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御临赋 | 任川邻(四川邻水)

御临赋

华莹巍峨,俯览群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御临浩荡,山高水长。大河东去,尽归长江。横亘于华莹山前的铜锣、明月二山,山之走势与华莹山脉平行亦南北延展。虽不及华莹雄伟壮丽,仍是山峰崔嵬,风景独好,各有千秋。大自然神奇的力量造就了这三山两槽的独特地形,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人们把山脉之间开阔地带称作槽,两槽则分为东槽、西槽。于明月山与铜锣山之间、广袤平埧者为东槽。铜锣山与华莹山麓之间、狭长丘陵地带谓西槽。两槽之内沃野万顷,物产丰饶。古镇次比,水网交错,各有大洪河、御临河穿流其间。史称大邻水、小邻水,亦称东河西河。大小邻水之源均出于大竹县、城西四十五里邻山之中。一水汇于东坡,一水出于西山,从此各自奔流。

远望邻山重峦叠嶂,邻比相次,绵亘甚长。“山脉至龙鼻岩而结穴,上刻邻山二字、故即为古邻山。”今称铜锣山。山与水必同一脉,水源自于山,山水同名。据史:梁武帝大同三年始置邻山县,邻水县,为同时新置邻州,邻山郡所辖。故一州一郡两县均以邻山、邻水而得名。当时两县治及州治,郡治均设在依山傍水的金城(今大竹县四合镇)。隋朝时县治从州城迁至岳池溪(东河)昆楼镇(今邻水兴仁镇)。唐朝时改邻山为潾山。宋朝时两县并,县城迁陡至今天的鼎屏镇。元朝时县省(撤消),明朝复置。清朝、民国时均属四川顺庆府(今南充市)。邻水县的由来不仅以其境内的邻山,邻水而得名。同样历经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历史变迁与洗礼。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密不可分而立于世。

御临河发源于大竹县四方山,古代称为邻山。小溪清泉始出山涧,山野葱绿,流水微澜,低声无语,勇往直前。此时的御临河只是一条溪水流经团坝镇,于黄滩乡汇入两条支流后,形成主河黄滩河。再下高穴过金鸡直至妈妈镇。一路相拥山泉溪流,携手而行,浩浩荡荡流入邻水境内。太和古镇与大竹欧家镇均为明清时期所建。两镇同立于县界之上,虽属两县却浑然一体,彼此无间。东槽护邻与张家二镇亦隔河而建,一桥相通,形同一体。此为两县独有之风貌,可见其历史渊源深远。两镇历史悠久,古色古香。街道规整,木楼长廊。镇中为界,街井四方。沿街古柳,渠水两旁。赶场同日,热闹非常。四里八乡,交易繁忙。邻里祥和,百业兴旺。出古镇不远便是破石口,山崖两分隔岸对峙,至此华蓥山东坡之西河汇入御临河,主河沿用西河之名。两水交溶缓缓而去,波澜不惊直下龙安。

顺河向山而行,绕过几座山丘,见小溪清滢,平桥横波,风景清美独好。几经宛转行至铜锣山前,远望山间,见青烟飘渺处便是冯家沟、和水坝两座窑口。相传古窑已有两百余年,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烧制的青白瓷器,享有盛名,远销川内外。离和水坝窑口不远,平坝间、两棵古老的黄桷树伫立在石桥两旁。虽是孤单,却枝繁叶茂蔚为壮观,更显宁静心怡之美。河水清澈,魚翔其间。桥洞古树倒影在碧水之上,相映成影树垂洞圆。薄雾飘过、河岸垂柳石梯水巷,木楼吊脚迴廊远望。竹隐村舍鸡鸣饮烟,祠堂庄重松竹为墙。可谓是美轮美奂,如临画屏之境,这便是晓有名气的赖家湾。以其美如水墨的景色,让人留连忘返。更有中医圣手,赖氏医术高明,行善救人而家喻户晓、远近闻名。“云海奔腾江山美,天然画卷胜丹青”。

