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邢国公的故事

历代邢国公的故事

    丹枫飞云 2011年3月

   公是古代的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中有“公爵”,位第一。晋代始有“开国郡公”、“县公”之称,历代沿置不革,北周封皇子为国公。


国公作为封爵名,自隋代始置。自唐至明皆因之。隋封爵有国公,位次郡王,高于郡公,沿袭至明。《隋书·百官志下》:“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凡九等。”唐元稹《赠太保严公行状》:“阶崇金紫,爵极国公”。宋《宋史·职官志三》:“列九等:曰,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
国公作为封爵,与封地明确规范的联系到一起则始于唐贞观年间,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功臣世袭刺史诏书》曰:“周武定业,胙茅土于子弟;汉高受命,誓带砺于功臣。岂止重亲贤之地,崇其典礼,抑亦固磐石之基,寄以藩翰。魏、晋已降,事不师古,建侯之制,有乖名实。非所谓作屏王室,永固无穷者也。隋氏之季,四海沸腾,朕运属殷忧,戡翦多难。上凭明灵之佑,下赖英贤之辅,廓清宇县,嗣膺宝历,岂予一人,独能致此!时迍共资其力,世安专享其利,乃睠于斯,甚所不取。但今刺史,即古之诸侯,虽立名不同,监统一也。故申命有司,斟酌前代,宣条委共理之寄,象贤存世及之典。司空、齐国公无忌等,并策名运始,功参缔构,义贯休戚,效彰夷险,嘉庸懿绩,简于朕心,宜委以藩镇,改锡土宇。
尚书左仆射、魏国公玄龄可宋州刺史,改封梁国公;
故司空、蔡国公杜如晦可赠密州刺史,改封莱国公;
特进、代国公靖可濮州刺史,改封卫国公;
特进、吏部尚书、许国公士廉可申州刺史,改封申国公;
兵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可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
刑部尚书、任城郡王道宗可鄂州刺史,改封江夏郡王;
晋州刺史、赵郡王孝恭可观州刺史,改封河间郡王;
同州刺史、吴国公尉迟敬德可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
并州都督府长史、曹国公李勣可蕲州刺史,改封英国公;
左骁卫大将军、楚国公段志玄可金州刺史,改封褒国公;
左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可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
太仆卿、任国公刘弘基可朗州刺史,改封夔国公;
相州都督府长史、鄅国公张亮可澧州刺史,改封郧国公。

余官食邑并如故,即令子孙奕叶承袭。”


此诏说明“贞观旧制”是名为刺史、实为诸侯,也意味着在唐代功臣改封、进封的封地、封号、食邑是有内在联系的,封号来自于封地,封地的特定区有其食邑,贞观旧制深深影响了有唐一代及后世,凌烟阁24功臣,全部是名为刺史、实为诸侯的国公郡王。其中就有邢国公。邢国公即依封地在邢州而得名。邢州西周时期为邢国,今为邢台市,历代邢国公详情难以全考,下面仅简单介绍十几位邢国公的概况和典故轶事。

1、邢国公---李曜(北周)
李曜,北周开府,封邢国公
李曜是北周魏国公李弼的长子,本来李弼一死,这魏国公的帽子应该戴在李曜的头上,可顺理成章的事情并不一定水到渠成,因为李弼次子李晖娶了周明帝的姐姐义安长公主,所以李晖借着这层关系世袭了魏国公。
可能周家皇帝觉着过意不去,于是另外加封李曜为邢国公。等到李曜的儿子李宽成名的时候,天下已经从宇文家族易手到杨家,李家人没有选择做忠臣为宇文家陪葬,而是继续为新朝效力,李宽在大隋混的不错,被封为柱国、蒲山郡公。

2、邢国公---李密(唐代)
祖孙邢国公:李曜、李密
唐高祖封李密为邢国公,任他为光禄卿,李曜是李密的祖父,祖孙两个都曾被封为邢国公。
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同李渊家族一样,其曾祖李弼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为北周统治核心关陇集团的著名家族。祖父李曜,北周开府,为邢国公;父李宽,隋柱国。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军屡破隋军,威震天下。后因杀瓦岗寨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本营覆没,亲将秦叔宝、程咬金、牛进达等被俘,单雄信投降。李密走投无路,乃率残部于九月渡河至河阳降唐。唐高祖李渊封其为邢国公,任为光禄卿,后感觉被猜疑,又叛唐自立,最终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历史典故---邢国公牛角挂书
李密少年时候在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3、邢国公--房玄龄(唐代)
房玄龄,本邢台市清河县人,自八世祖迁居淄博,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与杜如晦、魏徵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他是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十年艰辛征战;终生“效父清白”的饱学之士,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论功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功为一等,进爵邢国公。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晚唐诗人李贺在诗《南园》中感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玄龄公去世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唐大臣也是著名书法家的褚遂良,于唐永徽三年,为玄龄公墓刻“房玄龄碑”。碑文二千余字,其中最为知名的一句话是:“道光守器长琴振音,方嗣虞风仙管流声。“





