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撷春赣东南(上篇)
阅读 693

凌空飞舞

今年第一次自驾旅行,3.18-4.1北京-安徽阜阳-江西景德镇-婺源鸳鸯湖-源头古村-彩虹桥-理坑-菊径-思溪延村-月亮湾-李坑-汪口-江岭-篁岭-江湾-晓起-安徽歙县棠樾-石潭-江西三清山-龙虎山-高安-安徽亳州-北京。往返15天,自驾4200公里,每日步行1.5-2.2万步。浏览8县市20村镇,安全、顺畅、愉悦身心,收获颇丰。

夜宿安徽阜阳

出发前一日,久旱145天的京城终于迎来飘飘洒洒三月雪,为我们送行。雪后空气润泽,道路畅通。车行863公里,途经京、冀、鲁、豫、皖5省。17点进阜阳市。阜阳市1060万人,与临沂、南阳同为全国人口最多地级市,其实20年前亳州未划出时,阜阳似曾位列第一。

漫步在市区的夜幕中:有漂亮的市民广场、古朴的博物馆和宁静的文峰公园。市六大班子的驻地很不惹眼甚至有些简朴;红旗中学高耸入云,很像座大酒店。

古瓷新瓷在景德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夜,地面湿漉漉的。先去景德镇吧,瓷器不怕雨淋[偷笑]。途径大别山区,时而闪过粉红屋顶雪白墙壁的农舍和一树树粉白色的小桃花;时而穿过隧道,山峰云雾缭绕,山坡郁郁葱葱;时而与大峡谷侧畔同行;山坳中一条小路逶迤而上,一洼山泉一簇瓦屋几畦花田相依相伴…13点过望江县'望东长江大桥'八百里皖江上游第一座长江大桥,也是安徽省跨度最大的斜拉桥,主跨有638米,南北两座流线形花瓶式的桥塔新颖、漂亮、壮观、耀眼!

一过景德镇收费站,瓷都风貌即见端倪,电线杆都是青花瓷图案。'古窑民俗博览区'是全国唯一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4A景区。景区大门有'北看故宫、南访古窑'的字样,颇为自信。这里原是个小瓷厂,六七十年代后陆续建设了'明清御窑、清代狮子窑、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等,虽为复制,但形象逼真地展示了中国历代瓷窑工艺和手工制瓷流程。

园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竹林小径、碧绿湖水、灿灿桃花、依依绿树…特别是'瓷'无处不在,窑神童宾、陶瓷民俗陈列、金瓷工坊、瓷碑长廊、瓷音水榭、瓷乐演奏、前瓷今生、木瓷前缘等等,垃圾箱都是青花瓷!

酒店登高俯拍昌江两岸美景,金黄的油菜花烘托着瓷厂的缕缕白烟,江上一叶扁舟,别有韵味!

'九德堂'是家民营瓷厂,坐落在湖田镇。环境幽雅,山头云雾、山下清泉。厂房前绿树红花大瓷缸,厂房内年轻的师傅们静心描画着一件件瓷具。如今烧瓷大多是'气窑',外观像一座高约2米的开水炉,红红的炉火熊熊燃烧,架子上齐齐整整的摆满瓷器。柴窑因有烟熏柴灰,烧出的瓷器会发灰发黄,带有古韵;而气窑烧瓷则相对洁净通透。一件件精美的瓷具真是让人喜欢。随便拿起一只都是千元以上。

酒店斜对面的陶瓷三厂原是国营企业,阔大的展厅,琳琅满目,餐具茶具装饰品皆有,价格亦不菲。昨日古窑遗址,今日现代瓷器,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寂静无声鸳鸯湖

婺源景点大致分东、西、北三条线。我们先西再北后东。鸳鸯湖幽静平淡,鸳鸯戏水,桃之妖妖,倒也雅兴。

向东往源头古村的沿途,开始看到油菜花田、黑瓦白墙的村落和远处起伏的山峦,诱惑我们不时停车,开心赏玩。

源头古村之韵

源头古村在一山谷中,因始于远古的溪水而得名。村庄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周围青山浓翠,屋舍间绿水渊环。村中皆徽派建筑,檐宇森齐,津梁高悬。虽有些店铺,但感觉民风淳朴。老人面目和善,与古村气氛极其贴合。

'知青上山下乡'距今已50周年,

'知青故居'让我想起1968.9.7离开北京去呼伦贝尔盟阿荣旗插队的日子…江南水乡、森林草原,曾经有两千万知青在祖国大地挥洒青春,其酸甜苦辣、是非荣辱,历史会有评说,而我们每个人也会有各自的青春物语吧。

那一抹清华之彩虹

北线之清华镇,北线景点基本由此放射出去。清华镇除主街'清华路'外,其余街巷狭窄、幽暗,一会儿就迷失方向。可爱的小娃娃骑着娃娃车给我们引路;很多人习惯坐在家门外吃饭,倒也方便我们问路。真是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小镇子!

