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芾字的特点是什么?

若论米芾的字,“跳宕敧侧、沉着痛快”这一特点,还是基本能得到公认的。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将其位列宋代书法第一。

我喜欢米芾的字,是他“超逸”“神骏”的妙处。

宋高宗赵构曾说过:“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然喜效其法者,不过得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米芾写的好,沉着、痛快,像骑马一样,进退自如。但学习他的人,不过学了他的字形和样式,其实他的字真正的好处是深得魏晋风度,所以风骨超逸。

以这样的寥寥数语评价一位书法史上大师级的人物,今天我们看来显然过于精简了,一般的欣赏者是很难全面体会其意的。


米芾流传至今的作品包括题跋以及被当作前人书法的临古帖,大概有七十余件。

据说名垂千古的“三希堂”法帖之一的王献之《中秋帖》就是米芾的临本。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章法有他独到的特色。

“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在变化中达到统一。

米芾的用笔特点很明显。

起笔往往比较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重按直转而下。

看看这个"向"字和"月"字:




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

米芾的勾很有特色。

最有名的是蟹爪钩,应当来自王羲之《兰亭序》。

上图对比一下:

这是《兰亭序》的钩,重点看"殊"字的钩:


往下看,米芾的。

放大一个看,

再看米芾把蟹爪钩变化到撇的应用,往下看:


还有 “门”字右角的圆转,应当是出自颜真卿行书。



米芾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

上几个捺笔图看看:






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


丰富的用笔,结体的生动,能看出得益于褚遂良。


经常看到米芾的书法中有侧倾的体势,应当来自欧阳询。



米芾的书法作品很重视整体的章法气韵,同时又能兼顾细节的完美。

通过点画及结字的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随遇而变,独出机巧中,形成他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


据翁方纲的考证,米芾41岁前署名是“黻”,此后是“芾”。

他38岁时写的《苕溪诗帖》和《蜀素帖》是米芾的代表作品,当时署名是“黻”。

《苕溪诗帖》是写在纸上的,秀润劲利,攲侧生姿。



《蜀素帖》是写在绢上的,渴笔多,笔锋转,毫发毕见。号称《中华第一美帖》。


放大一个字看看细节:


其他著名的帖比如《张季明帖》丰腴流畅,


《李太师帖》宽展肥美,

《寒光帖》《盛别帖》圆转遒媚,


还有老辣苍劲的《研山铭》、《舞鹤赋》⋯⋯


米芾成就大、争论多,书法特点的话题太大。

先写到这里吧。

喜欢就点赞、转发。

欢迎留言交流。

我是剑飞斋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芾_与吴琚的书法特点
“兰亭奖”得主曹元伟,教你如何学习米芾!
米芾的书法确实比较难学,你试试这四种方法,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从米芾书法分析笔势如何求变?(初学者可暂略此文)
王铎草书特点
--《米芾书法技法》(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