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身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功法


很多练太极拳者,对太极拳的架势和形体不太注意,教拳者要求也不太严谨,只强调大松大柔。有的练拳者为了大松,而把拳架放大,形体变化了。有人戏称其为“练舞而不是练太极拳”。

先宗师始创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其拳架各异,风格不同,特点各有千秋,而拳理一致,都离不开太极拳内功心法,离不开古典拳论、法诀、法理和易、释、道、医、儒等的理论基础为指导。

“拳架不正则气血不通,姿态不端则神不宁”。调身之所以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是因为只有把身法要领按其规矩都能练上身,才能“劲整”,才能“八面支撑”。


现将太极拳身法要领概括为以下几点:

1.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含胸

2.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3.两膝着力,有内向之意,两条腿如一条腿,能分虚实,谓之裹裆

4.两肋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快,称之敛臀。

5.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势全身,谓之提顶。

6.两股用力,臀部前送,小腹上翻之势,谓之吊裆。

7.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意中加一“静”字,谓之松肩

8.以意运气,行于两肘,手腕能灵活,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谓之沉肘

9.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谓之腾挪

10.身、手、腰、腿,相顺相随,一气呵成,向外发出,劲如放箭,迅若雷霆一往无敌,谓之闪战

11.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正中

12.能做到尾闾正中、含胸、拔背、松肩、吊裆,就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13.两腿虚实必须分清。虚非完全无力,着地点要有腾挪之势,腾挪者即虚,与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则便成偏沉。实非全然占煞,精神于实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如虚实不分,便成双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鬃狮---拳架篇之《十三身法》
谈谈学习武式太极拳的几点体会
郝月如经典拳论之身法要点
太极拳身法的解读
练习太极拳应该学习的基本理论
三言两语话太极(二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