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你了解吗?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是一种主要寄生在浆果类、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等植物上的一种细菌,主要危害植物叶片、果柄、花萼、茎等部位使其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危害症状:

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体,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片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1、发生迅速,遍及叶片的红褐色病班

2、透光明显

3、有菌脓现象

浸染循环:

该病是随着草莓繁殖材料的引进而迅速传播的。病原菌在种子或土壤里及病残体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幼芽在地下即染病,致幼苗不能出土。有的虽能出土,但出苗后不久即死亡。

在田间通过灌溉水、雨水及虫伤或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或叶缘处水孔侵入致病并传播蔓延。病菌先侵害少数薄壁细胞,后进入维管束向上下扩展。发病适温25~30℃。

发病因素:

高温多雨或连作、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栽培过密、偏施氮肥、人为伤口或虫伤多者发病重。

农业预防:

(1)移栽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移栽前3天,喷施一次防病治虫的混合药剂,带土移栽、带药移栽,移栽时汰除病、弱苗,这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4)幼苗盖墒前喷施一次防病治虫的混合药剂,结合苗情,如果生长势弱,可加入0.3%的尿素。

(5)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因为很多病害都是高湿引起的,要注意。

(6)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残体。

(7)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防治方法

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

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

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53%可杀得200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莓叶片有斑,而且还发黑,这是什么病?严重吗?
散尾葵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如何治,草莓细菌性叶斑病用什么药好?
草莓高清病害图谱(防控)②枯萎病 病毒病 炭疽病 线虫病 褐斑病 红中柱根腐病 细菌性叶斑病
草莓有三大病害?弄懂了吃着才放心?为你支招健康吃草莓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与灰叶斑病有何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