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瞅傻子,瞅地

投资的真谛概括起来就六个字:“别瞅傻子,瞅地”。

——唐朝


本文主要内容:
自己投资经历
为何要做股票投资
股票投资之道
股票投资之术

站在巨人肩上做投资

拜读唐朝(人称“老唐”)几本著作,受益匪浅。做投资,老唐是较真的,不盲从,追根溯源,我钦佩老唐那种死磕到底的精神。。
从2007年(当时在校)入市十五载,2018年以前,我是“炒股”中的一员,2018年皈依了价值投资。
大部分人进入股市是因为股市火热,听到周边的人都在赚钱,我也不例外,跑到距离学校最近的证券营业厅稀里糊涂开了户,大屏幕不断变化的红绿数字,视觉冲击力很强,让我心潮澎湃。
2007年至2017年,我就是典型的一个好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生命力顽强,茁壮成长。这11年总的收益是负数,唯一的收获是知道了韭菜的一万种死法,像一部血泪史。这十一年的关键词:无知、迷茫、听股评、热点、趋势、波段、技术、追高杀跌。
2007年入市开始跟博客主“带头大哥007”学习,做笔记,后来听闻带头大哥因操纵股市,锒铛入狱。我成了无头苍蝇,失去了方向……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阅读股市相关书籍,只可惜大部分偏向技术分析类的: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各种研究,误入歧途,幸运的是那个时候本金少,否则死相很难看。写到此我想到了老唐在《巴芒演义》中分享:“麻省理工终身教授、国家科学院院士——克劳德·香农,在技术分析上耗费大量精力,甚至发明了一台电力设备来模拟股市资金流动情况。经过彻底研究,最终放弃了技术分析体系。他说:我认为那些耗费很大精力研究价格图表、头肩顶、V字反转的技术人员,无非在做一种重要数据干扰重现的工作,意义不大。”
2012年,跟踪热点,那时白酒热,我买入酒鬼酒,不久收益丰厚,但好景不长,限酒令出台,后面的悬崖式暴跌大家都知道了。
韭菜是怎样炼成的,这就是典型,我多次怀疑股市,怀疑人生,天生愚钝,不适合投资股票。
几乎所有韭菜犯过的错我都经历过,还越挫越勇,自己的投资经历演绎出人性的贪婪,不愿意付出,只求回报,不愿意慢慢变富,只求一夜富贵。非常羡慕那些刚入市就能走到大师指出的正道上,少走弯路。
痛定思痛之后,开始转型,走上价值投资之路,研究企业,思考商业模式,学习估值……(详见我2020年底分享的《满仓穿越牛熊,14年投资经历,万字投资总结,深刻教训,干货满满》)
美国的股票历史悠久,不乏成功投资大师,巴菲特投资理念经得起时间检验。国内我敬佩唐朝老师,老唐1995年进入期货市场,1996年爆仓,其后进入股票市场,日拱一卒,对巴菲特芒格等投资大师深入研究(详见唐朝著作《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结合国内情况,化繁为简,让更多的普通人逐步掌握投资要点。

为何要做股票投资?