历史典故---喝醋的由来
传唐太宗时期,一代名相房玄龄,虽为政有道,但有一样惧内的毛病,而且因惧怕夫人,再无其它妻室。一次,唐太宗在洛阳的行宫宴请群臣时,曾故意赏赐给房玄龄美女两名,以表彰其辅政之功。房玄龄惧怕夫人怪罪,自然不敢接受。只得推说夫人肝火至旺,脾气刚烈,故不允。三妻四妾,在贵族显宦中,十分寻常,而房夫人却拒不合俗,为了压制一下房夫人咄咄逼人气焰,挟迫她容忍夫君纳妾,唐太宗特地召来房夫人,让她在两位美女和事先准备的“毒酒”中作出选择,但秉性刚烈的房夫人,竟不为所动,毅然地捧起“毒酒”一饮而尽,喝完之后才发现,所谓的“毒酒”实际上是酸醋一壶,从此就留下了这段“吃醋”的佳话。“吃醋”也便成了恋人嫉妒的代名词。(《隋唐嘉话》)
房玄龄的夫人姓卢,她的“妒”可称得上天下之最。皇帝老子不怕,死也不怕,有谁能与她相匹敌?最后让步的不是她,是皇帝。雄才大略、举世无双的李世民在她面前也无可奈何,只好说“我尚畏见,何况於玄龄!”,给自己找台阶下。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妒理解成为爱呢?
   应该说,妒是爱的一种表现,不爱即无妒。很难找到没有妒的爱,只是卢夫人的表现有些过分。她的过分,自有她的道理。在《朝野佥载》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唐左仆射房玄龄少时,卢夫人质性端雅,姿神令淑,抗节高厉,贞操逸群。龄当病甚,乃嘱之曰:“吾多不救,卿年少,不可守志,善事后人。”卢夫人泣曰:“妇人无再见,岂宜如此!”遂入帐中,剜一目睛以示龄。龄后宠之弥厚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卢夫人不但美丽端庄,而且对爱情忠贞不二,是名副其实的烈女。

4、邢国公---苏定方(唐代)
唐高宗封苏定方为邢国公,任右武卫大将军,唐代著名军事家。
苏烈,字定方,以字行世,后人通称为苏定方。历任唐朝左武侯中郎将、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之职,封邢国公,加食邢州、巨鹿三百户。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并以其先后灭三

国、擒三主的非凡战绩和正直的为人而深受唐太宗和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是唐初的一员得力干将。作为唐朝强盛时期的优秀人物代表,苏定方是汉民族反击侵略,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征突厥,定葱岭,灭百济,名标青史,灭三国、擒三主,光照千秋,马蹄踏处,即为大唐!苏定方卒于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时年76岁。
为邢国公苏定方正名
苏定方是历史上被后世的小说和评书作者以及民间传说扭曲形象最严重的历史人物之一。在古典小说《说唐》及其相关的评书甚至民间传说中,苏定方及其子孙都以反面形象出现,以衬托罗成等罗家将人物的英勇。
在那些民间故事中,苏定方本来是窦建德手下的一员大将。窦建德进攻燕郡时,苏定方暗箭射杀了罗艺。
窦建德在洛阳城与李世民混战时,苏定方临阵脱逃,之后他又在刘黑闼手下做元帅,刘黑闼进攻唐朝,苏定方在紫荆关外用计把唐将罗成引诱到泥沼里,乱箭射死。(邢台民间传说为在平乡艾西坡,漳水大战)刘黑闼与李世民交战时,李世民因爱才而招降苏定方,于是苏定方立即投降,并且斩杀了前来支援刘黑闼的唐壁,李世民于是封他为银国公。此后,罗艺之孙、罗成之子罗通在北伐突厥时知道了苏定方是自己的仇人,于是先以违反军纪为由把苏定方的长子苏麟斩首,又逼走了次子苏凤。苏定方知道后,不放罗通进城,使他在敌军大营里左右冲杀,想借敌手杀掉罗通,最后被以欺君罪处死。苏定方之孙苏宝童后来成为西凉国元帅,兴兵进犯唐朝,被唐军将领薛丁山率兵剿灭。