西河北来流经柑子,小镇是清朝广西水师提督李准的故乡。山前小溪穿镇而过,石累河滩,溪水潺潺。河堤上十多棵苍劲的黄桷树立于坝上,树荫葱茏,蔚然成林。树间条石铺路枝干纵横,石围老树盘根错节,根须半露在石缝之间。河风吹拂,枝叶起浪,朝雾暮霞,景色欣怡。每逢赶场交易之日,树下人潮如涌热闹非凡。李家庄园立于坝后高坡之上,背靠重重大山。古朴大方,布局雄壮,门庭深遂,四面高墙。堂前看溪水绕坝而行、流进山间乱石竹丛中,几经宛转汇于钟家河畔。再过廊桥下石滩直经流入西河。一河春水至龙安,铜锣葱绿水云间。老马河源出铜锣铁山,几经蜿蜒汇西河于镇前。百年石桥横跨东南,码头连街树系木船。两岸房屋倒映水中,一河碧水直出山间。几经迂迴过观音,又汇两河至冷家。山间僻静有平桥晓卧,涧深鸡鸣见松竹炊烟。至此主河改名芭蕉河。铜锣逶迤峰高岭峻,大河滔滔一路向南。五孔石桥横跨山间,历经苍桑仍旧壮观。拱卧石龙昂首仰天,龙尾竖鳍扫雲摆浪。宝剑悬于石拱之下,剑锋直对来水方向。相传可辟蛟龙化解洪灾。长安古桥是明朝以来连接东西两槽的必经之路。向东翻越猴儿沟经贵人槽至石永、兴仁两镇,再远行,可通达大竹东槽及垫江县城。进城需几经攀登、翻越土地垭,大路直下便可入城。

春水依山而来,山水碧绿一色,落日余辉斜照,炊烟缭绕山间。远望沙渔桥静卧在千重碧波之上。古韵遗风与刚毅稳重尽显于无声之中,是那么的静美深沉。硕大的条石垒砌成二十个粗壮的桥墩,屹立于急流之中。桥面由两根方梁巨石、横搭榫扣于桥墩之上。每孔宽约两丈,计二十一孔相连成桥。历经三百年来的风雨浸蚀,洪水冲击,仍岿然于泱泱大河之上。古代工匠建造重力平桥之技艺可谓完美无缺,让人叹服。就当时的工艺水平及建造手段完成如此宏大之工程难以想象,应是何等的艰难。行于桥上见河底石缝藏蟹,虾戏浅滩。清波流沙,水草荡绿。小鱼夺食,追逐其间。桥中主墩螭龙昂首迎浪,龙尾舒云伏波。桥头翠竹簇拥,迎风低垂拂岸。沿河两岸麻柳成行,树下系得打魚小船。河岸石梯直上村庄。鸡犬相闻,竹隐人家。篱下桃李,松柏依山,景色清幽,野秀浮岚。这便是远近闻名的甘家湾。村旁大路向东翻过金堂山便是贵人槽。相传明朝时此山间出一美女,选送入宫,位居贵人,便将此地称作贵人槽。往西过沙漁桥翻金银岩,经邱家河沟至县城东门。

水往南流,沿河翠竹麻柳,浅滩石湾。鸭放河岸,牛耕于田。渔歌唱晚,直下庆滩。芭蕉河与护城河在此亘古交融,汇澜至今。庆滩平桥立于石滩之上。桥墩高大粗壮,相距宽约三丈。三根方梁巨石铺为桥面,相连共为十三孔。一桥横跨东西,大河水涌浪下。石桥浪遏百年,惠及两岸人家。此桥较沙渔桥气势更胜一筹,两桥建造工艺相同,时为先后。只是此桥西岸前三孔斜插河中,第四孔方折向对岸。其意为避开护城河来水冲击桥头,减缓其水势。在古代平桥中实为少见,可见古人智慧于一斑。两河交汇滩口狭窄,湍流汹涌撞开石崖,长滩直下。两岸石壁陡峭难攀,却把松柏困在山巅。峡谷累石横卧河滩,几经转迴终出山间。南石垭前波涛滚滚,翻越河中道道石坎。河谷绝壁之上,芭蕉河大桥一拱飞渡。天堑变通途,好不壮哉!此桥为连接东西两槽的主要通道,就民生而言何其重要。往东翻越铜锣山、过板桥下卧龙坡,经袁市至东槽各镇。向西四途通达。可经灵宝山上大佛寺进邻水县城。“青山远绕千条嶂,碧水长流万里涛”。

邻水城东二十五里,有山名卧龙坡。山前巨石书有卧龙坡三大字,石道蜿蜒陡峭直上山顶。屹立在山顶的卧龙庙座西朝东,殿内供奉诸葛孔明神像,香火经久不衰。相传诸葛先生曾路过于此,是三国时蜀汉通往东吴的旱路之一。当地民众建庙立位,颂扬其盖世功德,世代祭祀。遥想当年诸葛先生为联吴抗曹不辞辛劳,一路爬山涉水至此。登临卧龙之巅,望及眼前一派大好河山,想必应有许多感概。远望山河,卧龙坡前旷野无垠。袁市古镇九庙矗立依稀可见,村庄场镇罗列其间。白水河源出铜锣山东坡,流经古路、荆坪汇集小溪山泉,至双河镇前汇流南来,主河名关河。河水蜿蜒流淌,河道天然形似川字,正对卧龙庙堂。似巨笔一挥而就,气势如虹,称之为川字河,为当地一大景观。关河向南而来,双龙场面河临岸。四周丘陵延展,龙桥连接两岸,相去九龙镇不远。山色清幽,河水浩荡。几经迴转,流入深山。山重水复无路时,风垭场立于重山之前。汇集梁家槽东来之水,改河名为幺滩。高山重障,河水再南。宛转于九峰群山之间。