财务自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对于普通打工者来说,靠工资收入很难实现,当然那些年薪百万以上级别的金领和富二代富三代除外。对于普通工薪阶层,多数人缺少未来长期的财富规划,对于财务自由更是不敢想。要想走向财务自由,我个人觉得主要就是两条路选择:
第一是投资做生意,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本身做生意就很难,投资也比较大,二是大部分生意都需要辞职去做,没有工资收入来源,压力相当大。
第二就是投资别人的生意,做股东,最适合我们操作的就是投资股票和基金,工作也不受影响。
(关于财务自由相关话题,我写过两篇文章《做好投资,你距离财务自由不远了》《再谈财务自由》)
有人说可以做银行理财,目前传统银行理财收益率多数集中在3%-4%,这个收益率远在社会平均财富增长率之下,并且基本被通货膨胀吃掉了。
还有人说投资房产,不好意思,我们的地产黄金周期已过,“房住不炒”的政策不会改变,后面还有房产税待落地。
不同收益率在时间和复利的加持下,结果相差甚远,在年化收益率3%-25%区间内取值,假定人生投资50年,最终结果如下表:
3%的收益率50年后结果是4.38,而25%的收益率结果是变态的7万倍,普通的理财很难达到10%以上的收益率,然而长期投资优质公司就可以做到,老唐现在公开实盘的年化收益率已高达26%(到2022年6月底)。
很多人谈“股票”色变,因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被当韭菜割过。股票是好资产吗?股票适合长期投资吗?收益如何?
老唐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中介绍“股票是最好的资产”,我深有感触。我专门写了篇文章《股票的长期回报率如何?》。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投资中,股权投资的收益率是最高的。
西格尔教授的《股市长线法宝》一书中汇总了1802年至2006年股票、债券、黄金的收益对比:股票的年化收益达到8.35%,远高于黄金和债券。在这超过200年的时间里,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股市大崩溃、经济大萧条,依然能够获得高达8.35%的收益率,并且碾压其他投资方式。
伦敦商学院的研究成果《投资收益百年史》中统计12个国家1900-2000年股票收益数据,尽管这12个国家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战争经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其股票实际年收益率却都在5.6%的上下2、3个百分点内波动。
国内情况万得全A指数,1994年至今27年(截至2022年6月底),年化收益率10.2%。
沪深300从2013年至2022年6月底年化收益率8.6%。
长期投资股票的收益远高于银行理财,但依然在很多人眼里被视为赌博,股票投资长期来看7赔2平1赚,这样的偏见也不奇怪。常常听到周边的人说“炒股”,我个人是比较反感这个词的,因为他们将其视为击鼓传花的游戏,就是要炒作一番。
老唐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中谈到股票的本质,将“股票”两字拆开,“股”强调所有权,“票”是交易的媒介,是凭证。“股”模式属于正和博弈,因为背后的公司在源源不断创造财富,“票”模式属于零和博弈,是买卖交易双方之间的财富转移,如果考虑到交易费用和税收,就属于负和博弈了。
我在《股权思维与现金思维》一文中介绍的股权思维和现金思维类似于老唐所说的“股”模式和“票”模式。在股权思维中,投资者的目标是获取更多优质公司的股票份额,强调的是“股”性。一切市场波动都是幻觉,公司的真正价值不会受市场波动影响,公司是台不停歇的赚钱机器。在现金思维中,投资者的目标是获得更多的现金,现金为王,强调的是“票”性,股票是一张交易凭证,股票账户中的浮盈在卖出之前都是虚无缥缈的,尽可能地利用市场波动赚取更多的现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选择股权思维模式,并不代表我永远不卖股票,价值投资也并不等于一直持有。在市场先生疯狂时候,可以加以利用。
在股权思维模式中,投资者并不在乎短期波动,目标是获取更多的股份,看重的是好的生意,他们喜欢股价的长期下跌,因为可以用更少的钱不断买入更多的优质公司股份,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股份对应的财富不断膨胀。
老唐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中以泸州老窖为例做模拟得出结论出乎大家意料:长期下跌,收益反而会更高。
投资是我们对抗通货膨胀最好的方法,是可持续不间断让财富增值的方式,是可传承的财富。鱼与渔子孙代代相传。