彩虹桥就在清华镇上。此桥始建于宋代,全木结构,长140米宽7米,4墩5孔11座廊亭,亭中两旁有长凳。桥边山色如黛,桥下水流如碧。与河西岸的登云桥构成90度夹角。'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有称之为'中国第一廊桥'。不过若论造型、观感,湘桂黔等地的风雨桥似乎更美些。观桥游客熙熙攘攘,拍照角度难以取舍。

前后左右走一圈,桥北可将两桥同时摄入,桥南则可拍彩虹桥全景,还有竹筏、油菜花作映衬,画面感更好。

山前溪边之理坑

往理坑的20公里多为山路,周边无其它景点,旅游团很少。理坑原名理源,建村于北宋末年,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出过许多文人墨客、官宦,府第多以破败。村口有一小塔取名'文笔'。

理坑最大特色是房舍皆沿一条溪水而建。询问小河的名字,村民皆曰'小河就是小河'。是啊,于村民而言,每日洗衣洗菜洗盆洗罐,生生相息,何需名氏。宽不足十米的溪水之上,有十几根小桥,多为木板所搭,俗称'板凳桥'而两条石板桥则被称为'百子桥',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繁衍之期盼吧。来此写生、作画的人有学生亦有中年人,也成为一道风景。学生们离开时,都自觉将颜料废水拎走,防止污染环境,令人好感动。

理坑去菊径村41公里。途中美景无限,多次停留赏拍。

小巧玲珑之菊径

菊径村很小很别致。其特别之处在于登高俯瞰,这座小山村完全被一湾河水环抱,仿佛一朵盛开的白菊花,令人惊艳!观景台不高,位置极佳。沿小路再爬十分钟,可发现菊径村是大山伸出来的一个椭圆状半岛,河道为U形,沿山而来又绕村而过。河的外圈即公路,开车绕村一周,河上有四五座板凳桥和一座风雨桥。这风雨桥仿佛是清华镇彩虹桥的压缩版。桥一侧是村委会,娃娃们在其中玩耍;一侧为何氏宗祠,祠前空地似村民集会场所。请教河流之名,桥畔台晒太阳的老者们表情诧异,而我也诧异:难道婺源村庄之河都没有名字?

徽居代表思溪延


菊径村去思溪延村33公里。思溪延村其实是思溪、延村两个村庄,景区大门距延村500米,再1.5公里到思溪。思溪大些,更多大户人家、明清房舍,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和历史底蕴。村中多窄巷,四通八达却难辩方向。我们'蹭'个小团组,听点讲解也不走冤枉路。留下印象的是通奉大夫俞士英故居振源堂、孝友兼隆厅的鲤鱼跳龙门、百寿百福厅承志堂等等。与以前看过的徽派古村异曲同工。


通济桥西侧油菜花长得有一人多高,从田间路走过的人们就像花海中漂浮的小点缀;河上架一根细细高高的板凳桥,桥下流水清澈如碧,不时穿过搭蓬船。画面美得不忍离去。

水墨画图月亮湾

月亮湾是河中伸出的一条狭长江心洲,形状犹如弯月,河水碧绿、菜田金黄,树影婆娑,薄雾弥漫,一条竹舟袅袅婷婷划进河湾,好一幅水墨婺源的图画。

今非昔比又李坑

李坑是个千年古村落,李姓居多。村口有'李坑'牌坊和文昌阁,乃理田十一世祖李侃始建于北宋未年,是昔日文人汇集,吟诗作赋的地方;也是书香人家为保佑子孙'金榜题名'而供奉'文曲星君'的庙宇。阁前一片油菜花田,阳光下光彩夺目,吸引众多游客入内拍照。

李坑是'远树平林村落,小桥流水人家'的代表村落之一,明清风格的民居宅院沿溪水依山势而建;溪水有曲弯,小街巷也顺水势而为。水宽约3米,河上每隔几米即有或木或石或水泥制成的溪板与对岸相连,似乎一家一个,数也数不清。李坑给我最突出的印象就是这些零乱的'板桥'(我命名的),方便却也少了板凳桥的韵致。还有拥挤喧闹;十多根巨大的高铁桥柱拔地而起,轨道横跨村庄上空,火车不时呼啸而过;新建的仿古房屋越建越高,登上村后的菇山亭,已欣赏不到村庄全貌,也看不见昔日参差错落的景象。交通便利、游客云集,村民们也是有喜有忧吧?

水运通衢之汪口

江口因地处双河汇合处,碧水汪汪而得名。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呆始建于大观年间,村中俞姓为主。一条不足三米宽的主街横贯东西,又垂直穿插许多仅一米宽的小巷子。主街为商铺,小巷深处有人家。明清时期曾经是重要的水运商埠,店铺林立、忛影蔽日。如今仍有不少历史遗迹,如江永堰、官路正街、俞氏祠堂等。这里游客相对较少,管理规范,秩序井然。

最美花田在江岭

江岭是婺源东线最北的景点。花田散落在一片大山坳中,有大大小小的观景台,也有一条条小路通往花田深处。一号观景台在景区入口,位置最高,视野开阔,整个花田尽收眼底。依次下行,是稻草人、二号、三号观景台,接近出口处为'花海'。去过罗平、门源等地,感觉江岭不仅是婺源油菜花最佳,也是全国最有特色的观赏区。江岭花田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山坡梯田随地势错落铺陈;它不仅是金黄,山谷中还散落着一簇簇白墙黛瓦的民居、一树树粉白的小桃花,让花海有了最佳的色彩点缀。江岭之美,美在气魄宏大,美在层层叠叠,美在起伏跌宕、美在色彩斑斓,美在变化无限!

一号观景台看云海晨雾,从东方一点点放亮、发红,到云雾袅袅娜娜地飘荡。

江岭油菜花,不仅可远距离观赏,还可亲密接触。钻小路在花田里穿行,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不同感受,攀上爬下,一步一景,美不胜收,乐此不疲。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女士在花田中作'秀',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志
婺源最全的避暑胜地,个个美如仙境!
潘志远:漫话婺源(外一篇)
婺源自由行旅游攻略,四季都适用的全面攻略
约会春天 婺源油菜花赏春攻略
【皖赣采风】阳春三月,乡野山村踏青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