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我们回归本源

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启发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百度智能汽车产品负责人 |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人生如果只有一次考试,那么运气很重要;人生如果有三次考试,能力和拼劲很重要;人生如果有很多次考试,则「回归本源」的能力决定一切。什么是「回归本源」?就是你到底相信什么,为了这种相信你到底在坚持什么样的习惯?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我会以此为契机,深入讨论一下「年轻人该如何用钱」这个话题。我想总结我在「用钱」观念上的本源思考,也介绍几个简单有效的「用钱」习惯。这些习惯并不确保你能致富,但能让你在几年后面对「金钱」时越来越从容。


让我们回归本源

by 张辉

最近在听吴军在得到平台的「硅谷来信」系列。讲到巴菲特时,吴军介绍了一本书《巴菲特法则》(buffettology,作者:Mary Buffett,玛丽·巴菲特),但是其他媒体在引用推荐时,错误的推荐了《巴菲特之道》(the warren buffett way,作者:罗伯特·哈格斯特朗)一书。


我正好有后者,所以有一定发言权,《巴菲特之道》是总结巴菲特投资经验的书籍,书本身质量也不错。但是吴军所推荐的《巴菲特法则》,其实是巴菲特的儿媳妇Mary Buffett所写,看中文可能不清楚,看英文一下子就知道:用了-logy这样的词根,在向「科学和知识」靠,而且是比较根本性的总结,比如Methodology(方法论)。而这本书我在京东上搜了一下,居然没有可以销售的译本(中信出版社在2008年有一个很古老的版本,已经下架)。


这在一个对于巴菲特如此热衷的国度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图片:时代周刊上的洛克菲勒)


又想到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对美国历史影响深远,全盛时期垄断全球90%的石油市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10亿美元富翁,其家族绵延6代以上依然兴盛不衰。


这对于「富不过三代」的国人应该是一个很好学习的例子:无论是向他学习致富经,还是家教经。但是奇怪的是,京东上搜「洛克菲勒」,居然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来头的自行车品牌。刻意去搜「洛克菲勒 书」,能找到的只有两本。


这又是一个奇怪的事情。


我最近两天在看《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每封信没有在讨论具体的做事技巧,而是在和儿子探讨人生的基本道理。比如写到工作,他说:


如果你赋予工作意义,那么无论工作大小,都会让你感受到快乐,自我设定的成绩无论高低,都会让你对工作产生兴趣。


在准备7.5百度AI开发者大会期间,老板总是提起「Rockefeller Habits」(洛克菲勒习惯),我在京东上搜这本书时,依然只有2002年的中信出版社的译本,早已下架。


很多人热衷于学习MBA、EMBA,甚至去国外名校学习MBA,但洛克菲勒的经营哲学和工作习惯其实奠定了美国管理学的基础。我们无法追根溯源,研究洛克菲勒的基本哲学和工作生活习惯,这是一种遗憾。


我在过去几年屡次推荐过《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这本书讲的还是哲学,作者Robert M. Pirsig在书中探讨一个「三元论」的哲学思想,这在「一元论」和「二元论」几乎统治全球思想界的情形下弥足珍贵。他提出了「良质」,一个无法被定义,却可以明确感知的,对于世界有根本影响的因素。这本书吸引了禅师菲尔·杰克逊,也让史蒂芬·霍金崇拜不已。


此外还有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全书都在讲最基本的道理,甚至,书的核心就是强调「常识」的重要性。退一步,按照实用主义的讲法:在股市中只要严格遵循常识,就能获得超过90%的散户的成绩,我过去几年的投资证明了这一点。(参见:我的股票投资经历总结:2000-2016


在即将迎来40岁之际,我的案头已经很少有那些讲技巧的书籍。相反的,我更愿意回到根本的事情上,多去研究哲学,多去思考常识,确保我能相信正确的事情,并且重新去养成简单的习惯。这些习惯能确保我的行为的确可以符合这些「信仰」。


在整个社会狂飙突进的时代即将过去的时候,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回归本源,重新思考自己到底相信什么,在生活的每一天用简单的习惯去贯彻这种「信仰」。


这就是我每天在做的事情,我也希望你听到。


本文授权转载自张辉的微信公众号「辉哥奇谭」|  huigeshow

封面图 by Michael Norris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

自从我们走出大学,走入社会,我们会不断碰到有关「如何用钱」的困惑,比如:我是不是要尽可能的省钱?我该不该买自己心仪的相机?如何在攒钱和投资自己之间找到平衡?是否应该买房?到底该如何开始投资之路?