5、邢国公--刘政会(唐代)
凌烟阁24功臣之一----邢国公刘政会
刘政会,滑州胙城人。祖刘环隽,曾任北齐中书侍郎。政会于隋大业年间为太原鹰扬府司马,后率兵投靠李渊麾下。李世民派刘政会至太原告发王威、高君雅谋反,斩之。武德初年,留守太原,经营后方。刘武周进攻太原时被俘,后获救。入唐后,历任刑部尚书,光禄卿等职,封邢国公。贞观九年(635年)卒,谥曰襄。太宗手敕曰:“举义之日,实有殊功,所葬并宜优厚。”邢州古称襄国,刘政会谥号曰“襄”,当源于此。

凌烟阁24功臣
长孙无忌( 赵国公 )?李孝恭( 河间郡王 )?杜如晦( 莱国公 )?魏征( 郑国公 )?房玄龄( 梁国公 )?高士廉( 申国公)?尉迟恭( 鄂国公 )?李靖( 卫国公 )?萧瑀( 宋国公 )?段志玄( 褒国公 )?刘弘基( 夔国公 )?屈突通( 蒋国公)?殷开山( 勋国公 )?柴绍( 谯国公 )?长孙顺德( 邳国公 )?张亮( 郧国公 )?侯君集( 陈国公 )?张公瑾( 郯国公)?程知节( 卢国公 )?虞世南( 永兴县子 )?刘政会(邢国公)?唐俭( 莒国公 )?李勣( 英国公 )?秦琼( 胡国公 )

电视剧《开创盛世》中的刘政会



6、邢国公--王君愕(唐代)
王君愕,唐初大将。沉毅有谋。隋末天下方乱,王君廓掠邯郸,君愕劝其抚纳遗亡,待观时变。及高祖李渊入关,与君廓同归唐,拜为大将军,频以战功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东,兼领左屯营兵马。与高丽战于驻跸山,君愕先锋陷阵,力战而死。太宗深痛悼之,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碧血飞沙--大刀王君可
在《说唐》、《隋唐演义》等小说中,王君愕被演绎成沉毅有谋的美髯公王君可,是贾家楼三十六结义兄弟之一。家住河北五柳庄(据田连元《隋唐演义》中说,是河北任县大王庄人。见田连元版评书《隋唐演义》第26回。),原本是绿林豪杰,担任绿林中北路总瓢把子之职。因为生得面如重枣,美髯垂胸,掌中一口青龙刀,胯下一匹枣红马,有最爱穿鹦哥绿的战袍,仿佛关云长重生一般模样,所以江湖人送绰号:绿袍帅,美髯公,大刀王君可,其武艺在五路瓢把子中排行第一。贾家楼结义,论年龄,王君可排名第六,所以别人都称他为王六爷。
     英雄会大劫牢,反出山东,救下秦琼,攻打金堤关。守关副将华公义被程咬金斩杀,主将花公吉要为兄弟报仇,挑战英雄会,王君可迎战,两人杀得不分胜负,最后花公吉被秦琼挑杀。靠山王杨林兵发金堤关,王君可和众兄弟一起车轮大战靠山王,老杨林险些丧命。程咬金立大魔国,封王君可为五虎上将的第二名,仅次于单雄信。
隋军一打瓦岗山,王君可刀劈来护儿,大战魏文通。西魏南伐五关,上马关王君可刀劈张义,泗水关前鏖战左天成。扬州玉玺会后,因李密昏庸,导致瓦岗散将,王君可就此离开瓦岗山。(资料《兴唐传》)。
     李密玉玺换萧妃,失去人心,王君可心灰意冷,回到五柳庄做自己的员外爷,后来结识了老英雄双枪将薛英,让他传授给儿子王永安武艺。罗通扫北受困在青石山,程咬金单骑跑出,偶遇王君可和薛英。程咬金在薛英面前羞臊了王君可一顿,并且将王永安带走投奔唐营。王永安力劈八猛将,解了青石山之围,投在军中。王君可前去找儿子,被程咬金和罗通设计,留在了军中,后被封为大唐掌国公。唐太宗东征渤辽,王君可随军出征,留在狮子口看守战船,不幸受了风寒,病逝于军中。(资料《薛仁贵征东》)。






