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临:五金店起家,如今却用机器人杀向全球,这家公司号称A股里含金量最高的跨国公司!


文   |   君临



机器人真是越来越火了,其中发展最爆炸的一支就是仓储机器人,俗称的AGV小车,因为这是机器视觉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交叉点,一个全新孕育的庞大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这个行业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中国第一,美国第二,占据了全球八成的市场容量,发展速度方面,2016年全球的增速为38%,中国的增速为88%。

如此的爆炸性数字,简直和玩直播的小妞一样性感。

闻到了肉香,中国人什么时候落后过,于是华夏大地群雄逐鹿,一下子冒出了上百家仓储机器人公司,千军万马杀红了眼。

当大家都在打价格战的时候,有一家公司已经悄悄的将目光转向了海外。

牢记一句话,越是新兴的行业,中国公司越具有全球优势!

中国的仓储机器人技术是全球第一流的,之所以很多公司仍在国内红海搏杀,主要的原因不过是缺乏海外渠道而已。

5月底,巨星科技(002444)和美国史泰博签订了一份合同,前者将为后者提供一个仓储中心所需要的AGV机器人,合同金额120万美元。

这是一个巨大浪潮的起点。

1

不要小看这笔订单,因为这仅仅是一个仓储中心的订单金额。

史泰博是美国第一大办公用品连锁店,全球拥有超过2100家门店,覆盖22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营收182亿美元。

如此大的销售网络,自然少不了仓储和物流配送的需求。仅在北美,这家公司的仓储中心就有50多个,中国也有8个,全球加起来有100个左右。

零售业是一个对成本极为敏感的行业,拼的就是速度和效率,因此对仓储机器人的需求极为渴望,于是仓储机器人技术一出来,史泰博就引入了。

他们很有眼光,第一批采购的是Kiva公司的机器人。

比他更有眼光的是亚马逊。2012年,亚马逊花了7.75亿美元,全资收购Kiva,将之做为内部物流效率改造的发动机,并宣布,自2019年起,Kiva不再为任何外部客户服务!

连维修保养服务都不管了。

这就让史泰博傻眼了,赶紧寻求替代品,找了一圈,最终找到了巨星科技。这仅仅是第一单试用,用的满意,后面几十座仓储中心的改造订单都将甩过来。

傻眼的不止是史泰博,还有Kiva的数十个大客户,包括玩具反斗城、连锁药店沃尔格林、连锁服装店Gap、户外鞋店添柏岚等等。他们每一个都在心急如焚的重新考察供应商,只要巨星的机器人得到一个大客户认可,那么就将长驱直入。

这是一块金额近百亿美元的市场,而在这块市场里,传统上只有一种类型的公司在彼此争夺,那就是美国本土的创业型小公司。竞争激烈程度要比中国低得多,价格也就高高在上,如今,一只来自遥远东方的土狼要来争夺草原上肥美的绵羊了。

2

这匹狼叫巨星科技,是一家诞生于草莽之中的传奇公司。

创始人仇建平,大学毕业后跑去做外贸,在浙江省机械进出口公司工具科任职。1992年,邓公南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仇建平也跟着下海单干。

做的仍然是五金工具的外贸生意,左手国内采购,右手海外贴牌,一点点赚着辛苦钱。这是国内传统外贸商人典型的生意模式,想做大很难,想做成百年老店更是难上加难。

2009年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分水岭,对于国内的外贸商来说,此后制造业的转移,使得大部分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但对于有企图心的公司来说,却是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在另外的文章中,君临讲过,吉利汽车均胜电子,都是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抓住了机会,通过抄底西方技术公司,获得了竞争力的脱胎换骨。

这样的公司还有许多许多,构成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一跃!

