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溪诗话 ——历代名人与苏溪
 与古镇苏溪同名的这条河流——苏溪,位于义乌市区东北三十里许。其上游称为巧溪,发源于一个叫六都坑的深山里。每到春天,她易发春汛,特别是在雨水连绵的清明梅雨时节。一场暴雨过后,洪水便如猛兽一般横冲直撞,溺民漂畜,倒桥毁田,肆虐于两岸原野之上,尽将一腔愤怒向两岸无辜的平民发泄。 
    想不到在那个科学不昌明的农业社会里,这条小不起眼的溪流,对人生安全和农业生产,竟有如此大的影响。也难怪,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旧社会,面对洪水的肆意妄为,人们是束手无策,只能求助于神灵的佑护——而且这些神灵都是无用的摆设而已! 
  然而,历朝历代,确有几个名人与苏溪有缘,留下诗句供我们后人观赏: 

【其一】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栏?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过苏溪亭》 
  戴叔伦(732-789),唐朝文学家,润州金坛人(今江苏镇江),官做过抚州刺史。这首小诗,是他在赴任东阳县令的途中路过苏溪而做的。如此清纯的文字,宛如一支思春的小曲,撩人遐思!遥想当年,这位来自江北的诗人,一袭行囊,风尘仆仆,在亭子里逗留小憩,看到如此旖旎的江南风光,一定是留连倾倒,赞叹不已了吧? 

【其二】石磴盘盘卧湿云,山深瑶草不知春。 
    马头忽见梅如雪,总有轻寒不着人。 
      ——汪广洋,《过苏溪桥》 
  汪广洋(?-1380),明朝政治家,扬州高邮人。早年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帝业,曾官至丞相,是洪武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在一个早春二月的清寒日子里,一川烟草,满腹诗情,诗人心中透着一缕淡淡的乡愁,也为这寂寞的旅途生出一点暖意和温情的期盼。 

【其三】忆昔苏溪春汛频,中宵听雨梦难成。 
    顽龙今锁深山里,十里荒滩铺绿云。 
      ——熊国和,《赞巧溪水库》 
  现代爱国人士熊国和先生(1912-1998),祖居义乌苏溪里西岗村,年轻从军曾入黄埔军校,系旅台少将。晚年转道回乡,纵情徜徉于故乡的山水之间,与友多有唱和,字里行间,透着简朴随和。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今日的苏溪,依旧充满着诗情画意。
    沐浴着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古镇是变得越来越美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戴叔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
立冬凛然
苏溪卷
摄影:千姿百态的亭建筑(15)
硬笔书法-----苏溪亭
当代名家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