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年之迷》:3岁看大7岁看老,养育孩子从明白他的3岁前开始

一个育儿大咖因为6岁的女儿没有写完作业,就把她单独留在了家中,而自己和家人还有其他孩子去了外地旅游。让孩子自己度过了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并且在网上津津乐道的分享自己的这段育儿历程,觉得自己的办法还真的不错!

因为这个6岁的孩子第二天起床之后就开始按照妈妈给吩咐的课程努力学习起来。最终不但补完前天的作业,还完成当天的双倍作业。

这位育儿大咖觉得这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因为事后女儿表示一定要学习完再做其他的事情,她的另外两个孩子也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教训。

这个帖子一发出来就受到了网友的强烈谴责,认为这样的妈妈不配当母亲,怎么可以把一个6岁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呢?并且这种行为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事后,这位大咖删除了自己的帖子。

帖子可以删除,留给孩子的心理阴影却可能一辈子存在。

实在无法想象,当一个6岁的孩子看着家人都离开她,而自己只能被锁在冰冷的房子里,即便跟妈妈可以视频,晚上也要一个人面对黑暗、孤独的恐惧的时候,她是多么的无助!

一个拥有150万粉丝的育儿大咖却做出了这样违反育儿规则的事情,真的很让人无语。

其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要以身作则,但是自己是否克制了看手机的冲动呢?

我们知道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但是是在陪伴孩子,还是只是在同一空间呢?

我们知道要给孩子树立规则,可如果规则是以这样恐怖的方式给孩子树立起来的,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我们知道不可以打孩子,但是每每面对熊孩子的一些行为,但还是忍不住举起了棍棒!

现在各种育儿知识和理论几乎到了泛滥的地步,可真的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一位来访者她的孩子不想上学,不愿意和人接触,她为此去过北京,到过上海,自己学习过,也带着孩子散心过,当都无效的时候,她找到了我。

在进行咨询的时候跟我说:“爱和规则我早就知道,我还特意去北京学了,可是面对孩子依然毫无效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最大的原因是大家在学习的时候,针对的是问题,找的是技巧和方法,却并没有沉下心来去了解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更没有反观自己。落入了头疼医头的误区。其实孩子问题的解决,更像是一个头疼医脚的过程。

当一个孩子厌学了,我们要看的不光是他厌学的这个现象,我们还需要知道父母养育的价值观,养育风格,日常和孩子沟通的习惯,孩子自身的性格。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家人对孩子表面上并没有什么要求,一直就是顺其自然,但是孩子对自己要求颇高,已经到了因考试焦虑而不去上学状况!

每次考试前他就紧张的睡不着觉,手抖,大脑一片空白,最初的时候还可以坚持考试,后来是每到临考时就生病请假,最终是连学校都不去了。

父母觉得我都没有对你要求什么,你紧张什么啊,你考多考少我也不会打你!你怎么就这样呢!

后来发现,这个孩子之所以对自己要求这么高,是因为妈妈经常跟孩子说:你未来要上大学,上了大学才能改变现在的命运,才不会被人瞧不起。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认为考试就是唯一的出路,对自己要求很高,弄得自我压力过大,结果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父母对自己的行为浑然不觉,孩子也觉得是自己太笨,不够好,才会如此。

所以在我们面对孩子,尤其是问题孩子,想求一个方法的时候,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童年之谜》让你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以色列资深精神分析师、心理学家、督导师罗妮·索兰(Ronnie Solan)在她的《童年之谜: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一书中,从发展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视角,细致解读了儿童生命初期的情绪发展理论,指出自恋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并对健康自恋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做了详细阐述。

《童年之谜: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一书可以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在心理过程、孩子的情绪记忆及其对以后关系的影响,让父母学到落地的儿童心理学知识,真正按照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教育孩子,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指导。

同时,《童年之谜: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也解读了原生家庭如何对人产生影响,又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对于想要摆脱原生家庭束缚,建立健康的原生家庭有指导意义。

咱们国家有句俗话是“三岁看大,7岁看老”,这是因为孩子出生的头三年足以影响孩子成年后的情绪,性格和亲密关系。

一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斯高,带着他的团队来到我国,研究“农村婴幼儿教育对中国未来的影响”,他们花了37年的时间,非常明确地指出了:“ 0-3岁缺乏养育,会影响到孩子大脑的发展、IQ、行为和以后的学习!”

他们做过一个陪玩实验的,找了一些带孩子的家庭,每周上一次课,给妈妈两个玩具一本书,第二星期收走,发新的。最后的结果是:教了6个月,撒谎那个了26次课,如果妈妈在家孩子的认知发展完全正常。

参与活动的家庭一半达标,另外一般没有达标,而不不达标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奶奶在家看娃。我们真的不得不承认,爷爷奶奶,确实会负责看孩子,但是他们很容易机械的让孩子吃饱就好,他们负责了养,但是育,很多时候他们是有心无力的。

在孩子成长的头三年,安全依恋的建立,直接影响之后的安全感,我们实在是无法把责任都推给老人!三岁之前最好是父母自己亲自带,从出生就给孩子温暖的怀抱,温柔的抚摸,喃喃细语的唠叨,跟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有利于孩子后期的注意力,语言的学习,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孩子2岁还有非常重要的叛逆期,这个时候他开始说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 ,这个我自己来,那个我自己做,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此时,我们给他支持,鼓励,肯定的语言,允许孩子走出去发现世界,模仿他人的行为,逐渐的他会开始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出自我意识,并且发现世界的边界和规矩。

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也就成了我们的重中之重,希望这本心理学专业著作,可以为您解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明玉:每一张倔强的面孔背后,都有一颗脆弱的灵魂
只是做一个倾听者,你就已经很优秀了……
只有蹲下来,和孩子平起平坐,我们才会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外面世界。
父母都要学一点儿心理学知识,看到孩孑的行为习惯就能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好孩子的养成需...
彭华勇: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下)
想要孩子变“聪明”?首先你要先成为“社交型”家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