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子妃升职记》是后现代解构主义?屁嘞!(附太子妃真情问答)


一个文化产品火了之后,在从后往前推的复盘过程中,总是可以不断发现更多的“匠心独运”,更多可以勾连出其他话题的彩蛋。


相信你最近一定被一部又穷又污的网络剧刷屏了——我们实在不想用这句话来当开头,毕竟已经有800个公众号这么做了。趁着《太子妃升职记》的热度,公众号们又完成了一轮共谋以及搭便车的狂欢,虽然是在《花千骨》《极限挑战》《伪装者》《琅琊榜》《芈月传》之后……抱歉我也不记得这是春节前的第几轮大热话题了。


关于娱乐这件事,大家都high得特别快。朋友圈5次以上的刷屏,各大公众号3天以上的推送,就会让你不自觉地点开这部剧,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有毒”。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这部剧目前在乐视的播放量超过5亿,在豆瓣的评分达到8.2分,超过了80%的国产电视剧。没有太多人关注到《芈月传》在腾讯视频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100亿,大家开始纷纷解析《太子妃升职记》的各种有的没的。


Wait!现在的风向已经从“导演审美特别杰出,人生经历特别曲折,剧情特别有想象力,就连植入都做得特别妙妙妙”的全方位挖掘,进阶到要夸奖这部剧其实是后现代解构主义了吗?屁嘞!



由于没有经费而节省布料的剧组,这已然成为了一个梗。


娱乐热点事件的特征之一是倒推。一个文化产品火了之后,在从后往前推的复盘过程中,总是可以不断发现更多的“匠心独运”,更多可以勾连出其他话题的彩蛋。这其中有一部分可能确实是创作者的意图,有些则是传播过程中核心参与者的贡献。就好比你让鲁迅先生分析分析段落大意,说说为什么在散文《秋夜》里非得写“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他大概也会眉头一皱,不予置评。标准答案从来都是那些出考卷的语文老师想的。


同理,《太子妃升职记》的时尚感,对古装剧的解构主义,像《纸牌屋》一样让主角对着镜头吐槽的间离效果,对社会化营销的精准运用blah blah blah,也都是这部剧有了热度之后的附赠品。没有“火”这个前提,你看到它们统统只会觉得“雷”。


一台鼓风机吹起的热剧。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部剧能火。它不是一个热门的IP,一部讲述花花公子穿越到古代成为了太子妃,然后利用女人的身份各种撩妹,最后使得男人也爱上他(她)的小说,在往往脑洞大开的网络文学里不算非常特别,原著小说在晋江文学城上的阅读量只有400万。没有名演员,制作费用2000万元。


但是,这种类型被影像化倒是挺特别的。


于正当初之所以能以《宫锁心玉》和《美人心计》开创一种“美学”,获得一定意义上的成功(当然我们完全不鼓励抄袭),很大一部分在于他把言情小说影像化了。


在于正之前,不是没有人拍言情戏,比如琼瑶,但是于正把更年轻一代的言情读物搬上了电视荧屏。《太子妃升职记》做的也是类似的事情,男穿女、百合BL、玛丽苏乱斗绿茶婊,这些存在于网络小说里许多年的命题,在这部戏里得到了立体展现。还得感谢这部剧一开始只是无人关注的小制作,如果是大制作,无人敢冒这样的风险。


颜值即正义。这部剧最大的成就是挑了一批漂亮演员,并用镜头放大了他们的美貌。娱乐圈永远供应大把新鲜面孔,像自动售货机里的饮料,有诸多选择,很少缺货,一瓶被买走,底下还有替换装。他们漂亮,努力,而且赶上了一个喜新厌旧的好时代。明星迭代超级快,每个人看起来都有机会火,虽然风向很难捕捉。


当你被那阵风裹挟着,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被归到值得欣赏的一方,虽然你做的事情跟从前并无分别。台词带口音大家会认为这样萌萌哒,唱歌抢了拍子会被归结为蠢蠢哒,一集中有半集是小广告,也会被夸奖为不流于俗、心思巧妙。


