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股市中保持淡定的人原来是这样想的

我认识的那些投资高手,绝大部分人是那种不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事实上,不容易被情绪左右的性格,是他们投资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霍华德﹒马克斯(美国投资大师,畅销书《投资最重要的事》、《周期》作者)

说到股市,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是股市的周期、不同人的“心态”,绝大多数人在面对股市短期的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表现出异常的兴奋、乐观或极度的恐惧和悲观,然而又有极少部分人面对同样的大涨或大跌,显得非常地淡定。那些随着股市的涨跌情绪波动比较大的人,一方面会羡慕非常淡定的人,另一方面会认为那些极少数人表现出来的淡定是因为“心态”好。那么,那些极少数人真的是因为“心态”好才表现出这种淡定吗?

如果你仔细琢磨所谓的“心态”,会发现它其实是由大脑的思维模式或思考质量决定的,就像面对同样的风景,有些人看出是五颜六色,会觉得很美,但也有些人由于对某种颜色的感光色素不足,自然大概率感觉不到风景的美。所以,并不是那些极少数人的“心态”多么好,而是他们所思所想以及其带来的行为方式与大多数人不同。

毋庸置疑,在股票投资过程中想要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并最终实现财务自由,除了不断地提高投资能力、通过多元化收入增加投资资金之外,我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说到“心态”,我们经常在电视上可以看到原本技术能力极为出色的运动员在最高的荣誉和高额的奖金面前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技术水平,与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遗憾终生。由此可见,良好的“心态”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请看一下是下面这张图。

一个木桶要想装入很多很多的水(财富),不仅桶底面积要足够大(知识面广)、足够结实(专业能力强),围板足够长(现金流多)、足够结实(现金流稳定)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是箍绳(“心态”)要足够结实(好),否则不仅装不到很多很多的水(财富),而且还会不断地漏水(财富)。

了解了“心态”对股票投资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进一步探索一下那些“心态”好的极少数人与“心态”不好的大多数人在思维模式上、思考质量上,以及行为上有什么差异。

1、短期视野与长期思维

面对股市的大涨大跌,对大多数人的“心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股票大涨了,容易兴奋、轻松、乐观,想着赚钱之后可以换车、换包、换手机……如果股票大跌了,容易沮丧、紧张、悲观,想着准备换车、换包、换手机的钱变少了……那些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呀,这是人们非常正常的内心状态,谁不愿意看到自己股票账户的资金越来越变多呢?但是,有没有发现持有这种“心态”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同时在我看来也是“致命”的——视野狭窄与短视。

那么,那些极少数“心态”好的人又是如何思考的呢?他们非常清楚股票投资不是短跑比赛,而是马拉松比赛,与此同时,对他们来说这些股票账户中时而变多、时而变少的钱并不是计划换车、换包、换手机的钱,而是按照李笑来老师的话说是早已判了“无期徒刑”之后追逐“复利”的钱,短期的涨跌根本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泸州老窖,图片来源于:雪球

如上面图所示,那些极少数“心态”好的人也非常地清楚在追逐“复利”的过程中,肯定不是每天、每月、每年都会上涨,在他们心中的“复利”并不是非常稳定增长的曲线,而是短期来看波动较大,但经过10年、20年、30年后是极速上扬的曲线。就像在黄河坐船去渤海的过程一样,船并不是一直向东走,而是有一段向北、有一段向南,甚至是有一段向西,但只要大方向正确,肯定能到达目的地。这就是他们的长期思维和宏观视角,短期的“错误”,不代表长期的“错误”;反过来,有时短期的“正确”,会带来长期的“错误”,浑然不觉。

黄河流向图

2、对股票本质的假知与真知

我在《不懂得投资,是你莫大的损失》里提到过,股票的本质是买入公司的股权,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合伙创业”。想想看,如果你要选择“合伙创业”,会选择怎样的公司呢?你会选择不赚钱的公司吗?显然不是。钱是有逐利的天性,哪里有需求、哪里会赚钱,钱自然会“流入”到那里,从而逐渐抬高价格。

退一步说,如果一家业绩良好的公司其股价就是不涨,甚至持续下跌会怎么样呢?唐朝老师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这本书里以泸州老窖公司为例做过详细的计算:假设你有1万股泸州老窖股票,从1994年收盘价11.9元开始,股价每半年下跌5%(跌得够多了吧?),直到2018630日跌至1.07元,在长达24年的持有过程中你唯一需要做的是每年收到分红时按当时的股价继续买入。(模拟结果)截至2018630日,你将持有泸州老窖1953.4万股,对应市值2090万元,年化收益率达到21.38%

