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唐宋甘泉岛居住遗址

【千里石塘、万里长沙】

中央封建政权在南海的开发建设远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开始。《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的记载。三国时的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据此经历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而沿海的渔民生产生活航行于南海之上,对南海的岛屿、沙洲、暗礁、潮汐等有了一定认识,唐宋时期的文献中,出现了专指西沙、南沙的古地名“千里石塘、万里长沙”。西沙、南沙群岛自古就是海南渔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地区。


18世纪初海南岛琼海谭门渔民绘制的《更路簿》,详尽地记载了南海诸岛数十处地名,准确标注了海南岛到西沙、南沙群岛所经过的地方,以及这些地方相互间的航行罗盘方位和时间、距离,形象生动地表述了各个岛屿、沙洲、暗礁、水道的大小、地形、方位等特征,是海南岛渔民生活智慧的结晶。


【甘泉岛唐宋居住遗址】

甘泉岛唐宋居住遗址位于西沙群岛所属的甘泉岛西北,这是我国最南端的人类活动遗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泉岛呈椭圆形,南北长700米,东西宽500米。渔民俗称圆峙、圆岛。清末(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海时发现此岛泉水甘甜可饮用,即称:“已得淡水,食之甚甘,掘地不过丈余耳,余尝之,果甚甘美,即以名甘泉岛,勒石坚桅,挂旗为纪念焉”,甘泉岛因此得名。也正因这一甘泉,甘泉岛在南海诸岛中最为著名。


考古专家在岛的西北部发现一处我国唐宋时期渔民建造的砖墙小庙1座,珊瑚石垒砌的小庙多达13座;出土了50多件日常生活用的陶瓷器,其中有唐代青釉陶双耳罐、卷沿罐,宋代青白釉瓶、四系小罐、青釉碗、划花大碗、莲花纹大碗,突唇碗、粉盒等瓷器皿,其质地、款式与花色和先前广州西村窑址出土的相仿。另外还出土了铁刀、铁凿等生产工具,收集到几件唐代炊具铁锅残片、宋代泥质灰褐陶擂体残片和几枚宋、明代铜币等遗物。由此,考古专家推断:最早利用岛上淡水的是唐代的先民,使用这些器物的主人也是西沙群岛最早的居民,他们或许就是广东内陆迁去的移民,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先民就已开始开发经营西沙群岛,从一个侧面证明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




[国宝档案]甘泉岛唐宋居住遗址(20110706)

视频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沙群岛明珠甘泉岛
3西沙群岛-甘泉岛(文图)
探访西沙甘泉岛:小岛美如翡翠 渔民居住点设施齐全
南海的明珠
一览西沙群岛美景
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的甘泉岛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岛上却绿树如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