7、邢国公---王及善(唐代)
父子邢国公,王君愕、王及善
王及善(618—699),武则天时春官尚书、文昌左相。洺州邯郸人。唐初大将王君愕之子。年十四,授朝散大夫,袭父爵邢国公。后为唐高宗所赏识,除右千牛卫将军,高宗对其言道:“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武后称制,任春官尚书、内史等职,曾力主处死酷吏来俊臣,策立庐陵王为太子。又数度抑压张易之诸人。后拜文昌左相,旬日而卒。
王及善在《罗通扫北》中被演绎为王君可之王永安。


8、邢国公--文安世(宋代)
文安世,字显道,他虽然没有做过官,但因为有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丞相好曾孙文天祥,所以死后被朝廷赠为太保、邢国公;其妻刘氏,是富田锦溪人刘泳明(曾任大理寺评事)的女儿,被赠为邢国夫人。

9、邢国公---赵世永(宋代)
赵世永,冀王赵惟吉孙,丹阳郡王赵守节子。袭邢国公,官至镇南军留后,熙宁元年薨,赠昭信军节度使、南康郡王,谥修孝。

10、邢国公---武行德(后周)
武行德(908-979)并州榆次人。家贫,樵采自给。体伟力大,石敬塘召入帐内。后晋天福初,授奉国都头,改控鹤指挥使,宁国军都虞候。刘知远起兵太原,即称河阳都部署,奉表劝进。广顺初,加兼侍中,迁河南尹、西京留守。周世宗即位,封邢国公,柴宗训即位封宋国公。入宋,加中书令,进封韩国公,改封魏国公。为太子太傅,卒赠太师
故事:武行德辩盐
武行德之守洛京也,国家方设盐法,有能捉获一斤以上者,必加厚赏。时不逞之徒,往往以私盐中人者。尝有村童,负菜入城。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与之偕行。去城近,尼辄先入。既而,门司搜阅,于菜篮中获盐数斤,遂系之以诣府。行德取其盐视之,裹以白绡帕子,而龙麝之气袭人,惊曰:“吾视村童,弊衣百结,蓝缕之甚者也。岂有薰香帕子?必是奸人为之耳。”因问曰:“汝离家以来,与何人同途?”村童以实对。行德闻之,喜曰:“吾知之矣。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遂问其状,命亲信捕之,即日而获。其事果连门司,而村童获免。自是官吏畏服而不敢欺,京师肃然。

11、邢国公---宋偓(宋)
宋偓(926—989)河南洛阳人。谦恭下士。祖瑶,唐天德军节度兼中书令。父廷浩,尚后唐庄宗女义宁公主,生偓。廷浩历石、原、房三州刺史;晋初,为汜水关使,张从宾之叛,力战死之。偓年十一,以父死事补殿直,迁供奉官。

  汉祖在晋阳,遣其子承训至洛,奉书偓母,与偓结昏,即永宁公主也。累授北京皇城使。汉乾祐初,拜右金吾卫大将军、驸马都尉。隐帝即位,授昭武军节度,移镇滑州。

  周祖(郭威)举兵向阙,时偓在镇,开门迎谒,周祖深德之。广顺初,授左监门卫上将军。

  世宗(柴荣)征淮南,令偓与左龙武统军赵赞、右神武统军张彦超、前景州刺史刘建于寿州四面巡检。师还,以偓为右神武统军,充行营右厢都排阵使,又为庐州城下副部署。恭帝即位,加开府仪同三司。
 宋初,加检校太师,平李重进叛后,以功改保信军节度。来朝,徙镇华州。五年,改忠武军节度。

  开宝初,太祖纳偓长女为后。三年,徙邠州。太平兴国初,加同平章事。二年,移定国军节度。四年,从平太原,又从征幽州。诏偓与尚食使侯昭愿领兵万余,攻城南面。师还归镇。

  五年冬,车驾幸大名,召偓诣行在,诏知沧州。六年,封邢国公。俄迁同州。九年,又为右卫上将军。雍熙中,曹彬等北伐,班师,命偓知霸州,归阙。端拱二年,卒,年六十四。废朝,赠侍中,谥庄惠,中使护葬。