更核心的是什么呢?按照上述的假设条件,一直持有到2018年630日,不仅其总市值达到了2090万,而且当年的分红收入将达到1073万。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你还会对股价的下跌那么恐惧吗?只要持有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判断公司的基本面有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需要掌握对行业、公司的分析能力,以及有关创新的知识),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你还会担心股价下跌吗?股价下跌,你用股票分红收入以及留有的现金再进一步低价买入股份继续持有,不仅你的股数越来越多,而且每年的分红越来越多岂不是很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万一又来一波牛市呢?请记住,熊市下跌行情下是赚取股票(份)的好时机,只有股票(份)数量增加了在未来牛市来临时才有更多的资本赚取更多的钱。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其它类型的股票投资派来说,股票分红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分红之后其股价也会相对应地下降。但对于长期的价值投资者来说,其分红具有重要的意义。说到分红,很多股票投资者对分红有很大的误解。

请看一下上面这张苹果树图。

苹果树

股票的价格(如1000元)相当于一颗大树的重量(如1000公斤),分红30元之后(相当于摘下30公斤的苹果),股价变成970元(果树的重量变成970公斤),如果只看到这里,很多人认为其分红一点意义都没有,毕竟总的钱数(果树与苹果的重量)没有变化,还是1000元呀。但是,就像任何一个事物一定要在大尺度下观察才能看到其本质一样,虽然当年的总资金(果树和苹果总重量)没有变化,但是过了一年后果树上还会继续长出苹果的啊,甚至只要其果树足够的健康(相当于公司业绩好),第二年的苹果(分红)比第一年的苹果(分红)又大又多的啊,然后第三年、第四年……果树还是那颗果树(甚至大概率变大了),但我们可以每年都摘下苹果(分红),再用苹果籽儿继续播种,不断循环……这不就是典型的滚雪球吗?

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股票仓位管理中一定要确保自己手中始终握有大量的现金,在股市下跌过程中,手握大量的现金不仅会令人踏实,而且更有机会不断地“捡便宜”。至于如何调整股票仓位,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书中提到“25~75”动态管理原则,即投资者投资于股票的基金,绝不能少于投资资金总额的25%,且不得高于75%,与此对应的是投资于债权的比例在投资资金总额的25~75%,要根据整体股市的估值进行调整仓位比例。(关于如何对整体股市和个股进行估值,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分享。)

3、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由两部分组成: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内部世界可包括我们的身体、知识、思想、经验等,外部世界是内部世界以外的世界。内部世界里的身体、知识、思想、经验等,我们都可以通过不断地锻炼、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打磨让自己的内部世界更强大,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适应外部世界。

对于长期的股票投资来说,我们除了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投资水平、通过努力工作不断赚取现金流之外,还要想办法避免让不确定的外部世界来影响我们的财富。对应木桶来说,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木桶,以免遭受损坏,导致原本木桶里的水(财富)全部流失掉。例如,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同大小的意外,不同程度的疾病,如果不事先对我们无法确定的各种意外和疾病增加一个保护层的话,会影响我们的投资计划和财富。

为了应付各种小意外、小病,我们应该留足足够的备用金(至少留6~12月的家庭收入,这部分资金不包括在投资资金里的债券部分);为了应付各种大意外、重疾,我们应该给家庭的所有人配备足够的保险,要与保险公司“做朋友”,与更多的人做朋友,互相帮助,用小钱“撬”大钱,抵御各种风险,从而好好保护投资资金避免作为医疗费或其它计划外费用形式支出。(关于保险的本质,以及如何正确地购买保险,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分享。)

总  结

(1)良好的“心态”是股票投资中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做足够的“心理建设”,使我们在长期的股票投资过程中可以做到涨也高兴,跌也无所谓,以舒适的“心态”去面对;

(2)我们不仅要通过不断地锻炼、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打磨让自己的内部世界更强大,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适应外部世界。还要避免让不确定的外部世界影响我们的投资计划和财富。

(3)巴菲特说:“一个投资者如果想成功,必须将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一是判断优秀企业的能力,另一个是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与市场中弥漫的极易传染的情绪隔离开来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市中更需要冷静+平常心+思考
 投资,心态很重要
我和涨停擦肩而过
股海驰骋 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炒股“潜规则”
脱离股市修行是缘木求鱼
三大标谁筛选高送转潜力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