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内科学必考的病例分析题(附解析)

例一


1. 林某,女,38岁,个体售鱼贩。

主诉:胃脘灼热疼痛6天。

病史:平素嗜食辛辣,6天前因食麻辣火锅后,即觉胃脘部灼热疼痛,但未经任何医院就诊,自服“胃友双层片”等药治疗,上症缓解不明显,而来我院就诊。刻下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 李某,男,56岁,干部。

病史:诉心前区闷痛反复发作三年余。每逢劳累则诱发,但自服“消心痛”等药可缓解。近周来因工作繁忙而觉胸部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心中动悸,神疲懒言,倦怠乏力,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某男,53岁,干部。

病史:平时嗜食肥甘厚味,常酗酒,一年来出现多食易饥,近三个月来上症加重,并觉口渴欲饮,尿多,大便干结难解,体重下降,2个月内体重下降6kg,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参考答案:

1.诊断:湿阻(湿困脾胃)

分析:长期涉水作业,正值阴雨季节,外湿侵袭,内困脾胃,致使升降失常,运化不健,故胸闷腹胀,纳食不香,口中粘腻无味,便溏;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流注肢体,阻遏清阳,故肢体困倦而重,嗜睡,头重如裹;舌苔白腻,脉濡滑为湿邪内困之象。

治法: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2g 紫苏10g 陈皮9g 白芷12g 厚扑10g 法夏12g 白术12g 茯苓15g 桔梗9g 甘草5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2.诊断:胸痹(气阴两虚)

分析:年过半百,肾气渐虚,肾阳虚衰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发为胸部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心中动悸;心气不足,机能活动衰减,故神疲懒言,倦怠乏力;卫外不固,则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脉虚细为气虚,气血不充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人参10g 黄芪30g 炙甘草10g 桂枝9g

丹参12g 大枣10g 当归9g 麦冬15g 五味子6g 陈皮10g 川芎 10g 熟地15g 茯苓10g 赤芍10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3.诊断:消渴(中消—胃热炽盛)

分析: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酒醇,损伤脾胃,致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故多食易饥,口渴欲饮,大便干结难解;形失所养,则体重下降;脾虚转输不利,水谷精微下注,故尿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为内热炽盛之象。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味:生地15g 生石膏30g 知母12g 麦冬12g 牛膝10g 川连3g 栀子9g 大黄5g 玄参12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例二

1.覃某,男,54岁,干部。

病史:平时喜食肥甘厚味,嗜酒,形体较肥胖,有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史已三年。2001年12月中旬就诊。自叙昨天中午突然出现左胸部闷痛,持续约1分钟自行缓解,但于昨天下手、晚上及今晨分别再次发作三次,伴气短,倦怠乏力,纳呆便溏,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脉滑。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成某,男,42岁,技术员。

病史:平素情绪易怒。二月前因教育孩子问题与妻子吵架后,每次夫妻同房就出现阳事不举,伴心情抑郁,胸脘不适,胁肋胀闷,食少便溏,苔薄,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伍某,男,36岁,推销员。

病史:因工作原因经常在外陪客进餐。4天前发现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色较重,色泽鲜明,口渴,恶心欲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参考答案:

1.诊断:胸痹(痰浊闭阻证)

分析: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心脉痹阻,故左胸部闷痛而气短;痰浊困脾,脾失健运,故咯吐痰涎,倦怠乏力,纳呆便溏,恶心;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内阻之象。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脾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栝蒌壳12g 薤白12g 半夏10g 厚朴10g

枳实12g 茯苓15g 砂仁6g 丹参15g 橘红10g 陈皮5g 甘草5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2.诊断:阳痿(肝郁不舒)

分析:肝主筋,阴器为宗筋之汇,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条达,宗筋所聚无能,而出现阳事不举;肝郁气滞,故烦躁易怒,胸脘不适,胁肋胀闷;肝木乘犯脾土,脾失健运,故食少便溏;脉弦为肝郁不舒之象。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9g 白芍15g 当归12g 白术12g

茯苓15g 香附9g 枳壳10g 甘草6g 薄荷5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3.诊断:黄疸(阳黄—热重于湿)

分析:时邪疫毒自口而入,蕴结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外溢,则身目发黄;热为阳邪,热邪偏重,则黄色较重,色泽鲜明,壮热;热邪伤津,故口渴,小便赤黄、短少;湿热阻滞,腑气不通,则纳呆,大便秘结;浊气上逆,则恶心欲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壅盛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方药:茵陈嵩汤加:茵陈18g 栀子10g 大黄6g 虎杖10g 连翘10g 田基黄20g 茯苓15g 车前子包煎15g 甘草5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例三

1.覃某,男,35岁,干部。

病史:平素喜食肥甘厚味及辛辣煎炒之品,不慎受邪之后出现发热恶寒,自服维C银翘片2天后,身热转甚,壮热不寒,胸痛胸满,咳吐浊痰,色黄浊,有腥臭味,伴汗出烦躁,咳嗽气急,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李某,女54岁,干部。

病史:素体虚弱,半年来自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伴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胖,舌苔白,脉弱无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黄某,女,57岁,渔民。

病史:1999年2月就诊。自诉四肢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一个月,症见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晨起僵硬、棱状变形,四肢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肘膝不得伸,疼痛夜甚,遇寒冷加重,舌暗红,脉细涩。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参考答案:

1.诊断:肺痈(成痈期)

分析:感受外邪,入里化热,加之平素嗜食辛辣厚味,体内痰热偏盛,内外合邪,熏灼于肺,热壅血瘀,蕴毒成痈,肺气不利,则咳嗽气急,胸痛胸满,咳吐浊痰,色黄浊,有腥臭味;热毒内盛,蒸迫津液,故壮热不寒,汗出烦躁;灼伤阴津,故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蕴结之象。

治法:清肺化痰消痈.

