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最清净明洁的15天,这样过就对了!



今年的清明节气是4月4日~4月18日。《月令》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气温上升,雨润草木。北方大部分地区已感受到春风温暖,许多地方气温高于常年,而江南地区常是细雨纷纷。


此时节宜补养肝肾,食勿过热,穿要适宜,防郁热而目赤上火。懒散形骸、卧早起早、沐浴阳光才对养生有益。


清明饮食 清淡新鲜,少辣少甜


适宜:芹菜、豆腐、木耳、莲子、银耳、马蹄、荠菜、香椿

清明节气宜食清淡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清补肝脾,保持机体平衡。如芹菜、慈菇、木耳等,也宜鸭肉、红小豆、薏苡仁、莲子、无花果、乳品、豆腐等。春生之际,常服银耳、荠菜 、菠菜、山药以柔肝养肺。

荠菜正是清明当令的野菜,《玉壶清话》说「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荠汁为美。」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此外,应季的春菜还有:香椿、茵陈蒿、莴笋、茼蒿、马兰头、苦菜等。


少吃:白酒、辣椒、火锅、麻辣香锅、水煮系列、糕点、糖、甜饮料

少食辛辣之物,如白酒、辣椒等,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加之清明时节本身就是肝火旺盛的时候,按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肝属木,木生火,多吃辛辣之物会使肝火过旺,导致血压升高。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尤其是南方,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春困」,而甜腻性食物有助湿作用,食后更易使人产生及加重春困的感觉,所以要少吃甜食,少喝甜饮料。


忌吃:动物血、驴肉、百草心、黄花菜、动物内脏(尤其是肝脏)、小蒜、韭菜、酱菜

《月令忌》:「勿食血并脾,季月土旺在脾,死气投入。」

《千金方》:「是月勿食鸟兽五脏,勿食小蒜,勿饮深泉。勿杀生以顺天道。勿食百草心、黄花菜。

《金匮要略》:「春不可食肝。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魂也。」

《云笈七签》:「是月勿食韭。勿食驴马肉、勿食獐鹿肉,勿食兔肉,令人神魂不安……勿食黄花菜,交陈葅(酱菜),发痼疾,动宿气。勿食大蒜,令人气壅,关膈不通。勿食鸡子,滞气。勿食小蒜,伤人志。」

此时,各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复发,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羊肉、公鸡等「发物」。



清明运动 接触自然,舒展身形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活动也增多,但要注意运动「勿大汗,以养脏气」。中医认为汗是津液代谢的产物,《素问·评热病论》说「汗者,精气也」,出汗过多对身体是一种伤害,有可能打破本身的平和。散步、跳绳、快步走、爬山、骑行这些轻松、接触自然、舒展身形的活动,将有助于保持体质的平和。


清明起居 早卧早起、衣着适宜


此时节宜懒散形骸,卧早起早。晚上入睡最好别超过23:00,早晨随着第一缕阳光伸展躯体,披散头发,漫步庭院,充分汲取大自然的精华。但要注意防风防寒。

王安石诗云:「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今天可能春风荡漾,明天则会降温;白天气候温暖,早晚却冷风习习。衣着的实用性表现为防风保暖,增减随意,美观得体,松紧适宜。


清明情绪 好音入耳,心境平和


清,清澈;明,明朗。天气如此,人心往之。《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要学会制怒,保持心态平和,使肝火熄灭,肝气顺畅。

《传家宝》则提醒,入耳好音,可平和心境。让这些美好的声音陪伴耳边吧:小儿声,钟声,风声,雨声,涛声,溪声,鸟声……


清明茶饮 茉莉花茶


菊花与桑葚一同泡茶喝。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可散风,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桑葚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随息居饮食谱》说,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此茶饮有养血柔肝,益肾润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


注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过后湿气重,少辣少甜多吃素
平和体质清明节气的“活法儿”
健脾养肝肾找“三太”
春季过半,“药王”教你助肾养肝
春天必喝的养肝茶,补肝清肝舒肝一起来,还治失眠以及各种烦躁郁闷!
中医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