  偓,庄宗之外孙,汉祖之婿,女即孝章皇后,宋家可谓三朝国戚,近代贵盛,鲜有其比。

轶事:宋偓射虎救世宗
  世宗(周世宗柴荣)尝次于野,有虎逼乘舆,偓引弓射之,一发而毙。及江北诸州悉平,画江为界。世宗驻迎銮,命偓率舟师三千溯江而上,巡警诸郡。师还,复授滑州节制,又移镇邓州。(宋史)
宋偓之女
宋偓有2女甚荣耀,一个是宋太祖的孝章皇后,一个是宰相寇准之妻宋娥
大宋宫闱之谜--孝章皇后、金匮之盟、烛影斧声
宋偓之女宋氏,出生于显贵之家的宋氏自幼出入宫廷,因而见多识广,进退有度。幼时随母入见,即为后周太祖所喜爱,赐以冠帔。后随母来贺长春节,又蒙宋太祖垂青,再次赐以冠帔,至元年(968)二月,宋氏被纳入宫为皇后,时年十七,成为宋太祖第三位皇后-----孝章皇后,宋皇后在太祖崩后的举动,与“金匮之盟”、“烛影斧声”一起,成为大宋宫闱的迷案。自太祖而太宗,这畸形的皇位继承的真实内幕,就只有留给后人去想像了。历史留下来的,只是终北宋一朝,太宗的后代占据皇位,而开国太祖的后代却短命飘零,宋皇后死后连该当的丧仪礼遇也得不到的事实。
宋淳化年间,青年时代的寇准,得到宋太宗的支持和信任,提升为参知政事。不久,太宗又为寇准主婚,让皇姨宋娥与他成亲。宋娥是赵匡胤宋皇后的幼妹、邢国公宋偓的女儿,美貌聪慧,贤淑多才。

 
12、邢国公---完颜希尹(金代)
完颜希尹(?~1140)金朝大臣,女真文字的创制者。女真名谷神,又译作兀室、悟室、骨舍等。女真完颜部人。贵族欢都之子。随金太祖完颜旻兴兵,参预攻辽、建国等重大事件。女真原无文字,他受命创制女真字,依据契丹字、汉字制造新字,以拼写女真语言。天辅三年(1119)制成,被定为金国官方通用的文字。后被称为“女真大字”。天辅五年,随金军大举灭辽。
完颜希尹可是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他任金国宰相时,亲自策划俘虏了北宋俩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汉史称“靖康耻”。 他不仅是善于谋略的军事将领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还是一位造诣深厚的文化人。
公元1115年金朝建立后,完颜希尹受命创造了女真文字。史书载:“金人无文字,国势日强,与邻国交好,乃用契丹字。太祖命希尹撰本国字,备制度。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天辅3年(公元1119年)8月字书成,太祖大悦,命颁行之。”女真字从颁行起,到明万历27年(公元1599年)创制满文颁行国中止,通行了400多年。
天会3年(1125)10月,金建立元帅府,大举侵宋,希尹任元帅右监军,与左副元帅宗翰率西路军自西京取太原,趋开封。翌年,再伐宋,掳宋徽宗、钦宗二帝以归。天会7年,宗翰、宗辅受命追击宋高宗赵构,希尹率军攻至扬州,屯兵江北,以接应在江南作战的宗弼等军。天会10年(1132年),希尹随宗翰入朝。议及立储嗣,天会13年(1135年)完颜亶即位,是为金熙宗。任希尹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加开府仪同三司。由西京返回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参与金朝政治制度的改革工作。
天眷元年(1138年)希尹乞致仕,不许,罢相降任兴中府尹。天眷2年(1139年)正月,熙宗重新起用足智多谋的希尹为左丞相兼侍中,封陈王。天眷3年(1140年)9月,希尹随熙宗南巡至燕京。完颜宗弼攻克河南、陕西地亦至燕京朝见熙宗。宗弼欲还元帅府(驻祁州)时的饯行宴会上,希尹与宗弼言语相忤,宗弼大怒。次日向皇后裴满氏辞行时,详述其事,言希尹有不轨言行。宗弼走后,皇后向熙宗奏明,熙宗派人追回宗弼,许宗弼诛希尹。希尹即被以“奸状已萌,心在无君”的罪名被处死,这里的这个完颜宗弼就是《岳飞传》里的金兀术。

  皇统3年(1143年),金熙宗察希尹实无奸状,死非其罪,恢复其名誉,赠以开府仪同三司、邢国公。世宗时追谥贞宪。

 

