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颈椎病
确立颈椎病诊断需要三个条件: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2)影像学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3)影像学征像能够解释临床表现。
二、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颈椎病首选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诊断明确的颈椎病经合理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并影响工作和生活者,或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进行性加重者,应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1.李向农、陈明清 主编《外科学》(案例版),科学出版社,2010年,P664-665

————————————————————————————————————
【概念】
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织,并引起症状或体征者称为颈椎病(the cervical spondylosis)。【2】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相邻结构病理生理改变,椎管矢径和有效容积减少,颈脊髓受压伴或不伴脊髓血供障碍,颈脊髓神经功能异常,相应临床症状的体征。
【分类】
局部型颈椎病(颈椎不稳症)、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混合型。
脊髓型颈椎病分型:
1)突发型:一旦发病立即手术;
2)进行性加重型:尽早手术;
3)平稳型:经一段时间平稳后加重,呈波动性,每次可有新症状出现。可先非手术处理,必要时手术;
4)自限型:影像学表现明显的椎间盘突出但未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发病因素】
静态因素: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动态因素: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等。
脊髓内缺血改变是脊髓损害的主要原因。灰质比白质更容易遭受缺血性损害,锥体束和前角细胞为最常见损害部位。
【临床表现】
1、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体征:上肢疼痛、感觉异常;上肢精细动作减退、握力下降;下肢行走不稳;(动态)Hottmanns征阳性;膝反射亢进。
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1)膝反射检查:较敏感;
2)Hoffmanns征:是CSM的标志性体征;
3)Kothe的CSM步态分析法:有帮助;
4)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5)X线检查:颈椎稳定性,椎管矢状径等;
6)CT检查:显示脊髓与椎间盘,骨赘的关系;
7)MRI检查:显示脊髓受压位置和程度的最好检查手段。
2、高位脊髓型颈椎病(C3/4、C2/3)
1)不压迫颈膨大者不引起手部症状;
2)四肢深反射亢进;
3)三叉神经脊束支可达C4水平,其受损可引起同侧面部疼痛和麻木,或口周感觉减退;
4)C4以上支配膈神经。
3、类似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脊髓型颈椎病,即单纯压迫脊髓前角细胞和侧束
1)无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
2)符合CSM定义:颈椎间盘退变为基础的引起脊髓压迫的
3)病理基础:慢性缺血局限于前角和锥体束;
4)运动神经元疾病是脊髓本身的变性。
4、Brown-Sequard综合征
1)临床表现:同侧运动和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减退
2)病理基础:仅限半仙脊髓受压或缺血损害。
5、颈脊髓前动脉压迫症(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前侧的2/3-3/4)
1)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临床表现;
2)中枢性瘫痪;
3)分离性感觉障碍;
4)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6、颈脊髓前中央动脉压迫的原因
1)颈椎椎间盘后中央性突出;
2)颈椎后缘骨质增生;
3)椎动脉受压间接致损。
7、局部型颈椎病
1)枕颈部、肩背部疼痛疲劳;
2)颈部活动受限;
3)颈部肌肉僵硬乏力;
4)头颈受限、偏斜。
8、神经根型颈椎病
1)多有间歇性发作的病程;
2)一侧或两侧颈臂神经根痛;
3)典型神经根分布区感觉障碍;
4)颈椎横突处压痛;
5)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
8、典型感觉障碍:颈4-5,三角肌;颈5-6,拇、示指;颈6-7,示、中指;颈8-胸1,环、小指。
【影像学表现】
 
 
 
 
 
1、X线:上位椎体后下缘与下位椎板基底上缘距离小于13mm;上位椎板基底下缘与下位椎体后上缘距离小于14mm;Pavlov比值小于0.75。
2、CT:椎管与椎间盘矢径比值<0.35;脊髓与椎管矢径比值>0.9。
3、MRI:变性突出的椎间盘及骨赘压迫硬膜囊和脊髓。
3、高信号可出现在脊髓损害的早、中、晚期。早期:脊髓水肿;中期:髓内囊性坏死;晚期:囊肿或空洞形成。其中,中晚期不可逆。高信号来自白质比来自灰质好。
【诊断】
1、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1)隐匿缓慢,进行性加剧;
2)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3)括约肌功能障碍,排尿功能、性功能障碍(男性);
4)脊髓受压影像学表现: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管矢状径<11-12mm,CT、MRI特征性变化。
2、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1)与病变节段相一致的根性症状和体征;
2)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
4)痛点封闭无效。
3、局部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1)典型颈局部症状和压痛点;
2)X线提示生理弧度和前柱高度变化,颈椎动态或静态不稳;
3)除外颈部其他疾患。
4、椎动脉型颈椎病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
2)MRA(椎动脉显影磁共振成像):椎动脉扭曲、受挤压、直径变细(但动物实验表明一侧椎动脉结扎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5、交感型颈椎病
1)客观体征少,主诉多(多表现为头痛、头晕、颈肩痛、耳鸣、视物模糊);
2)无确切的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1、偏头痛:青年女性,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反复发作,中重度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多有家族史。
2、紧张性头痛:双侧、整个头部,轻中度头痛,与精神因素有关。
3、丛集性头痛:一侧眶部、眶上,重度疼痛,组胺试验阳性,见于20-40岁。
4、美尼尔氏综合征
1)三大临床特征:发作性眩晕、耳鸣、感音性耳聋;
2)系内耳淋巴回流受阻所致;
3)发作严重,发作时间一周左右;
4)眼球常有水平震颤;
5)无神经系统疾病,X线表现正常。
5、神经官能症:工作极度紧张、高度疲劳;头痛、头晕、头昏、记忆力下降;皮层功能减退;女性多见,无体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颈椎病就诊的门诊病人中近半数是神经官能症。
6、臂丛神经痛
7、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1)运动神经元性疾病,病因不明;
2)无感觉障碍,疾病进展快;
3)以手部小肌肉萎缩最明显,手呈鹰爪、平手;
4)肌震颤;
5)大多有脑干症状;
6)颈部肌肉同时受累,构音障碍;
7)影像学检查正常。
8、颈椎椎管内肿瘤
 【治疗】
1、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外科干预。
疾病早期的概念:脊髓病理变化轻微,处于可逆阶段;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对轻微。
早期手术:出现症状6个月内。
2、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所有压迫节段都有脊髓受压损害,原则上受压间隙均应减压。
3、合并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脊髓型颈椎病,往往以CSM收入院并准备手术,但手术可能会加重病情,可有肌震颤、肌萎缩、声嘶哑等表现。
4、治疗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
1)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主要行非手术治疗,包括颈椎牵引、理疗、改善不良工作体位和睡眠姿势。当保守治疗半年无效或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或神经根性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或上肢某些肌肉、尤其手内在肌无力、萎缩,经保守治疗4-6周后仍有发展趋势者,则应采取手术治疗;
2)脊髓型颈椎病由于疾病自然史将逐渐发展使症状加重,故确诊后应及时手术治疗。脊髓损伤较重且病程时间长者,手术疗效差。手术依据颈椎病病理及临床情况决定行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手术包括对脊髓、神经构成致压物的组织、骨赘、椎间盘和韧带切除或椎管扩大成形,使脊髓和神经得到充分减压和通过植骨或内固定行颈椎融合,获得颈椎的稳定性。
————————————
 

阅读(47)| 评论(0)
       

用微信  “扫一扫”

将文章

   
化脓性关节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热度

 
关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椎病概述
培恩青年医生第125天颈椎病
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90问
颈椎病的10个奥秘,提前预防告别亚健康
颈椎病手术动还是不动
让很多人深受其扰【颈椎病】到底是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