御临在望,龙潜深渊。暗河溪流,随波逐澜。

破壁跌崖,声震山间。长岭岗前,乱石横滩。

云起深涧,绝壁天悬。波涛汹涌,直下幺滩。

沿河古柳,垂拂草岸。翠竹簇拥,风起山峦。

水碾老屋,柱立河畔。石槽木闸,车旋磨转。

御临古桥,昂首岿然。佑任题字,屹立百年。

码头横波,浪击石坎。帆系河堤,跳板搭船。

关山坡上,御临尽望。石梯深巷,木楼祠堂。

街井庭院,错落有章。川祖庙阁,远山相望。

十字老街,碑竖中央。下通码头,上去庙堂。

左接官道,右设粮仓。人满闹市,朝夕繁忙。

商贸繁荣,购销两旺。南来北往,客聚一堂。

商会船邦,运筹四方。茶馆旅社,热闹异常。

夜泊商船,灯火煌煌。朝扬风帆,河水泱泱。

大河东流,势不可挡。朝代更迭,兴衰存亡。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昔日一帝,今在何方。

登临云宝寨门楼之上,极目远望山水苍茫。闻林间松涛依旧,看帆随风动渐去远方。幺滩河东出河口,汇入涛涛御临河、直奔万里长江。

留下码头几座,系得千帆商船。

航运百年兴旺,日送公粮万石。

广达三江贸易,汇通四海财源。

昔日御临重镇,兴衰只在转眼。

铜锣山峰高谷深,树木参天,溪水众多。山前大河泱泱依山而行,晨曦里两岸寂静清妙,白鹭初飞。天际旭日东升,四处散射光芒。牟家古镇独在山岗之上,晨迎朝阳,尽披霞光。小镇是清未画家邻山怪物梅温如的故乡。此人是清未画界四大家之一,精于梅桩自成一家。古镇长望,旧时风光。石梯为街,陋堂深巷。关庙高立,树植两傍。梅氏宗祠,门庭遗芳。戏台临街,梅卧回廊。木楼之上遥望远方,只见大河于铜锣山前浩浩荡荡,涣涣昱昱夺人目光。镇外丘陵起伏,远山黛绿。华莹山西天深处而来的玉子溪,几经曲回奔流直下丹水滩。穿过镇前石桥,流淌在乱石松竹间,转出山谷汇于芭蕉河西岸。古镇老街直出镇南,绕过几重松林便至水井湾。湾前古井一口,石栏方盖,壁方口圆,深有丈许,水出石间,终年不枯,清洌甘甜。井前大路平坦通往罗星庙。庙前小溪淙琤流水潺潺。帐子塘上小桥平卧,一墩两孔石梁横波,甚是钟灵秀气。小山之上罗星庙临岩独立,檐柱绝壁。杨槐婆娑,藤蔓青萝。石径曲折而上便至白杨湾。沿村山作障,岩缝流清泉。门前竹为屏,松柏尽依山。白杨当挺拔,曲水起微澜。碉楼仍高耸,屹立已百年。谢家历代在此休养生息。勤于耕读,创业艰难。善良为本,心志高远。嘉风世继,美德家传。以至人才辈出,远近闻名。白杨湾前是通往甘坝天意谷的大道。一路丘陵起伏,沃土良田。枝挂柑橘,鸡鸣桑间。翻过几道山梁便至太阳坡。见坡前石桥西卧,松竹溪边。清溪河漾漾流过,曲水依山直下合流,奔御临河而去。逆流而上过甘坝,山路蜿蜒上行、直至华莹山天意谷。“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芭蕉河千回百转终出铜锣山。山口狭窄、河水从山间滂湃而出,冲断山脊崩石裂岩,河道亘古得开。山崖对峙巨石横滩,水急洄洑浪跌深渊。东临渡口,望及华莹。数峰螺黛接天远,一脉清流谷中来。清溪河与芭蕉河、在此合流而行。改河名为御临河。合流古镇清未初成,早有历史。西岸房屋楼台顺河而建,街道古朴,民生兴旺。石梯直下河边,平桥撗跨两岸。河东沿岸皆是修竹老树,松柏立于山间。一目尽览秀色可餐。镇外峡口,石门坎高耸峻拔,直峣天造,横亘在四海山前。石桥岩下横卧,难敌山水汹涌而来,石累河口浪激长滩。