方药: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芦根15g 冬瓜仁15g 桃仁10g 薏苡仁15g 黄芩10g 黄连4g 黄柏6g 银花12g 鱼腥草15g 栀子9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2.诊断:心悸(心阳不振)

分析: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心阳不足,心失温养故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血运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故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胖,舌苔白,脉弱无力为阳虚不振之象。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9g 炙甘草9g 生龙齿先煎30g 生牡蛎先煎30g 黄芪18g 人参12g 制附子先煎9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3.诊断:痹证(痰淤痹阻证)

分析:久居水上,感受寒湿,日久则损伤阳气,壅滞经络,阻滞气血,故肢体多个关节疼痛;久病入络,寒湿痰瘀互结而不散,故关节肿大、晨起僵硬、棱状变形;筋脉失养,故四肢肌肉萎缩;寒湿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故筋脉拘紧,关节曲伸不利,疼痛夜甚,遇寒冷加重;舌暗红,脉细涩为气滞血瘀之征。

治法:化痰行淤,益痹通络.

方药:双合汤加减:桃仁10g 红花6g 当归15g 川芎10g 白芍15g 伏苓15g 半夏15g 陈皮6g 甘草6g 白芥子15g 鲜竹沥8g 生姜6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例四

张某,女,18岁,学生。

病史:自幼多病,平素易感冒,近半年来汗出较多,恶风,遇劳则甚,伴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声低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韦某,男,9岁,2001年7月就诊。

病史:全身皮肤散在疮疡半个月,以头部及胸背部多,未予治疗,已有数处溃烂流脓。五天前出现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伴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韦某,71岁,退休干部,2000年12月就诊。

病史:患者有四十年吸烟史,十年前就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肿心病,病情反复发作,冬季病情较重。一月来患者喘促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嗽而失禁,面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参考答案:

1.诊断:汗证(肺卫不固)

分析:素体薄弱,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汗出较多,恶风,易感冒;劳则气耗,故遇劳则甚;气虚则形体失养,故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声低气怯;舌淡,脉弱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黄芪30g 白术10g 防风9g 浮小麦20g 糯稻根10g 煅牡蛎30g 党参18g 炙草4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2.诊断:水肿(阳水-湿毒浸淫)

分析:肌肤疮疡未及时清解,疮毒内归脾肺,使脾不运化水湿,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蓄泛滥,故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疮毒壅遏化热,故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为疮毒及湿邪壅盛之象。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麻黄5g 杏仁8g 桑白皮9g 连翘9g 赤小豆15g 银花10g 野菊7g 公英8g 地丁6g 土茯苓12g 苦参8g 甘草3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3.诊断:喘证(虚喘-肾气虚)

分析:年高久病,肺肾俱虚,肾不能助肺纳气,气失摄纳,逆气上奔,发为喘促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下元亏虚,根本不固,故小便常因咳嗽而失禁;形体失于温养,则面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弱为肾气虚之象。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制附子先下8g 桂枝6g 熟地12g 淮山15g

丹皮9g 茯苓18g 泽泻12g 胡桃肉12g 人参12g 蛤蚧10g 萸肉9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例五

张某,男,28岁,未婚,个体户.

病史:平时喜看言情小说及录像,三年来少寐多梦,梦则遗精,伴有心中烦热,口苦胁痛,头晕目眩,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黄某,男,45岁,2001年10月初诊。

病史:患者一周前到北京旅游,归来即感身热恶风,微咳,二日后咳嗽加剧,咳甚胸痛,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时带血丝,鼻燥咽干,舌尖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卜某,男,36岁,建筑工人。

病史:平时嗜酒,因工作的原因汗出多而少饮水。半天前突然左侧少腹拘急,左腰腹绞痛难忍,小便艰涩,尿中带血,排尿时突然中断,舌红,苔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参考答案:

1.诊断:遗精(君相火旺)

分析:心有妄想,所欲不遂,君火偏亢,相火妄动,神摇梦淫,火扰精室,则梦中遗精;心肾不交,心火亢盛,则心中烦热,少寐多梦;肾水不足,则善恐健忘;心火移热于小肠,故小便短黄;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清心泄肝

方药:黄连清心饮:黄连3g 生地12g 当归9g 酸枣仁9g 茯神15g 远志9g 党参12g 莲子12g 甘草6g 知母10g 淮山15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2.诊断:咳嗽(风燥伤肺)

分析:风燥犯肺,肺失清润,故咳嗽,咳甚胸痛,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燥邪伤络,则痰中时带血丝;燥胜则干,故鼻燥咽干;舌尖红少津,苔薄,脉细数为燥邪侵袭上焦之征。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味:桑叶9g 杏仁10g 贝母9g 南沙参15g 梨皮12g 栀子9g 麦冬12g 甘草5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3.诊断:淋证(石淋)

分析: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为砂石,不能随尿排出,阻滞气机,则突发患侧少腹拘急,腰腹绞痛难忍;水道不利,则小便艰涩;砂石阻塞尿路,则排尿突然中断;结石伤络,则尿中带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湿热内盛之候。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石苇散加减:石苇12g 冬葵子12g 瞿麦10g 车前子包煎12g 金钱草15g 海金沙包煎15g 内金10g 白芍30g 甘草5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中医内科学必考的病例分析题
伏暑医案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34道例题含解析
糖尿病证候诊断
太阳病篇病例分析题
妊娠咳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