用我们成人的肩膀为孩子承受住一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开心一些,在班级里快乐一些,对他们说话柔和一些,对他们的眼光温暖一些……这就是我们的“枪口抬高一厘米”。

当然,这样做需要良知,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但并非做不到。至少,马老师就做到了,虽然她在做到的同时很痛苦,但她让自己的学生少了许多痛苦。

另外,我还建议班主任多和学校领导沟通,这里的“沟通”不仅仅是发生冲突后的解释和声辩,而是平时找机会多和有关领导聊天,聊教育观念,聊儿童立场,聊教育的人性与温度……好的老师要善于“转化”或“感化”自己的领导。我以前当班主任就是这样做的,而且多次成功。

当然,我很清楚,并不是所有校长都具有从善如流的民主胸襟,所以我这个建议在许多老师那里可能并不可行。

其实,我一开始就说了,“更应该改进的,是学校的管理”,所以,我特别想对校长、分管校长和德育主任提两条建议——

第一,让学校的所有规定,都尽可能符合儿童的特点,让教育管理成为每一个儿童个性而自由发展的保障而不是阻碍。

作为几百上千人的学校,当然要有秩序;作为成长中的孩子,当然要有规则。所以,我从来就不反对学校的纪律和班级的规章,因为学校不是为某一个孩子而开设,是为所有学生而存在。关于纪律和规章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对此我不必赘述。

问题是,纪律和规章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康德说:“人是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是最高价值。”所以,作为教育手段的纪律,一定要尽可能符合儿童的特点,考虑儿童的尊严。当然,面对所有学生的纪律,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儿童共有的特点,完全应该在纪律制定者的视野之内。问题是,我们现在一些学校的规定,恰恰无视儿童的特点和他们的天性,甚至无视孩子的存在。

举个例子。我在不少学校都看到这样的规定:“校园内不得高声喧哗。”“校园内不得追逐打闹。”我想,儿童的特点和天性不就是欢声笑语、活蹦乱跳吗?即“纪律”所指的“高声喧哗”“追逐打闹”。你禁止了这种活泼,就是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我想到苏联教育家阿莫拉什维利的一段著名的话:“谁爱儿童的唧唧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唧唧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每一个读到这段话的老师都会感动。

可是,现在学校不许孩子们“叽叽喳喳”,你让热爱教育的老师们到哪里去“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

而且,校园没有了“高声喧哗”,没有“追逐打闹”,没有“叽叽喳喳”,这是医院,还是教堂?

当然,举止文明的习惯养成,也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但得分清时间和地点。所以,在我的学校和我的班级,我是这样规定的:“上课和集队集会以及其他庄严场合,不得高声喧哗。”“教学区内不得追逐打闹。”除此之外,就是孩子们的自由。

另外,任何规定都无法排除特殊孩子的特殊情况。当某种特殊孩子的特殊情况和学校相关规定发生冲突时,教育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就发生作用了。这里,我没有刻意迁就学生而“网开一面”的意思,我是想说,孩子毕竟不是成人,成人世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时候(注意,我说的是“有时候”)并不能同理可推地“兑换”成“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教育公平的含义之一,恰恰是差别化对待。“因材施教”正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对特殊孩子“特殊关怀”一下,没有什么不好。当然,这需要教育的智慧、艺术,更需要教育者的初心。

十一

第二,应该给班主任以尽可能多的自主权,让班主任真正成为自己所带班的“国王”,而不是校长和德育主任的“助理”或“干事”。

学校管理者应该是从教育理念上为教师定向,在大的方面做一些符合教育特点的导向性规定,为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帮助,包括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而不必巨细无漏地将管理的触角伸到每个班级,比如连学生课间下棋都要管,这样的领导就有些太“呕心沥血”了;连学生的发式都要亲自操刀“搞定”,这样的领导也太“身先士卒”了。你把什么活儿都干了,要班主任干什么呢?

而且,领导们的“率先垂范”往往干的都是“消灭”的事,即将一切与众不同掐死在萌芽状态。因为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于一切都整齐划一。所以在很多时候,即使教育思想完全一致,班主任和学生在表现形式上的任何一点“与众不同”也会遭到扼杀。于是,班会的主题是统一的,墙报的内容是统一的,教室的布置是统一的,教案的写法是统一的,教学的程序是统一的,学生的评语是统一的,歌咏的曲目是统一的,学生的服装是统一的,课桌的套布是统一的……教育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生命!

像马老师讲述的那些事儿,如果她的学校给她一点自主权,那些事儿就不是事儿了,她也就少了很多烦恼,当然,她的学生也就会幸福得多,他们的成长也会顺利得多。

十二

我们总习惯于对“所有学生”都统一要求,但忘记了,“所有”是由许多“单个”构成,没有了“单个”,所谓的“所有”便不存在。我希望所有的教育者永远记住:学生不是概念,而是你每天面对的一个个模样和性格都千姿百态的孩子。不是简单地规范他们的行为,而是进入、倾听并影响他们不同的心灵,真正的教育才可能发生。

也许领导有一万个理由证明“严明规定”“严格要求”“严肃处理”的必要性,但一个理由就足以让这些“理由“都站不住脚:“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毕淑芝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第11页)

      2020年12月2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总能春风化雨 / 作者:刘文艳
康红舒:老师,请找准自己在学校中的坐标
全国知名班主任于洁:做教育,只问初心,无问西东
你怎么看“职业倦怠与教育初心”?|这次是VV与陶理
思维导图:她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当之无愧!
莫忘初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