女真文字


完颜希尹家族墓


13、邢国公---刘肃(元代)
最后介绍的这位邢国公是元代邢州学派的重要人物,邢州大治的主持人---威县人刘肃。
刘肃(1188—1263),字才卿,威州洺水(今邢台威县)人,邢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邢州大治的主持人。金兴定二年词赋进士。尝为省令史。金亡,依严实,辟行尚书省左司,又改行军万户府经历。1251年,受封邢州的答剌罕(蒙古贵族称号)上表忽必烈,陈述情况说,邢州连年天灾人祸,百姓逃散,没有多少户人家了,快派有能力的官员来治理吧。时邢州学派领袖人物刘秉忠与张文谦联袂向忽必烈推荐熟悉邢州情况的燕赵名士张耕和刘肃,忽必烈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在邢州设立安抚司,派近侍脱兀脱带张耕和刘肃前往。刘肃为邢州安抚使,刘肃兴铁冶及行楮币,公私赖焉,邢州百业俱兴。
邢州大治,是忽必烈潜邸中汉臣的初步贡献,也是邢州学派中刘秉忠、刘肃、张文谦等向事业成功迈出的第一步,标志着邢州学派正式登上大元的历史舞台,是邢州学派“经世致用”思想的成功实践。

在邢州大治过程中,刘秉忠的学生郭守敬开始展露锋芒,登上历史舞台。
在治理邢州过程中,张耕、刘肃看到城北潦水、达活泉、野孤泉三水因战乱破坏,多年失修,河道淤塞,河水漫流,原位于三水上的石桥没入泥沙之中,行人只好涉水或架木以过二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决心治理三水,为民造福。治水中,他们大胆启用刘秉忠的学生、年仅21岁的郭守敬,让他协助镇抚李质治理三水。郭守敬接受任务后,多次深入现场调查测量,并对三水治理进行了规划,划定了三水河道,定立了河道路线的水平桩,确定了河堤宽高尺度,准确核算了工时。施工中,民工们在郭守敬确立建桥的地方,挖出了沉没地下三十余年的达活泉旧石桥基,并在他指挥下,在旧石桥基处建立了一座新石桥。由于郭守敬规划设计合理,测算准确,使这一治水工程,仅动用民工四百余人,经过四十多天的努力,就顺利完工了。治理后的三水各顺其道,百姓得到了灌溉之利,行路之便。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曾为达活泉新建石桥题记一篇,其中记述了郭守敬在邢州治水中崭露头角,造福乡里的感人事迹。
在邢州大治中,刘肃的学生刘秉恕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刘秉恕初任邢州安抚副使,辅助刘肃工作,邢州升顺德府,刘肃调任他处后,忽必烈赐其刘秉恕金虎符,委任其为顺德府(邢州)安抚使接替刘肃的工作,任职期间,勤于民事,发展生产,使邢州百业俱兴;至元元年改任嘉议大夫(执法官),历彰德、怀盂、淄莱、顺天、太原五路总管。又出任淮西宣慰使,会省宣慰司,历湖州、平阳两路总管,最后升为礼部尚书,为政期间,廉洁,实行惠政,大得人心,60岁卒,葬于邢台西贾村。

刘肃性舒缓,有执守,同刘秉忠一样,也爱读易经之学,尝集诸家《易》说,曰《读易备忘》,后刘肃累赠推忠赞治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大司徒、邢国公,谥文献。
     曾有学者研究说刘肃也就读于邢州紫金山书院,比刘秉忠还早,虽不见有相关记载,但邢州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刘秉忠的弟弟刘秉恕的学问却是实实在在向刘肃学习的,刘肃曾亲自传授刘秉恕易学、算术、理学等学问。史书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刘秉恕的墓被人盗开了,盗墓的人逃跑了,官府无法捉拿。后来差役在墓中发现了一段谶语:“发冢者,李淮也。”于是以此为线索,终于捉住了盗墓贼。这都是因为刘秉恕精通易学算术,在生前已经推算出盗自己墓的人是谁了。刘秉恕尚且如此,其师傅刘肃对易学算术的精通可见一斑了。

邢州升顺德府,刘肃功莫大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旧拓《汉兖州刺史雒阳令王稚子阙》
说说那些快被遗忘的书记市长
三国时代13州及下属114郡大盘点
十国春秋卷六十九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552)再平河北(附音频)
{原创·传记}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九四五·交趾王士燮(马怀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