股票投资之道

股票投资是伴随着道与术(与老唐的道术划分略有差异),道是要我们搞明白如何面对市场波动,如何理解市场先生,主要解决赚与赔的问题。而术是偏技术的,需要提升估值能力和选股能力,解决赚钱多少的问题
段永平也经常提到,投资就是要做好两点:“做正确的事”“正确的事做对”。这和“道与术”是一样的逻辑。做正确的事,这是大方向,不能错,股市不是赌场,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公司,不能让情绪跟随市场波动。把正确的事情做对,就要考验每个投资人对公司的分析理解能力,也是每个人的能力圈。
大部分投资人面对市场波动,不能做到心静如水,因为心里没底,甚至还有不少人试图去做波段,想超越市场,而现实是往往被蹂躏得很惨。
巴菲特曾强调:“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不容易的原因是市场经常会重赏错误的行为,以鼓励他们下一次慷慨赴死。而坚持做且只做正确的事,并愿意为此放弃市场颁发给错误行为的奖金,就是股市长久盈利的核心秘诀
我们投资股票的收益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公司经营增值;市场先生情绪波动引起的股价波动;公司偏离价值发行新股或分拆子公司上市引起公司价值变动。我们平时主要关注前两者,公司经营层面是我们买入标的前需要综合考察的,要考虑其商业模式、市场空间、企业文化、管理者道德等。市场先生情绪波动是我们无法驾驭的,只可利用,无法预测。
短期内股价波动背后是成千上万投资者交易的结果,买卖理由五花八门:需要用钱、看好更好的标的、别人推荐……
投资者都是独立思考的个体,每天的买卖决策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稍微拉长时间段看,对短期股价波动的预测成功率一定是接近于50%。
正如彼得·林奇所说:“只要有60%的股票表现和预期的一样,就足以在华尔街创造一个骄人的投资业绩记录了。”然而遗憾的是,富豪排行榜上,没有一位富翁是靠预测市场上位的。
被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者奉为圭臬的美林投资时钟,其创始机构美林证券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最终卖身求生。
然而大多数投资者还是热衷于做短期预测,主要表现为“追涨杀跌”、“波段投资”,其操作的背后逻辑就是预测股价还将上涨或下跌。他们试图借助技术分析达到低买高卖的目的,波段投资看的是趋势,然而趋势是事后才能确认,比如在上升的趋势中,股价并不是每天都会上涨,连续的调整是中段休整还是趋势结束,当时很难判断,并且股市经常会被各种外界因素干扰,趋势随时都会中断,操作难度极大。
市场先生情绪变化无常,只可利用,不可预测。一旦你的情绪跟随市场报价波动,那么你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市场先生身上,在意傻子的出价上,随他的喜怒悲欢而喜怒悲欢。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在股市上表现为追涨杀跌,所以说投资是反人性的,整个股市投资中7赔2平1赚,要想成为那10%,必须克服人性的短视。
股市深度调整之际,市场上往往弥漫着恐惧的气息,恐惧是长达两三百万年采集狩猎时代进化中形成的基因带给我们的本能情绪反应,但这是股市投资赔钱的根源。
巴菲特在1964年度致合伙人信中分享:遭遇下跌百分之二三十的年份,甚至更糟糕的年份,对一个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家常便饭。如果股价下跌百分之二三十就令您情绪紧张、财务压力陡增,那我建议您最好离开股市
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公司,要培养股权思维,规避现金思维。股权思维强调的是你持有的股份比例,如果你所投资的标的不断增值,那么你所持有的股份也会随之升值,这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事。你持有一个公司的股权份额比例,在你买入的那一刻已经决定了。无论短期内股价如何波动,你的股数(股权份额)一股都不会少,一股也不会多。随着公司运营增值,你肯定是希望自己所持有的股份占比不断提升,以求获取更大的价值,股价深度调整,正是市场给予你增持的良机,以更少的资金买入更多的股份。理论上,只要时间足够长,市场先生的价格长期维持稳定或者下跌,每年的分红持续买入股份,最终你将持有整个公司,成为唯一股东。
然而这个理论很难实现,市场先生的出价长期偏离价值,聪明的投资者会不断买进和你抢夺股份,进而推高交易价格。
巴菲特在1961年度致合伙人信中分享:价格低迷对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弊。如果我们买入的低估类投资对象股价长期低迷,我们会考虑买入更多股份,将其演变为控制类投资,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大股东
投资本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结果很多人天天盯盘,因下跌而恐惧,成为市场先生所控制的木偶。
慢慢变富,说易做难。大多数人都喜欢走捷径,恨不得天天有人给你神秘代码,不愿意日拱一卒。
必须让慢慢变富的心态深入骨髓,才能做好防守。投资是一场修行,控制内心不随市场波动。放弃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股市上,每年都有收益翻倍的故事,然而每年的故事主角并不相同。芒格认为:“连续40年每年回报20%的投资,只存在于梦想之国”。
为了降低市场波动对投资者的情绪影响,个人建议:第一,不加杠杆;第二,不追热点;第三,适当分散,不单吊一个股票;第四,花费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公司身上,知道其真正价值,这样才能更容易做到股价下跌,心中不慌。