华莹崔嵬,水绕山间。清流逐波,峭壁立岸。

大塘水迴,方洞留岩。小桥系舟,松竹栏山。

椿木山青,天淡云闲。峰峦竞秀,沟壑争流。

竹立溪边,松月林幽。御临浩荡,众水归流。

坛同古镇,建在山岗之平坝上,名曰坛子坝。一溪横山,百家临岸。流泉依石,远树接天。石桥东卧,老树扶栏。绝壁横下,浪涌石坛。河水滟滟东流岩下,与御临河汇于五洞桥畔。大河再南直奔子中而去。沿河两岸云岩万象,绝壁临渊。松竹风鸣,幽谷流泉。“山薄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高滩古镇,地处华莹山余脉之上。峰峦叠障,崖峻滩高。高滩河源出深山,汇方家沟于镇前。

奔腾穿过山涧石桥,越下山谷几跌几落

飞瀑云散浮天无岸,水奇如画岩秀天造。

几经辗转出得深山,与七孔溪汇流而行。

山横雨色风度鸠声,乱石临渊激流拍岸。

七孔石桥气势如虹,威立滩头岿然山间。

桥前山色清远,河坝渐宽,取河名为桥坝河。远望高山重障,河水纡曲向前。在坛同、子中分界处汇入御临河,若大的三角滩地自然天成,远山相连。水渚沙清,鹭鸟飞临。草岸汀浅,林木繁盛。落花鸣鸟,空山无声。河水再往南行,蜿蜒于子中重山峻岭之间。苍松倚日,山色迎眸。泉声呜耳,翠竹凌风。苍茫处、邱家河于峡谷间奔腾而出,迎入御临河。“山嵎嵎以岩立兮,水汨汨以漂激”。

“一水远流天外去,万山奔赴眼前来”。御临河至此南迎重山峻岭,浪遏山前不可奔流。掉头朝东冲开铜锣山脉,形成御临河小三峡。高巖崭绝,直峣峯残。峭壁夹峙,对岸若门。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谷。

大河汹涌山崖巍峨,峡如瞿塘夔门当关。

叠岩遏流万马奔腾,浪掀天门惊涛拍岸。

崩岩留石雾宰松柏,绝壁天悬枯藤垂蔓。

白龙洞深暗河惊险,中流砥柱石龙卧滩。

横断铜锣华蓥风雨,高峡天堑巴蜀周天。

“山长云泄泄,谷广水涣涣。坚崿既峻嶒,迴流復宛潭”。小南海荡然于峡谷之前,潭深鱼欢树古禽来,渔歌唱晚回旋山间。沿河麻柳早成荫,松竹青翠更横山。和尚慈悲石立岸,牛儿沉浮越千年。大河流至御临镇前,迎幺滩河东出河口,再壮波澜。河水清滢,宛转东行。华滩水激,竹瘦山青。景色清幽,气候怡人。遍山绿树,枝累红橙。层林尽染,明媚清新。

“万壑松声山雨过,一川岂碍白云飞”。水过称沱古镇,两岸石壁,浪花翻滚。御临河流入长寿洪湖境内。云疏长河远,日徐大浪东。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处深山之中的统景镇,森林茂密景色清怡。溪横老树斜,岩卧幽谷深。温泉依石流,远树接天青。河水宛转流过山前长滩,接温塘河同行。岭横雨色见浮云,河出山间迎碧水。大竹、邻水一衣带水的大洪河在此与御临河相汇。三山两槽百河千流尽归御临。主河流经麻柳沱镇。两岸麻柳葱绿,婀娜多姿,气象万千。再接支河入怀,只觉河道深远,江天碧蓝。“星垂平野远,月涌大江流”。石船镇位于大河南岸。山形似船,昂首向东。竹柏四时,峻岩万象。再看大河山间,两水滔滔汇入御临,更是山长水远。五堡镇太洪岗雄据长江北岸,背靠连延起伏的华莹山脉。西接御临河千回百转之水,东望长江、看千帆争流而过。伫立山巅,极目远望。山纳胸中,江收眼底。彤日天涌,山川连云。千古江流,万重山色。望尽华莹天高处,一任长江万里流。

诗曰:

古邻无二地,巴蜀共一天。

华蓥托日月,御临过千帆。

青峰春雨早,故人归程晚。

竹下问鸟语,空山见炊烟。

撰写于二零二零年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御临赋(上篇)
行走丨白龙峡记
渝北以北,临水而居,秀美邻水:四川离重庆最近的山水
我的家乡 《 邻水》 - 家在邻水 - 邻水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错落有致 偏岩古镇 (旅游览胜)
目之所及皆是风景,邻水的美山美水您都看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