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揭秘“牛蛙”是怎样炼成的?是爸妈用鞭子抽出来的吗?

本文系哈童上海升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5幼升小、小升初基本已经尘埃落定了,今年各大民办学校的面试大军继续壮大,各位“陪考”、“陪面”的爸爸妈妈可能也多多少少听说了或是接触到了各种“牛蛙”(牛蛙:很牛的娃)。不管是羡慕也好,不认同也罢,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牛蛙”们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一、每一只“牛蛙”的背后,都站着一个“虎妈”

有这样一些妈妈,培养孩子就是她们最大的事业。自己牛的,辞职在家全心全意地教,自己不够牛的,就把孩子送到各种班去培训。论坛上有网友提到过这样一个家庭:

上外附小的女娃,幼升小的时候2000 识字量,数学心算加减1000以内随便算,英语单词量数百,会说会写。学而思新测100分数学,80英语。小姑娘也很快乐,很有礼貌,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她的玩具。

“牛蛙”的妈妈是同济的硕士,中班开始就辞职全职在家辅导女儿,辞职前是甲骨文里的工程师,爸爸是IBM的。家里没有经济压力,所以把所有的钱都投资给了孩子。妈妈一路为她规划好了,从上外附小一路读上去,说女孩子不用读工科类学校,上外读个西班牙语专业就可以了。

网友最后说,这个小姑娘弹钢琴给她听的时候,她虽然不太懂,可是觉得好听的“简直要哭了”。她戏称:“上辈子是拯救了世界才得到这样的女儿吧。”

这样的“牛蛙”,一是肯定遗传了父母的优良智商,二是家里条件好,可以轻松提供她全面成长的良好环境。这样的“牛蛙”会累吗?我想应该不累,因为可以看出来,她学到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家长正确引导的结果,引导到兴趣点了,没有孩子会不喜欢学习。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我们应该同意这样一句话:即使放羊也要找一片相对草木茂盛的草地吧。比如这个“小牛蛙”就是,她不仅学了各种知识,未来的家教和待人接物的情商应该也不会差,就像《爸爸去哪儿3》里萌化了大片观众的夏天小姑娘那样,不就是一个没有公主病的可爱小公主吗?


二、牛不牛,自己的意愿很重要

上海的论坛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一个明珠的小男生,奥数得奖若干,好像还入过全国选拔赛。每天做题到11点,其母觉得太晚了,要早点休息,于是改成10点。那少掉的一个小时怎么办?于是每天早上5点叫儿子起床。

关键点来了,她是怎么叫儿子起床的呢?

她把儿子房间的灯,换成了一个特大特亮号的,5点一到,她就去儿子房间把灯开关一按,整个房间顿时大放光明……儿子就这样被亮醒了。然后,她回房间继续睡觉,儿子起来做题。

若干日之后,儿子生物钟就调整好了,妈妈也不需要起来按开关了……

有人证实,该娃目前上外120,年级第一,而且和第二差距很大。

此娃一出,网友纷纷跟帖感慨:

这是亲生的吗?我们最多说玩具不买了或者不出去玩了……

他们不是训练“牛蛙”,是在训练特种部队啊。

不过,据说这个娃是自己要求妈妈必须早上叫他起来的。确实,要成为一个牛娃,最重要的是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态度,有毅力,能坚持。其实这些也是我们成年人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如果具备了这几项素质,必定一生受益。

至此,小编也只能感慨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了,有的娃可以这样练,有的这样搞一个星期就要倒下了。只是,这么要学的孩子,为什么永远都是别人家的……


三、牛,不是拿着鞭子跟在屁股后面抽出来的

又有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

某大学教师是80年代的大学生,当年属于高知,可是她的女儿却反应慢、理解能力差。好强的妈妈不愿意承认女儿不如别人,从小学开始就给她找了各种家教全面辅导,直到高中。终于,女儿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但是,她的大学生活过得依然如高中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她在日记里说:聪明的妈妈生了个不聪明的孩子,不肯接受现实,可怜。不聪明的孩子有个聪明的妈妈,被拔苗助长,可怜。

大四吃散伙饭的时候,她说:“毕业了,大家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走向社会,自力更生了。而我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不用学习了。这16年的读书生涯太累了,累得我很多次都不想活了……”

毕业后,妈妈托关系把女儿送进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女儿反应慢,根本跟不上律所高速的工作节奏,更无法胜任工作,她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想辞职,妈妈却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半年后,女儿从单位21楼跳下,当场身亡。她给妈妈发了一封邮件,内容很简短:爸爸妈妈,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别人的优秀都是用来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许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类,不聪明,但活得很快乐。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有些父母,明明自己属于99%,却总想让娃做那1%。而对于已经是1%的父母来说,娃可能要千分之一才能算上牛。

牛或不牛,其实每个人心中的尺度都不同。到底怎样才算牛呢?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反正娃是正常的就是不对的,只有超常才对。因为,我们老想做人上人。自己做不了人上人,就老想让娃做人上人。


小编总结:

想培养一个“牛蛙”,首先必须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至少家庭要和睦,父母要有上进心。上进心并不是说整天打着鸡血要求自己、要求孩子,而是一种正确对待学习、对待竞争的态度。除了学习各种知识,父母还一定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小到竞选班干部,大到参加区、市里的各种活动,要带孩子开眼界、长见识。只有把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培养好了,家里才可能长出一只“小牛蛙”。


各位爸爸妈妈们,你们身边有“小牛蛙”吗?你们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牛蛙”吗?欢迎发来你们的感想,和我们一起分享你们身边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孝道文化——第二集 养育之恩 天高地厚
冲浪导航
与孩子们交谈其乐无穷 - 真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女儿真的是小情人,看见爸爸就笑起来,看见妈妈面无表情,太逗了
家有熊孩子,爸比很伤心
这个孩子太机智了,笑死我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