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针精华】火针治疗腱鞘囊肿(独家报道)

◆“中医针灸,世界针灸”上线。全球最新、最快、最全的针灸第一时间有态度、负责任的呈现给您。




作者简介:刘保延,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常务副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


  胶瘤即现代医学的腱鞘囊肿。为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的圆球状囊性肿物,触之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由于其囊液质粘如胶状,故中医称为“胶瘤”。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较多。

  【适应证】

  本病一般与外伤、机械性刺激及慢性劳损等有关,多因筋脉损伤,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聚成痰而成。因其为囊性肿块,病变局限,常用挤压手法令其囊壁内破,囊液溢散或用三棱针刺之,以使其囊液外溢而肿块消失。但由手法挤压或三棱针点刺,破坏的囊壁可能很快闭合,囊液又聚而复发。而用火针治疗本病,既可灼开囊壁,使囊液外散,又可灼炼囊壁,使之粘连闭锁,囊液不能复生而避免再发。可用于全身多种胶瘤,效果优于其它。

  【证治】

  1. 主证:腱鞘处圆形或类圆形突起,触之为球状,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质软,有波动感,囊液充满时较坚硬,有压痛。一般无自觉症状,病灶较大时则可影响关节、肌腱的活动。本病好发于腕背,也可见于足背、腘窝等处。

  2. 治则:祛湿化痰,散瘤消肿。

  3. 取穴:局部阿是穴(胶瘤局部)。

  4. 刺法:用粗火针行速刺法,点刺胶瘤中心,进针至瘤体三分之二。若瘤体较大时,可先于瘤体中心速刺一针,再于瘤体的四周各刺3~4针,刺后用手或器械挤出瘤内粘液,务以尽为止。粘液挤净后可用硬币等物加压包扎。一般一次可愈,复发少见。瘤体较大一次不愈者,可隔一周后第二次治疗。

  【验案】

  刘××,女,56岁,家庭妇女。右手桡背侧处生长一圆形肿物4年余。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腱鞘囊肿,多次行手法挤压和局部封闭疗法屡治屡发而求治我处。查:右手腕桡背侧有一约1×2厘米的圆形肿物,突出表皮,局部无红肿热痛,质较硬,边缘清,有波动感,按之酸痛,自觉右手拇指无力,不能持重物。饮食二便可,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滑。诊断:腱鞘囊肿。用粗火针于瘤体的头、体、尾各刺一针,行速刺法,不留针。针后挤净粘液,用5分硬币加压包扎24小时,一次而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资料】

  赵氏治疗160例腱鞘囊肿病人。方法用烧红的三棱针代替火针快速刺入囊肿深部,刺后挤出胶状粘液,加压包扎,3日即愈。多一次治愈,最多治疗3次。追访未见复发。无术后感染者。(摘自《中国针灸》1986,6(1):16.)

  【按语】

  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多样,各有优势。如封闭法,手术法,其操作较复杂,且易造成肌腱的继发性损害。毫针围刺法病人痛苦较大,术后复发率较高。而火针治疗,简便迅速,一般一次而愈,无感染,少复发,且无肌腱损害,故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火针治疗时应注意针刺深度以穿破囊壁为度,尽可能不要穿透对侧,使囊液内流,亦不要伤及肌腱、血管、神经为要领,并尽可能的选择较粗火针或用三棱针代之。烧针务要烧至红中透白,在助手协助下充分暴露囊肿,快速穿皮透壁。如一次不愈,可再次行火针治疗,但一般最多不应超过3次。

本文编辑:刘晋

I 版权声明:本文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整理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针疗法展示|腱鞘囊肿|中医疗法
房氏针术•一个卵巢早衰女人的选择
火针“对付”腱鞘囊肿,简便效廉
一针疗法丨囊肿穴
安军明教授运用火针法治疗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