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揭秘,北上广深的外企有什么不同?

同人不同命。

北上广深虽然都是一线城市,但外企的分布是不同的 ,数量、性质、规模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并非只要是一线城市都可以很容易找的外企的工作的。

前几天有个在深圳的小伙伴向我咨询,她做了5年外贸,不想做了,想找一份外企的工作,我想了想,还真觉得是个很难的事情,因为深圳的外企实在太太太少了。

如果你是学文科的,想进外企的话,优先考虑北京上海,而在广州深圳很难找到一份外企的工作。

如果是你学理工科的,北上广深都可以考虑,北京上海是全能型,研发制造采购都有机会,而广深偏向于制造和采购。

1)数量

在前程无忧搜以下关键词,企业类型选择「外企(欧美)」,可以得到以下结果,你会发现上海碾压北京,上海北京碾压广州深圳,甚至达到数量级的差异。

2)性质和规模

2.1 北京、上海

北京和上海都是外企总部所在的城市,外企可以没有分公司,但一定得有总部,因此这里的外企数量是全中国最多的。因为是总部,职能部门的配置就会很齐全,除了必备的核心部门如财务、销售、研发、HR、行政外,还有众多的商务支持部门,如市场、品牌、法务、合规、审计、公关、IT,技术支持、客服、采购等等,各个VP和CXO还有自己的专属助理,每个部门还有自己的部门助理,因此就连行政助理的岗位都一大把。总部离的岗位的多样化,从而对专业需求多样化、薪资水平多样化,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

由于北京上海的顶级高校众多的缘故,很多对专业要求很高的行业的外企你只能在北京上海找到,比如制药、IT、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中心。比如制药行业,身在其他城市的小伙伴几乎感觉不到这个行业的存在,以为是个狭窄的行业,但是在北京上海,外企制药圈却是个很大的圈子,可以选择的机会非常多,如制药巨头拜耳、罗氏、辉瑞、吉利德、诺华、强生、百时美施贵宝的研发中心只会在北京上海。

IT外企也一样,微软、甲骨文、SAP等外资巨头的研发中心就只在北京上海有存在,因为在这里招英语好又会编程的码农很容易,而广州深圳就不行了。为什么北京上海没有诞生腾讯、华为、阿里巴巴这样的世界级科技巨头呢?因为高级人才都被外企吸纳了,外企给的福利待遇太好,还不用996,一毕业就可以实现work-life balance,海归码农一回来也会优先选择外企。而深圳因为外企少,优秀人才没得选,只能在本土企业拼命干,本土企业的竞争力自然就高很多。这和印度IT业却无法诞生世界级互联网公司是一样的道理,印度的IT产业非常发达,人才众多,英语又没障碍,人才只要一有机会就去美国了,留给本土的高级人才就不多了,自然无法发展。很多人总是喜欢分析为什么在科技互联网行业印度人比华人在美国混得好,是不是华人不团结?其实也不是,华人一有机会就回国了,回国的机会也都不错,而本土优秀的人才在国内也能发展得不错,也不需要出国,因此留给美国的人才就不多了。

由于大众、通用、特斯拉、上汽等汽车主机厂都在上海,上海的外企有相当一部分是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汽车有几千个零部件,每种零部件都有相对应的外企,全球100强汽车零部件巨头大部分都在上海有驻点,因此上海的汽车行业外企的机会很多。汽车及零部件外企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大部分都在上海,少量在北京,在其他城市完全没有。

北京上海的外资银行、外资咨询公司、外资会计公司、外资律所、外资广告公司也更多,而广州深圳相对来说很少。

总体来说,北京侧重于商务支持职能,比如市场、品牌、广告、公关、媒体、法务、合规,而上海比较综合。

2.2 广州、深圳

广州和深圳虽然地处沿海,都是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外商投资的力度非常大,但遗憾的是,欧美外企数量真心不多,最多的是港台、日系外企。香港由于占据地利优势,前店后厂,在珠三角有大量港资工厂、以服装、电子、小家电、日用品为主。台湾由于电子代工业、制鞋业发达,在东莞、深圳也有大量的工厂。而日系借助丰田、本田、日产工厂在广州的优势,形成了庞大的配套日系的产业链。

也极少有外企中国总部设在这里,就连宝洁公司由于工厂在广州的缘故,大中华区总部曾设在广州,后来也把核心的销售市场部迁到了上海。大部分最多只是区域性总部,部门配置要比全国总部要精简很多,比如很多外企在广州虽然也有市场部,但广州是向北京上海汇报的,headcount也要比北京上海少很多。