污,穷,有毒,暖男,撩妹,男友力max,加在《太子妃升职记》上的这些动词、形容词就像是整个2015年的热词盘点,年度汉字大概可以直接从这里面挑。


仔细看看,这些词全都来自B站等亚文化领域,如今则大都成为微博、公众号——还有你在朋友圈转发这类娱乐文章时配上的说明——的标准用语。这些词语又特别又活泼,一个字背后可能代表一堆剧情人设典故,用上它们的同时你也给自己贴上了紧跟潮流、见多识广,并且很懂娱乐的标签。这让你跟别人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这些都让你比从前更爱安利了。安利《太子妃升职记》和安利《琅琊榜》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些素材既让你跟紧了潮流的节拍,又比那些看《芈月传》、分享心灵鸡汤的朋友年轻了那么一点点。


什么?你说《太子妃升职记》的出品方和主创英明神武到早就料到这一切,并且有意识地引领了潮流?屁嘞!他们只是后续反应比较快而已。




吐槽归吐槽,我还是友好地跟太子妃张天爱聊了聊¥%……&@,发现她还是一个真性情,直言直语的人。


1、 红了之后从前的事都要被人细数好多遍,从卖衣服到谈恋爱,估计之后还会有很多衍生话题,老是被迫忆从前,这事儿让你焦虑么?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张天爱:不会焦虑,现在也是因为《太子妃升职记》的热度在,所以很多观众想要更了解我一些,才会对我以前的事情感兴趣。等到了解得差不多之后,这些事情就会慢慢淡化,会有新的事情被大家知道。对我来说这也是必经之路,以新人的身份去让大家了解我。嗯,我做好准备了。


2、 怎么看时机这事儿?干这一行的都想红,但往往是不得要领。有没有一种命运的不可控感?


张天爱:一路走来,自我感觉相对挺幸运的,而且《太子妃升职记》的成功不光是张天爱一个人的努力吧,是导演、演员、团队的所有人都抓住了同一个时机,所以戏才会受欢迎。我的性格是只要那件事不是非常非常危险,危险到让我的家人为我担心,我都会去试试,去坚持。命运没法儿掌控,但你总可以大概掌握它的方向吧?


3、 你自己第一次看到这部剧的剧本时,喜欢吗?觉得它会受欢迎吗?


张天爱:我第一次看这个剧本的时候,看了前10集,就给导演打了个电话,我说“你疯了吧?这个编剧是不是疯了?”后来我去看了原著小说,直到把剧本读到最后一集,反倒深深被吸引了。跟你们现在的感觉一样——这剧有毒。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会那么吸引人,从喜剧转到正剧,从搞笑变得居然还很感人。


4、 拍这部戏时,要做很多非常规的事情,布景、鼓风机,还有调戏女同志,怎么让自己拍的时候不笑场?


张天爱:是会因为场景笑场,因为剧组穷嘛。比如说枕头里头塞的是泡沫,特别硬,脖子在那儿根本动不了,导演又一直喊说“张天爱你要躺得很舒服”,其实一点儿都不舒服,大家就会笑场。鼓风机是秘密武器,我们都很感谢它。


至于调戏女同志,熟了之后可能会有点笑场,刚开始拍的时候反而不会大家都很入戏,她们也把我当男孩儿。倒是拍完回到宾馆,想起来会有点脸红。


5、 这部戏才播一个月,已经火成这样了,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你的日程是不是已经排到明年了?


张天爱:真的不敢相信这部戏拍完这么快就会播,我有想到这部戏很好看,但是火成这样真是意外。此时此刻最幸福的是可以不用每天起那么大早了,这部戏拍的时候还真的挺辛苦。接下来的工作也已经安排好了,马上要去拍《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


方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到处都是太子妃张天爱,她还有哪儿是你不知道的?
《太子妃》大尺度被删激情戏曝光
《太子妃》张天爱:我们剧组真的很穷
《太子妃升职记》的主演们为什么都不太喜欢穿裤子?
她们才是2015最火的小花旦
张天爱爆瘦30斤,美得让人惊掉下巴:自律上了瘾,人生到底有多开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