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艺精湛写山河——工笔界画大家张孝友

艺术简介

张孝友,1935年生,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幼秉家学,于文史诗画金石深有造诣。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本科,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院)中国画教授、中国收藏家协会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八十年代后专攻中国工笔画,其白描《敦煌礼佛图卷》等多种作品为国内外广为流传,国外多有美术馆专藏。其工笔山水、楼阁界画、人物画,结构宏大,又精细入微,传统功力深厚;结合西画明暗色彩及透视学,融贯中西,自成一家。其代表作《矾楼夜市》多种媒体誉为惊世之作,数十年所罕见。其作品往往积蕴多年,数月方成一画。主要作品有《吴苑宫观图》、《阆苑避暑图》,山水画《李白秋浦高会》、《洞仙歌》、人物画《清平乐》、《八仙过海》及长卷画《春江花月夜》、《成吉思汗征战图卷》(现藏日本某美术馆)、《南乡旧梦》、《礬楼夜市》、《船桥夜市》、《江楼月夜》等。主讲:《清明上河图》和华夏文明被十一五选为重点文化课题。


《南乡旧梦》局部一

《南乡旧梦》局部二

《南乡旧梦》局部三

《南乡旧萝》长卷工笔画是以传统工笔人物风俗画、界画结合、融入西画技巧的写实长卷作品,以展现一百年前清朝末期江南水乡城市的社会全景式的展现。以最大限度的真实感来进行描绘。作者几十年身处北方,在古稀之年,七十多年的沧桑,却又始终对江南故乡--早已变迁、不再存在的故里生活的神游和眷恋。对百年风物追忆,所以这画完全不靠写生和资料,一切全凭记忆来创作,而严格的透视结构,使作品如临实景般的真实,又是夜景,其把握整体的能力,无能出其右者。

在作者少年时期,在中国的旧城里,水乡的城市,清朝以后的二三十年里,市井生活变化不大,男人们没了辫子,但画家在初中时依然穿着长衫、马褂,和画上的孩子一样,街上店铺也依然变化很少。街上轿子、洋车、马车、独轮车并存。画家的祖屋、临街枕河、院子三进,有好多高树、枇杷、杨梅、和桂花树,屋后读书小轩窗下便是河,读书之暇还可垂钓,繁华古城的河埠、酒馆、茶楼,演唱着评弹,早期的剧坊叫茶园,《满庭芳》是最早的,杨月楼、小桂寿、十三旦这些名角,人人都唱几句京戏,其盛时真是今非昔比。各种摊贩、挑着担,从早到深夜,种种美食、价廉物美,而河浜、幽港、画舫悠游,奏着丝竹吴歌,灯笼晶莹,渔船、客舟、帆船和有侧轮的洋人:“火轮船”,街头的繁华、旧书店、点心铺、倒插着成排红白蜡烛的香烛店,中秋之夜家家户户摆上香案,陈列果品和香斗,妇孺对月拜揖。这些风俗今人不见、成为了虚幻,而在《南乡旧萝》一画中有清楚的特写体现。最使作者难忘的少时的月亮是如此皎洁清丽,突出在高空蓝色天空,烛光般白云中飘动,星空银河、君临下方暗幽蒙胧的世界。

现在早已填平了城市里的河道,变成了宽广大道、车流不息,高楼大厦林立,五光十色,但是再也认不出这些南北相同的千篇一律的城市的原来特色了。不再有作者六七十年前熟悉的亲戚和友邻、画桥暮树,星光月色。但陈年的记忆却像陈年老酒般更浓郁地沉积在画家记忆,使画家梦魂萦绕,逐渐一种心愿:一定要把久离的故国生活用最直观的严格写景式长卷画表现出来,而且要把时间上限再向前推二三十年,成为清朝末年的情景。正如作者在画上方题记中说的:“……狐老蹒跚,犹归首丘,天涯客思,何况人乎!而且”百年风物、今人不见、便化虚幻……“江南故国水乡城镇曾有的繁荣,文明习俗,无数使人流连的事物都想用绘画作品中再现出来”。这形成了六七年的持续创作冲动,作者不去周庄,同里这些仅存的江南村镇,那仅存一个逝去的时代躯壳,而且也不是城市,作者想画的事原味的平凡生活、陈述当年的一个“还原”。也是固执顽强的民族灵魂的一种陈述和激励。

画由于采用了焦点透视,在数百个人物中可以突出前景中很大的人物和场景特写,这些重点人物大多是作者少时经见的人物,画中老妇是祖母的写照,绣房,中秋祭桌有看母亲曾经的生活写照,藤花破屋中的少女是作者当年青梅竹马的伴侣。半世纪的杳然和梦魂思念到近年才知道她已消逝四十多年。抱琵琶的歌妓妹妹是当年邻家被卖入娼门的丫环,后来成了年龄段中的一个身影。桥上持扇的少妇,赤脚的姑嫂两人都是实有其人,而桥头买绒花戴的年青女子,便是半世纪历尽沧桑、家破人亡后复归平静生活中晚年唯一伴侣,不过给她穿上了清代装束,客串了一个角色。

作者是长期研究《清明上河图》的学者,曾有极深入的和科学的学术研究面世,另一面作为画家、深感今天任何有关宋代社会的文献、史料,虽非常详实,但比不上人们看到的《清明上河图》时那种一下子超越了千年时空,进入了但是汴京人们生活中去的真实感受。作者画这张《南乡旧梦》也是继承这一传统,虽画法不同,但也可以使观众一下子进入一百年前后江南水乡城市的生活现实中去。勾唤起耄耋老人的回忆,唤起年青一代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感知。这创作从中西技法结合上讲师一种尝试,一个范例,这样严格写实的风俗人物画和界画是当今中国画坛上不曾见过的杰作,传统而又穿心,别具一格。它必将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传世佳作。

