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2-14 05:49:05 现代商贸工业订阅 2020年4期收藏

陈鹏 郭震洋 赵大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繁荣我国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农村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逐渐走向农村,农村电商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有 6.7 亿农民,其中就有 2.1 亿是网民,且农民网民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岱崮镇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突出,岱崮镇借由电子商务不仅仅简单的通过网络贩卖农产品,实现售卖渠道上的改变,更对农村地区的生产结构、组织结构、销售结构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和转变,使得农村地区的整体面貌都产生了变化。山东蒙阴县岱崮镇农村电商前景发展广阔,而且体量大、最具潜力,对充分利用闲置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及吸引人才回流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现居民经济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岱崮镇电商发展现状

1.1 电商数量多,规模小而散

经调研发现,岱崮镇有96余家电商,但电商经营规模比较小,其中得到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大的电商平台认证的仅有10家,而大部分电商借由微信小程序售卖初等农产品。电商经营者以家庭为单位,比较分散,尚未形成专业的电商集群。农民电商经营主要以自产自销方式的供给产品,全年的订单量在几百单到几百万单不等,导致线上的销售额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1.2 专业水平低,缺乏创新

电商经营者的年龄在35-50岁之间,且文化水平低,专业复合型人才匮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电商行业从业者的学历水平 90% 的低于大学本科学历,大多数只能够进行简单的物流和装卸等经营活动,对于电商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内容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分类。农村地区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学习能力弱,缺乏专业的电商平台运营技能。另外,农村地区青年骨干流失,缺少创新精神,大部分电商经营者仅局限借由微信小程序售卖,难以建设特色的电商品牌,提高销售量。

1.3 售卖产品季节性强,难以形成长期供给链

岱崮镇电商经营者以售卖蜜桃为主,而蜜桃售卖季节主要集中在4-11月份。一旦经过主要的售卖季节,仅少数的大平台电商会转变为以售卖红薯为主的农产品,则大部分电商会出现零订单的现象,导致大批电商经营者外出务工,造成产品供给中断,无法形成长期供给链。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岱崮镇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电商专业人才的匮乏

一方面,农村地区和城区相比,在薪资待遇、社会保障及基础设施方面,难以形成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的优势条件,导致农村青年人才骨干外流,使得农村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表现不足。另一方面,农村生活节奏慢,农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比较固定,文化水平低,接受新事物速度慢,再加之各地方政府对农村电商的宣传教育支持力度较低,难以加深对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营销理念的理解,造成本土电商人才发展不起来,最终导致农村电商发展缓慢,难以提升活力。

2.2 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成本高

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进行支撑。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居民居住分散、位置偏远、道路不发达,导致物流的时效性差,可达性也存在问题,无法做到“最后一公里”配送,且返程空载现象严重,这些都造成农村物流配送与物流建设成本偏高。另外,岱崮镇地区的电商以售卖蜜桃为主,运输过程必须要保证产品的新鲜程度,必要时需要冷链仓储才能保障新鲜度,但冷链物流在我国发展比较落后,也缺乏相关的冷链运输设备,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物流成本,制约农村地区电商发展。

2.3 产品附加值低,缺乏产品深加工

售卖农产品附加值普遍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初级农产品对技术加工没有要求,仅需要简单的包装处理,经济价格低。另外,农村地区缺乏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仅通过“采购—包装—售卖”的形式,无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导致售卖价格偏低,阻碍了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对策建议

3.1 加强电商培训,大力培养专业电商人才

乡村振兴背后靠的是人才。首先,开展电商扶贫教育讲座, 引导电商“贫困户”从观念上意识到脱贫的重要性。其次,培养电商专门人才,政府可以寻找各界资源,举办专业的电商技能培训会,让农民加深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了解电商运营模式,掌握基本的电商运营技能;建立政府和学校合作方案,让在校大学生走进农村,单位技术员的身份,指导农民电商运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培养本土专业电商人才。另外,政府应从电商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出台相关补助政策,雇佣具有较高水平的电子商务人才,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人才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出详细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措施。

3.2 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

乡镇地区和城区相比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落后,运输成本高、运送时效性差等问题显著。首先,加强农村交通道路修缮,将农村道路标准化,确保物流车辆能送达每个村落。其次,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针对“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可以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点,产品发货和快递配送由服务点统一完成,此方案既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又能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劳动力,带动就业。最后,政府可以和物流公司商谈,对每年发货量比较大的电商给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

3.3 借助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要充分挖掘本土的特色元素,将本土特色融入农产品中,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以岱崮镇蜜桃产业发展为例,岱崮镇被誉为“中华蜜桃第一镇”。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外,岱崮镇凭借“兵工厂”革命老区,推動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当地整个蜜桃产业的发展。另外,对于附加值低的产品,可以借助当地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将售卖产品不断转型升级,增加售卖价格。这样既增加了产品的售卖种类,又形成的长期的供给链,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最终在镇域内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法”的模式,形成具有乡镇特征、村域特点、农户特色的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乡镇经济的增长。

3.4 建立电商生态园,推出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

针对一些相对偏远,交通不便的乡镇,电商发展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电商产业园,。将分散的农民电商集中安置在电商产业园区内,由电商运营公司负责“代运营”,实现电商集约化经营。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农民电商的运营效率,还能促使当地电商发展规范化、标准化。对电商发展新模式的探讨,将农产品的销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上通过“农旅融合”的方式,让消费者到田间地头来通过体验消费、亲子活动、现场采摘等营销活动和消费者增进感情、体验乐趣的销售手段;线下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农民只负责生产环节,龙头企业负责开拓市场,两者各司其职,可以实现资金、技术、产销等当面实现优势共享,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应发展数字产品,培育特色产品,实现品牌化经营。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农村电商,不仅能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扩大消费,还可以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增加农产品的销售并以此带动当地旅游消费,推动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

4 结论

农村电商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式。进一步提高岱崮镇地区的农村电商活力,不仅仅靠专业的电商人才,还要拓宽宣传渠道,增强品牌建设。农户和电商发展相结合,将进一步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当地的电商通过电商平台售卖的产品,每斤将能提高0.5元-1.5元的价格,对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收入经济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另外,在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对实现贫困户增收,推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出台的《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关于开展 2018 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 等文件在政策上给予农村电商扶贫很多支持, 未来将不断推进电商向贫困地区的深入发展,为实现 20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论坛嘉宾精彩分享丨郭红东:为何要乡村振兴?何为乡村振兴?如何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产业篇】“农产品上行”之路维艰,如何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如何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部门出规划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会的讲话
“互联网+农业”还缺啥?
农村电子商务亟待补齐短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