股票投资之术

前面提到,股票投资是随着道与术,术的方面需要学习企业估值、财务分析、商业模式、护城河构建等知识。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大量阅读、思考、实践、总结,方可有一定收获。
格雷厄姆说过:“投资这件事有个特点,门外汉只需少许的努力和能力,便可以达到令人敬佩的结果(投资宽基指数基金即可);若试图超越这唾手可得的成就,便需要付出无比的智慧与无数的精力。
长期来看,股价围绕公司的价值线上下无规律地波动上涨,我们无法计算其上下波动的幅度和频率,但是我们能够估算出其价值区间,作为我们投资的参考锚。
关于公司估值,很多年来,金融分析师们使用很多公式计算公司的内在价值,根据巴菲特的观点,最好的系统描述是约翰·伯尔·威廉斯70年前的定义,在《投资价值理论》一书中,他的定义是:“一个公司的价值决定于在其生存期间,预期产生的所有现金流,在一个合理的利率上的折现。”
以财务的角度,企业的估值常用的有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相对价值模型。我们平时常说的PE法、PB法之类的,那些都不是正规军,算是一种演化的简易算法,局限性比较大。
但现金流折现也存在很多弊端,很多因子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之上,任一个因子数据改变,计算结果相差甚远。
老唐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中系统性介绍了公司估值方法,对估值模型简化提炼,老唐运用此法自公布实盘以来持续获得超额收益,到2022年6月末,老唐实盘八年半时间年化26%的收益率。这背后是大量深入研究格雷厄姆价值投资基础、巴菲特思想演变和费雪与芒格完善投资体系,梳理和优化。可以说该估值法的每一环节,都能在价值投资思想发展史中找到依据。
格雷厄姆建立了股票是一种特殊的债券的思想,为价值投资奠定理论基石。
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早期熟练运用“捡烟蒂”估值法,在新的时代背景,开始从免费的“烟蒂股”向陪伴优质企业共同成长进化,在芒格的影响下,寻找“经济商誉”。
老唐估值法只需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利润即可对公司估值,有明确的买卖价位,操作简便,适合普通投资者。我在2021年也做过相关梳理,详见《老唐估值体系整理》。
老唐估值法中,我最大收获是:“All cash is equel”,金钱都是一样的,平等对待所有资产的自由现金流,估值就是不同资产之间的比较,股票是一种特殊债券,当其收益率明显高于无风险收益率,就买入股票。目前无风险收益率3%-4%,那么取25-30倍市盈率为合理市盈率,至于股价未来是否到达这个市盈率并不重要。
另外,老唐在分众传媒案例中详细介绍了周期股的估值依据和方法。
每一种估值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使用前提。我们无需对市场上每一只股票做估值,只需熟练掌握一两个武器对适合的标的深入研究即可。
投资和估值是一个永续的思维模式:永远只在两个可以理解的投资对象之间,选择产出更高的那个。它是比较,是选择,不是精确计算。永远比较,永远选择,永远让财富以收益率更高的资产形态存在

站在巨人肩上做投资

投资是否有捷径?答案是肯定,跟随投资大师的脚步,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老唐在《巴芒演义》中详细介绍了巴菲特、芒格、格雷厄姆、巴鲁克、凯恩斯、费雪、施洛斯、索普、香农、辛格尔顿、格罗斯、米尔肯、彼得·林奇、约翰·博格……众多大师的投资理念和故事。我曾做过梳理汇总,详见《巴菲特:股市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站在巨人肩上做投资》。
老唐是国内价值投资的践行者,给普通投资者提炼出了无脑“捡钱法”:将自己资金分散到三五个行业,七八家业务简单、利润含金量高、历史净资产收益率高的低负债企业上,单只股票占比最高不超过40%
看到这个方法,顿时感觉投资是如此简单,也是格雷厄姆提到的:“门外汉只需少许的努力和能力,便可以达到令人敬佩的结果。”
我个人想在老唐无脑“捡钱法”上再加一条:“近三年复合利润增长率10%以上”。主要是为了规避夕阳行业或者业务萎缩的公司。增长率定10%,一方面是优质的上市公司利润增长跑赢GDP是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考虑到股市整体长期收益率在10%左右,补充上这一条,进一步缩小了标的范围。
在老唐身上我学到了:
●估值体系,“All cash is equel”意思是“金钱都是一样的,比较它们就是了”。
●巴芒思想体系
●面对市场深度调整,毫不畏惧,甚至希望股价不要起来,闲置的现金流可以买入更多的股份
●优质企业的特点:①被需要;②难被替代;③价格不受管控
●别瞅傻子,瞅地,短短6个字,简单形象
……
投资道路上,谁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我自己坚持文字输出,从2019年开始在公众号上发文,至今百余篇,分享文章的同时自己可以梳理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
投资就是人生一场修行。
最后还是分享我喜欢的两段话:
巴菲特:一个投资者如果想成功,必须将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一是判断优秀企业的能力,二是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与市场里弥漫的传染性情绪隔离开的能力。
静逸投资:用投资而非投机的视角,股票投资成为了一件值得追求的事业。它不再是兴奋或焦虑不安,不再是杀机四伏的博弈,而是一种对社会趋势的观察,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对优秀企业家的欣赏,对复杂人性的洞察,对自己性格的再认知,对世界的好奇心,对喧嚣的远离和对孤独的享受,以及对偶遇同行者的欣喜。投资需要逆向而行、独立思考、耐心、果断、看得长远,这些修炼会将我们带向更高的境界。投资不只是关于财富,它是普世智慧的一个分支。
唐朝的书籍有两本是升级版的,以前的老版本没必要看,建议看《巴芒演义》、《实战手册》第二辑和《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升级版,分别代表投资之“道”、“术”和“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晶苍蝇拍: 微博投资感悟(十四) 以下内容摘自14年7月至15年2月的微博: ...
读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刻(N读《聪明的投资者》有感)
投资实录:持有核心资产十年以上,他想通透了这九大问题,才能成为最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五步法”说投资
学习投资两不误
投资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