我想通过「本源思考」来回答这方面的困惑,并且提出几个简单有效的「用钱习惯」。不想错过这个语音?请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会员!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


有关上期会员语音:很多人都有策划和设计的潜质,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日本茑屋书店(其中茑屋书店代官山店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的创始人增田宗昭坚信一个观点:「(未来)唯有设计师才能生存」。我在上周的会员语音《如何提高策划与设计能力?》中深入解读了这一观点。也重点谈了一下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自己的设计、策划能力。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


@会员 L  

之前看辉哥说带领大家探索精神自由和财富自由的道路,我看辉哥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越稳了,感谢辉哥,哈哈我们在后面跟着呢。挺好的,不论是提倡大家利用好朋友圈还是学习设计策划,都有兼顾精神自由和财富自由的成分。比如今天提到的设计策划,不同人有不同的天赋,大部分人也许跟我一样觉得设计跟艺术挂钩不懂不会,这块辉哥也给了how的建议,关于how这块就比较技法,可能让我们了解设计到会设计带来金钱的收益;然后比如记下感动自己的瞬间,这块就比较有心法,因为感动我们的瞬间也像镜子一样照出我们的内心,内在的东西就接近精神探索了,哈哈,安逸。

张辉: 的确如此,我希望「财务自由」和「精神自由」不再是互斥的话题


@会员 simmons

特别喜欢辉哥的语言。

我最近一两年也才充分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刚刚MBA毕业的创业人,从商业和国内教育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我们国内的商业社会由于从制造和基础建设出发,大家都是从实用,能用,甚至凑合的角度去运行。我们的整个社会和工业链条都是一种简单复制和执行。

教育则是缺乏美术以及设计意识的,我觉得主要是由于从上层设计,以及学校管理者,老师的先天思维欠缺,以及应试的导向,真心让学生们欠缺学习设计的机会。

回到商业角度,我觉得这个framework的概念,是有关工作,生意很基础的能力和思维方式。设计的精妙就会有吸引人的商业模式。

我也觉得无论是商业模式,设计与策划,都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能力,我也会从工作中去更好的锻炼和发展自己的设计感。

我特别喜欢那些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电影情节,最近印象深刻的是韩国的《小姐》《方子传》。辉哥会不会喜欢看这类电影,有时间再语音中来分享一下吧

张辉: 我蛮喜欢看电影的,有机会给大家谈谈我喜欢看的电影。


@会员 may7011

每次听辉哥的语音总会有所收获。听完今天的语音,让我想起了辉哥一直在推荐的一本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刚刚前段时间看完,我想如果一个设计与策划,能在里面体现出类似于爱、共情、优质等元素的良质存在的话,给受众一定是与众不同的体验。

张辉: 良质、设计等等都是相通的


@会员 林琳

一直对设计有谜一样的向往,很神奇的是在梦中总会出现一些关于设计的画面,醒来顺着星星点点记忆,拿着画笔,在纸上拉扯线条,虽没有画画功底,但喜欢那当下的跟随笔尖寻回记忆的感觉。听了辉哥的语音使我对这种想要发掘它的感觉愈加强烈,期待设计的探寻之路!非常感谢辉哥每一次的分享,这是我加入会员半年之久第一次做语音反馈。也希望以后自己可以多多做反馈!(小问题:设计师是否一定要具备美术功底呢?)

张辉: 如果一直有向往,可能有未被你发现的天赋


本周新加入会员的专属福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BA学不到——致敬现代管理学之父洛克菲勒
不找到投资的初心,就不要冒然进入股市
怎样坚持运动30天?
一个简单的习惯,让你从平庸者中脱颖而出
每月改掉一个坏习惯,遇见更好的自己
牛人都爱做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