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皇帝的四个号

皇帝的名字是不能叫的,叫了的话不仅仅被砍头的,还会诛九族。所以皇帝活着的时候可以叫他的尊号和年号。尊号是中国、朝鲜及日本历史上皇帝、皇太后在世时的称呼。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皇帝的尊号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例如武则天中“则天”就是尊号,全称是“则天大圣皇帝”。有些电视剧中武则天小时候他爸就叫她“则天则天的”,这是不对的。中国古代女子是没有名的,只有字,许多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子都没有正式的名字留下来,很多名字都是后人杜撰的。武则天登基之后给自己起名为“”(zhào)。一开始尊号只有一两个字,后来尊号字越来越多变成一大长串。并不是所以皇帝都有尊号,一般就是那种杰出的和一些爱慕虚荣的皇帝才有。

活着的皇帝还可以称他的年号,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年号一般就两个字,当然三个字四个字的也有,例如宋太宗继位的时候改元为天平兴国。年号一般由皇帝发起,的中国第一个年号由西汉汉武帝时出现的,在这之前老百姓纪念都用天干地支的,例如乙丑年,甲癸年等等。从汉武帝建立第一个年号建元之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并同时改变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二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的年号也可以有多个。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干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明朝以后,扣除复辟政变者(如明英宗),大致上都是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嘉靖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等。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还在使用年号,日本天皇就是用平成多少多少年,台湾用国号来代替年号,例如2012年为民国100周年,应该说是年号的一种变体。

皇帝活着的时候叫他的尊号和年号,皇帝死后一般称其谥(shì)号(周定秦废汉启)庙号。谥号为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谥号起源于周朝,取自《逸周书·谥法解》,一共五十多个字,后世谥号之制定遂以谥法为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秦王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没想到秦朝二世而亡,到了汉朝谥法又重新恢复,至清末止。根据谥法分为上谥、下谥和平谥,通俗的说就是表扬型、批评型和同情型。

表扬型的谥号有“文”,表示经纬天地,就是干了很多伟大的事,有周文王,汉文帝等。“武”表示克定祸乱,有汉武帝,梁武帝等,“穆”表示布德施义等,有“岳武穆”,武穆就是说克定祸乱,布德施义。

批评型的有纣王的“纣”,其实纣不是名字,纣王的名字是帝辛,“纣”西周给他的谥号,残义损善曰纣,就是说沉溺酒色,奢糜腐化;周幽王的“幽”,淫德灭国曰幽,动静乱常曰幽就是说贪好女色导致亡国。隋炀帝的“炀”,“炀”表示“好内远礼”,就是说沉迷酒色,无视礼义。周厉王的“厉”,表示“杀戮无辜”,就是滥杀无辜。

同情型的有“愍”表示“在国遭忧”,皇帝没有错但祖宗造孽,报应在你身上所以是在国遭忧;“殇”,表示“短折不成”,出生100天当皇帝,当了两年死了,所以是短折不成;“灵”,乱而不损曰灵,你这皇帝虽然昏庸,但对国家没造成什么损害,所以是乱而不损。

在唐朝以前一般是用谥号来称呼帝王的,唐朝时皇帝的谥号变批评型的都是表扬型的,从武则天开始,帝王的谥号字数不断增加,到明清甚至增加到十七字,称呼上有所困难。例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慈禧太后的谥号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唐朝以后皇帝死后一般都称庙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去世后,后人在太庙之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制度一并废止。原因是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与庙法。汉朝时期重新恢复这种制度,汉朝对于庙号仍本着商朝时期的初衷,庙号的给予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并不多。唐朝以前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除了极个别的。唐朝之后,原本慎重严谨的庙号制度大为放宽,除了部分亡国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庙号者较少,所以对去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皇帝有庙号者占绝大多数,所以多称庙号。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盖棺论定的功用

 

庙号称之为什么祖什么宗,一般开国之君称祖,例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等。守成之君称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宋高宗赵构等,所以可以说是祖有功而宗有德。不过在元明清三朝的时候比较特殊,成吉思汗称之为元太祖,因创立了蒙古帝国,而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时候庙号为元世祖,因为元朝继承自蒙古帝国,但元朝灭了南宋,统一中国,开创基业,称之为“祖”。 明朝的基业是由朱元璋所建立,其称明太祖,而由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其侄的政权,等同于把江山再打了一遍,其庙号初为明太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改崇庙号为明成祖。 清朝最特殊,有三祖。清朝起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部落,清朝建立时追封为清太祖,而清朝所统治的地区基本是顺治帝在位时所占领,故顺治帝也被视为开创之君,是为清世祖,此后康熙帝由于平三藩、征准噶尔等军事成就,被群臣认为名为守成,实乃开创,故成为清朝第三个称祖的皇帝,庙号圣祖

不过如果皇帝刚驾崩不久,还没有上庙号谥号的话,一般都称为“大行皇帝”。比如我们有时候在一些电视剧中听到什么“大行皇帝归天,你们看接下来谁来继统……”。

知道了中国古代帝王的一些称呼之后,当我们看历史电视剧的时候甚至还能发现一些错误呢。例如在《康熙王朝》中由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太后向大臣说话的时候说:“我孝庄怎么怎么样”。她怎么知道她死后庙号是孝庄啊,所以这明显不符合逻辑和事实,电视剧的导演一直以为孝庄是名字呢,实际上不是。同样了解这些东西,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去探索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去更好的学习历史发现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号 年号 尊号 谥号
年号?谥号?庙号
解密中国皇帝的编号体系: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
文化常识:古代帝王的庙号、年号、谥号
庙号、谥号、帝号、年号简介及区别
庙号、谥号、年号的变化,庙号、谥号越来越乱,年号却越来越正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