《江楼月夜》(2006)

此画是作品近作,对南国山水、水光月色的偏爱,对李贺《江南弄》一诗的意境、趣味,这一构想在心中蕴积、盘桓了十多年,到最近才对构图有了满意的发展,终此成画。虽规格在张孝友的作品中算是小幅,但构思之精妙意绪潇洒,气势浩瀚有王者气象,极为生动。而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西画透视、明暗、色彩纳入完全古老的传统楼阁界画手法中去,使观众毫不觉有不恰之感。无泥古不化之病,生动新鲜,技法也是最臻成熟、精妙。此画应为作者之代表作之一。

《苏东坡洞仙歌》(1996)

《插篙小渡》

众家点评之靳尚谊、邵大箴、袁宝林:

张孝友是五十年代末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五年制本科毕业的,是吴作人、董希文、王式廓先生的学生。他用功刻苦,成绩优异,当年曾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革命历史画。我曾和他二人去江西老区走遍许多地方,收集创作素材。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不久,他就分配去任教了,三十七年门牆桃李。由於工作需要,他教了许多门学科。现在他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中国画教授。他一直是学贯中西,既善於从古人传统中学习,又能把过去学到的西画技法融会贯通的大家。他的工笔人物、山水画,特别是楼阁界画,十分精到 ;构图、技巧都有创新,有很强的感染力,把一个濒於失传的画种重新开拓出来,走着别人没走过的路,创自己的风格,应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靳尚谊,系著名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天宫伎乐》

张孝友是一位知识、修养很全面的艺术家。有不少的画家艺术技巧很高,但是对艺术、文史、书画等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张孝友从小受到这方面的家庭熏陶,並且很努力钻研,在这方面善於学习、善於研究,所以他不但艺术修养很高,艺术技巧也很高,我认为这两者结合是他创作的最大特点。他的画很工整,很严谨,但是他又非常注意艺术的表现力。画工整的画,特别是界画,建筑楼台的界画,容易拘谨,比较容易放不开,而且佈局上或者在笔墨上,往往不是说能很有情韻、有趣味、有格调,特别在格调上容易有俗的成份。但是由於张孝友他具有艺术史的知识,有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他把握得比较好,他在表现这种工笔画方面,有严谨的一面,有放松的一面,所以他的画整体上虚实关係处理得相当好,他的画很有看头,因为他有笔墨的功力。他确实是受了古代绘画的影响,中国的工笔画、兼工兼写的绘画、写意绘画都有很深的传统,张孝友把这些综合起来,吸收成为自己的营养,把这方面的修养都用在他的画上去了,所以他的画相当有功力,相当有修养,相当有格调。

(作者邵大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持鸟天仙》

就像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延展,中国的艺术传统从来也并不是在与外界隔绝中发展的。对于界画这一中国传统画科的传承与开拓,张孝友所获得的突出成就,在当代画家中罕能其匹。孝友先生受教于新中国初期处在文化转型中的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环境中,他的国学根柢和油画专业使他在起步阶段就对中西艺术结合产生浓厚兴趣,在诸多一流艺术教育家中,也包括像文金扬先生在透视解剖这样技法课个他的独特影响,他的作业经常被老师选作范图。所以孝友先生在界画方面所取得的开拓性成就也不仅是他个人的、同时也应看作是新时代、新文化的成果。它从一个方面亲证了中西结合是一种时代的必然。

自改革开放以来,孝友先生集中精力投入工笔界画创作,他将晚岁的全部热情灌注于自己所钟爱的这一独特领域。他是一位充满浪漫情怀的古典主义者,同时又是热爱和平、热爱劳动和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家。实际上他是以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为依据,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寄托着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理想。就如同他的代表作《南乡旧梦》的画题所揭示的,那是多么浓情的故乡回忆啊!而且,不仅是水乡,也是梦中的历史和乡愁,细细看,那里的风物人情历历在目,竟是隐喻着,而带有作者自传的性质,那里的民俗和叙事,穿过时光的隧道,俨然紧紧衔系着艺术家的心语……  他的浪漫情怀和古典理想充分表现在《李白秋浦高会图》以及《羯鼓醉凉州》等作品中。

在前一幅作品中,他将李白与高朋好友的欢聚置于秋高气爽江风扑面的大自然中加以表现,开阔浩莽的自然环境与诗人的豪情相呼应,既烘托出东方文化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深刻寓示了人在宏观宇宙中的主宰地位,气派不谓不大。从后一幅作品中,我们又看到,一方面是画家所表现出的对大唐文物典章制度严谨考察的学者态度,另方面则是对唐代文明和西域文化的热烈赞颂,加之建筑的宏伟整饬和色彩的富丽堂皇,确乎在羯鼓隆隆中令人陶醉!

总之,在我们欣赏张孝友先生的这样丰富的工笔界画时,难道不是给了我们在优秀传统的承继发扬中不断踵事增华的无限遐想吗?

(作者袁宝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擅长美术史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界画几尽销声匿迹,频临灭绝,如今看到张孝友他的画,难能可贵啊
老照片《南乡旧梦图
一个白日梦引发的数百万次盗版
他曾为天安门画过主席像——界画大师张孝友
张孝友作品欣赏
南乡旧梦 -- 张孝友写意山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