因此如果你想进外企做marketing,在广深是很难找到工作的。

广州深圳的外企以面向销售和面向制造的分公司居多。

销售分公司人员不多,一般十几号人,岗位设置除了销售还是销售,其他职能由北京上海总部遥控负责,所以能够提供的工作机会非常有限。像制药外企在广州的销售分公司甚至都不要求销售代表每天来公司上班,直接外派到各个城市,一个城市有一两个销售代表跑跑当地的市场,没事在家办公就可以了。外企的销售对英语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会简单汇报工作就可以了,因为上级也是中国人,又由于是对国内销售,平时打交道的客户也是中国人,并不需要用到很多英语,因此英语好进外企做销售并不是很大的优势,核心竞争力还得回归到销售的本质和行业经验来。

面向制造的分公司是指工厂和采购中心,这种分公司提供的岗位就比较多,但以理工科为主,缺乏像总部一样的市场、品牌、法务、合规、审计、公关、IT,技术支持、客服等等商务支持职能,对文科生不友好。

外企的工厂就是单一的工厂,销售和采购都没有,这些职能由总部来代为行使,有少量的HR、财务、行政等部门,工厂也有自己的设计部门,但是受到总部的遥控指挥,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工厂最多的岗位就是和制造配套的岗位,如工艺、质量、生产管理、维修、模具、工装设计、物流计划、项目管理等等。

外企的采购中心除了采购之外,还有和工厂配置一样的岗位,如质量、工艺、模具、项目管理等等,因为这里的“采购”并非是单纯地买买买,而是把整个产品委托给供应商贴牌生产,自然也需要配套的人马来配合并提供技术支持。

从行业上看,广州的外企采购中心以传统的非科技类行业为主,如服装、鞋类、奢侈品、日化产品、五金产品、机械产品、卫浴、家庭用品、户外用品为主。这些产品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说是非常low B的存在,工厂环境恶劣,都是手工或者简陋的设备制造,是被大部分制造业从业人员嫌弃的行业,在欧美国家也早已淘汰,因此这些外资品牌只能在中国找代工,自然就有了采购中心。举个简单的例子,费列罗巧克力的塑料盒子、欧莱雅护肤品和包装盒和瓶子,它们都不能自己生产,只能委托给珠三角的代工企业生产,自然也就要在广州设立采购中心。虽然供应商是很low B,但品牌本身高大上,在这样的外企工作也是不错的。

而深圳由于电子和科技产业发达,有代工业巨头富士康的存在,外企也是以这些行业为主,比较单一,但附加值高,薪资也高很多,如手机及其零部件、PC及其零部件、音响、耳机、相机、半导体、汽车电子、小家电、智能家居。如苹果、亚马逊、微软都在深圳设有具有采购职能的办事处。在深圳,外资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圈子,如意法半导体、高通、德州仪器、奥地利微电子、英飞凌、美光、联发科等等,在深圳都有研发中心或者技术支持中心。

另外一个和深圳很像的城市是苏州,也有很多消费电子外企扎堆,因为苏州有昆山这样的电子产业发达的重镇。但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外企数量是没有苏州多的,因为苏州的产业更加全面,除了电子外,还有机械、五金、汽车零部件的外企,而且苏州离上海近,和总部外沟通更加便捷。

后记:

总体来说,北京上海的外企更像一个完整的公司,各种职能部门都有具备,而广州深圳的外企仅仅只是外企的某一个单一的职能部门。要想去外企工作,北京上海选择会更多。

北京上海由于外企数量众多的缘故,对当地职场文化影响比较大,因此北京上海一周上六天班的公司包括民营企业在内不多(互联网行业除外),而广州深圳受到港台企业影响较多,非外企普遍都是要求上六天班或者大小周,找一份上五天班的工作很难很难。在当地如果你星期六出去办事,别人一般都会问一句“今天不上班啊”,似乎觉得星期六上班才是正常,不上班反而是一件不正常的事,而在北京上海,就少有人这样问题。

虽然北京上海有这么多优越条件,但的落户政策极不友好,而广州深圳落户对大学生来说基本没什么门槛,It's all about swings and roundabouts, 有得有失,综合考虑吧。

原创不易,大家读完帮忙顺手点下右下角的“在看”或者”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了。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上广深应该去哪个城市工作?
深圳,至少在这个世纪,都不可能超越广州
广深争建“时尚之都”,你更看好谁?
2018年,深圳将碾压广州超越香港,“北上广深”要改名“北上深广”!
北上广深, 你更喜欢在哪个城市发展
芬哥外企系列(一)外企除了总部还有哪些类型的公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