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笔书技法(十四)

双笔书技法(十四)

本文作者(袁阔林、袁冰娘、袁一田)

坠竖与竖钩同练

坠竖

它是垂露竖的演变,由于它的身材短小,又常常与撇画组合成复笔,位处左偏旁,其起笔常与上笔交合(当然也可有一定间隔),所以入笔较轻,然后引笔逐步加重,整体呈上细下粗,收笔时顺势回锋向右上收笔。此竖多用于'亻'、'彳'偏旁的汉字。

竖钩

这是楷书努与趯合体的简化。竖画是主体须实写,钩是附件须灵动,俊巧。此竖位于汉字右部,长竖、短竖多用。长竖须重下笔,中段向左弯,末端可右下顿转势向左上出钩,也可尾端提笔顺势向左下撇出以代钩,也可行笔至末端稍向左下转再向上出钩,状如倒眉。此竖用于汉字右侧'寸'、'刂'偏旁的汉字。

①左笔坠竖

正位轻轻入纸,向下行笔逐渐加重,使线条呈上细下粗之竖画,笔末端略向右下顿笔,然后再向上回锋收笔。也可顿笔后向右上出锋以此带起右方下笔,形成笔势的连贯性。

②右笔竖钩

入纸藏锋露锋均可,其竖可分三段,两头粗中间细,中段向左稍有弯弧,笔画末端稍停转势向左上出钩,或末端顺势向左下撇出以此代钩。

③左笔竖钩

过右侧锋入纸后右下顿,转势视际于右下行,右侧平滑,左侧涩滞,上下粗,中段细且左弯弧,行至末端向右下转势顿笔后再向左上出锋,也可在末端顺势向左下撇出以示代钩。左右笔之竖钩形成阴阳成对。

④右笔坠竖

过左侧锋入纸,由轻至重下行,形成上细下粗之状。笔画末端可顿笔后向下一拖成弧圆,也可在末端顿笔后向右上方挑锋,以带出右方之下笔。

竖画的运用

竖画是稳定全字的顶梁柱,变化无穷。在书圣王羲之悬针竖的启示下,历代书家各展才华在竖笔画这块领域打拼出百花争艳的新天地。如'除'、'隘'之左偏旁垂露竖,体格雄浑朗朗,像道伟岸自然屏障。保证了全字的和谐、沉稳的体态美;'革'、'命'之中的竖悬针,潇洒舒展,清新秀丽,展示了诱人的艺术魅力;'洋″、'车″的飞白竖,通体透露着仙骨神态,洒脱逸然;'虎'、'神'之蛇行竖,令人遐想元限,近而闲庭信步,远能蜿蜒千里;'保'、'健'之左下坠竖,体小而气壮,力鼎千钧。

值得一提的要说带钩竖如:'利'、'剑'等字,它的右边带钩竖,是以竖画为主,以其钩为附件合成的复笔竖。它的变化多姿多彩,以'剑'字之带钩竖为例:①带钩竖②悬针竖③飞白竖④蛇行竖⑤垂露竖⑥撇钩竖等等。

为了呼应,行笔连贯,行书常釆用连笔、带笔、翻笔等特殊笔法,但也有例外如《兰亭序》中'惠风和畅'之'畅'字,其中左'申'字旁中竖收笔时左上翻笔带出小钩,实为呼应无为之笔,'仰'字右边悬针竖改为收笔时左上翻带出钩,也是无'的'发出的空箭,何也?初学书者,不深求古人圣贤之道,单求形似,能得者几何,借用孔子的半句话'学而不思则罔',给他们下个结论,最大成果是八级写字工匠,永远到不了书法家队伍的行列。一部三千年的中国书法发展史,'求变'始终是发展的主旨,一幅好书作,也是'变'在吸引人们的眼球,一步一步引入灿烂辉煌的书法艺术殿堂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楷书基本笔画学习笔记
木字旁10个例字,图解结构、技法总结,帮你快速把字写漂亮
硬笔行书偏旁部首50法连载(二)任绪民书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练字要想少走弯路,就要会分析结构,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硬笔行书字帖3500常用字_硬笔行书教程:偏旁部首写法字帖(附例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