巨星科技便是这股浪潮中的一份子。2010年,巨星科技花了130万美元,一口气收购了Goldblatt等四家公司的手工具相关业务资产。

这些公司的规模和影响力比起沃尔沃那些大型收购来说,实在太不起眼了,不过对于巨星科技来说,却是至关重要。

因为这意味着,他第一次在海外拥有了可以获得议价权的品牌、渠道和技术。此前,他只能赚代工的钱,拼的是成本,现在他可以赚品牌和渠道的钱了,毛利空间要大得多。

美国最大的五金工具公司史丹利百得,目前市值210亿美元,营收100亿美元,毛利率36%,最近五年的股价从45美元涨到140美元,涨了三倍。

如此靓丽的数字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事实,五金工具虽然小,但质量却马虎不得,所以有一定收入水平的中产阶层通常不会在意细小的价格差距,更看重品牌的信誉。可以说,这是消费升级的典型受益行业。

在美国市场拥有了自有品牌之后,巨星的商业模式开始脱胎换骨,代工业务外包,自身专注于研发和渠道,只赚微笑曲线两端的钱,反映在毛利率上,2011年是26.53%,2016年是32.6%,足足提升了6个百分点。

离史丹利百得36%的毛利率,还有继续进步的空间。

巨星继续收购,2016年,花了357.5万美元收购了PONY TOOLS等三家公司的手工具业务资产,2017年5月,再花1.25亿美元,收购百年手工具品牌Arrow公司。

所有这些收购,都是干的一件事情,就是为了不断强化巨星在美国五金工具行业的产品、技术、品牌和渠道地位。尤其是最近一笔对Arrow公司的收购,让巨星的渠道网络从大型连锁建材店深入到了美国三四线城乡的小五金店。

今天,巨星是美国劳氏、家得宝、沃尔玛、法国Brico Depot等在亚洲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占据了中国出口美国的手工具四分之一的份额。

这些出口产品中,巨星自己只生产30%,其余70%都交由外包商供应,吃掉了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那部分。

巨星的业务中,97%来自海外出口,大概是A股公司里,含金量最高的跨国公司了。

3

强大的海外销售渠道,对于巨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资产,他的潜力,绝不仅仅是五金工具。

仇建平开始琢磨另一番大生意了。

简单来说,他要将这个渠道网络,打造成一个输送平台,将更多中国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推送到美国去!

于是这几年,巨星在国内展开了三项并购——

第一笔,收购杭叉集团,这是中国最大的叉车公司,出口叉车量占国内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工程机械行业,自四万亿之后一直处于低迷衰退之中,全行业亏损了好几年,但产品和技术本身,经过十几年的大发展,毫无疑问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只要出口上一个台阶,消化掉过剩产能,盈利自可恢复。

第二笔,收购中易和科技,这是一家长期亏损的多元化公司,业务涉及国防科技、太阳能热电、机器人及数据节能。

从表面上来看,这个收购很糟糕,但巨星真正看中的,其实是他的机器人业务。

上面这个萌萌哒,长得像《机器人总动员》里的瓦力的巡检机器人,正是其机器人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另一块,就是AGV仓储机器人。

中易和的机器人在国内并不出色,但去到美国,性价比就体现出来了,正如肯德基在美国做不过麦当劳,跑到大陆来就牛逼了。

换个角度,全新天地。

第三笔收购,叫华达科捷,是一个做激光测量工具的公司,主打产品是激光投线仪、激光扫平仪等测量工具。

产品小而美,凭借自己的实力只能过上小康生活,但是放进了巨星的平台里,立即就能将销量放大好几倍。

这是一个极聪明的平台型生意模式。

相信未来几年,巨星仍然将不断的展开收购,一边是美国,或者全球的销售渠道网络,另一边是中国的优质技术公司,两边对接,将更多的中国制造推向全球。

能够做好这件生意的中国公司并不多。

华为是一个,当全球性的通讯渠道网络建立起来之后,手机的海外销售很快就做起来了,比其他的中国公司轻松得多。

但即使是华为,也没办法像巨星一样,能够将产品输送到美国的三四线城乡市场。

巨星目前市值160亿元,PE37倍,短线受制于熊市,仍有下跌可能,但就长期而言,无疑是一家值得放心持有的优质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最牛,亚马逊智能物流系统,看完马云,京东都跪了!
仓储物流行业一种全球首创的混合拣选模式物流系统应用项目
如何实现高效仓储,亚马逊运营中心给出了答案
亚马逊花了七亿美金买仓储机器人
亚马逊仓储机器人挑大梁 会拣货打包为仓储中心节省20%运营费用
汇总国内做Kiva机器人的15家知名制造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