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老应用温胆汤

        邓氏温胆汤临证使用指征及药物加减邓氏温胆汤治痰证,总结其临证使用指征为: ①痰病多怪或怪病多痰,即疑难病症可以考虑应用邓氏温胆汤。②精神科疾病,如焦虑症、忧郁症、失眠不寐、精神异常等。③老年病,脉弦者。老年人脉弦,多是动脉硬化表现, 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中风、眩晕、震颤麻痹等,也可以考虑应用邓氏温胆汤。 ④血液生化某些项目异常, 如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高、甲状腺功能增高、血沉快等,中医辨证气虚痰浊者。⑤肥胖症、脂肪肝,肥胖人多痰湿。⑥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者,如老年人习惯便秘。 ⑦咳吐痰涎者,有外感但不宜用感冒药者。⑧舌苔腻者, 或舌黯者 。邓氏温胆汤临证可作以下加减:南方人气( 阴) 虚湿热者加太子参 20 g,石斛 15g,薏苡仁 30 g,益气养阴祛湿。心血管疾病加五味子 6g,麦冬10 g,太子参 15g,五爪龙 30g,鸡血藤30g。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加天麻10 g,白术15g,钩藤1Og,白蒺藜10 g,生牡蛎30g 或石决明 30g。精神科疾病加夜交藤 20g,酸枣仁20g,五味子6g,钩藤10g,石决明30g。血脂高加山楂30g,玄参lOg,丹参 15 g。甲状腺机能亢进加山慈菇15 g,玄参lOg,浙贝母 15g,石斛l5g,百合 2Og。动脉硬化,脉弦加丹参 15g,五爪龙 30g,鸡血藤30g,土鳖虫 6g。肢体疼痹痛加威灵仙20g,老桑枝30g,杜仲15g,川续断 l0g。大便秘结,枳壳易枳实,加玄参 15 g,肉苁蓉15g风湿热血沉快,加桑白皮20g,山慈菇 15g,玄参10 g, 薏苡仁 20g。尿酸高加薏苡仁30g,玉米须 3Og,白茅根 30g。血糖高加淮山3O~ 60g,玉米须 30g,黄芪 30g,白术15 g。舌质黯加丹参15g,生三七1O g,路路通 20 g。舌苔腻加川萆薢 15 g, 白术 15g,薏苡仁20g。有外感加豨莶草 I5g,千层纸 l0 g,桑叶 l0 g,玄参 10 g。

① 冠心病高脂血症治验案。

刘某某,女,59岁,2005 年 9 月 19 日初诊。症见头晕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全身紧绷一个月,患者形体肥胖,气短懒言,询问既往有冠心病史,即查血脂5项:标本类别为血清;标本状态为脂血; 总胆固醇( CHOL ):8.53 mmol,/L (参考值:2.6 — 5.2);甘油三酯(TG):10.55 m mol/L (参考值:0.34 — 1.70)。患者血样标本状态呈“ 脂血”,甘油三酯值 lO.55 m mol/L,高于参考值 1.70mmoL/ L近10倍。诊断高脂血症,中医辨证为气虚痰湿型。按照患者要求“纯中药治疗”, 不开西药降血脂,中医处方:邓氏温胆汤加太子参 20 g,山楂 3Og;淮山30g;桑螵蛸 l0 g;杜仲 15 g。七剂,复渣一日两服 。二诊:患者自诉服药后大便通畅,精神好转,头重如裹减轻。效不更方,再服七剂,加石斛 15g,薏苡仁 3O g。至10月5日三诊,复查血脂5项:标本类别为血清;总胆固醇( CHOL ): 5.39 mmol/L;甘油三酯(TG):2.08 mmoL/L。此时脂血标本状态已消失,总胆固醇 (CHOL )5.39 mmol/L、甘油三酯 (TG):2.08 mmoL/ L 已接 近正常值。而且患者除头晕头重、 四肢沉重 、 全身紧绷症状也减轻外,原有胸闷痛症状很少发作。随访 5年至今,患者健在可正常工作生活。

②甲亢并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治验案 梁某,男, 28岁。2008年9月2日初诊。主诉:心慌,气促,多汗,双下肢无力一月。病史:缘患者近两年来时有咽喉部肿胀感,心慌,失眠,气促,怕热,多汗,口渴,疲倦,头晕,体重下降,伴肌肉酸痛,双下肢无力,活动后诸症加重,休息后减轻,并呈周期性发作,因工作繁忙,未予重视。至2011年8月份,因情绪紧张病情突然加重,8月24日不能行走被收人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甲亢并周期性麻痹”,据当时检查记录:神清,颅神经(一),痛觉对称,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肌力I级,双巴氏征(一),腱反射减低,甲状腺肿大 Ⅱ度,心率 124 ~(/m in,手颤( +) ,血生化:钾( K)2.2 m m ol/L( 参考值 3.5 — 5.5),r I3 : 8.5 m m ol/L (参考值 1.2 ~ 3.4),T4:309mm ol/L ( 参考值 54 ~147)。急收入内分泌科。住院一周,进行多种检查,每天静脉滴注以及口服大量西药(药物不详),花费近万元,症状未见好转且副作用大,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病人难以接受,经朋友介绍来我院求治中医。证见:形体消瘦,神疲气短,四肢无力,肌肉酸痛,颈部粗胀,肢体震颤,心慌心跳,潮热汗多,消食善肌。舌淡红边有齿印,舌苔厚腻黄白相兼,脉弦细数。中医诊断属“瘿病、痿证”范围,辨证气虚痰浊,肝郁脾肾不足。仿邓氏温胆汤合强肌健力饮治疗。并嘱暂时停服西药。处方:竹茹 lOg, 枳壳 6g,橘红6g,胆星 10g,云苓 l5 g,北芪 30g,五爪龙 3O g, 太子参 30 g,五味子lOg,麦冬10g,山慈菇 lOg,甘草5g,生牡蛎 30g,三剂。加服我校第一附属医院中药制剂“甲亢灵”。日常饮食嘱咐少食寒凉,多吃豆类(绿豆除外)。二诊 (9月6日):服用中药后症状大减,心慌气短、失眠多汗消失,全身情况改善,肢体震颤减轻。检查双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仍低下,舌淡红,苔白厚,脉细数。效不改方,山慈菇量加大至 l5克,七剂。三诊(9月13日):偶有心慌心跳,口干,但睡眠转佳,肌肉酸痛消失,颈部发胀感减轻,体力增加,面有光泽,双上肢、下肢肌力均V 级,腱反射稍低下,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考虑甲亢病人容易出现内热,且四肢肌力已经恢复,去北芪、五爪龙,加淮山20 g,石斛 15 g,薏米 20 g。四诊(9月20日):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已经能够上班工作。继续守上方,加山萸肉15克,并复查甲状腺功能及生化5项。五诊(9 月27日):甲状腺功能复查结果:T3:1.73 mmol/mL,T4:113.5 mmol/mL。血生化:钾( K )4.2 mm oi/L。以上数值,均在正常范围。患者精神佳,体重增加,肢体无震颤,颈部甲状腺基本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仍按邓氏温胆汤加减治疗。随访至今,现仍服中医中药治疗,甲亢并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未有发作。

例 3,冠心病心律失 常治验案 72 岁男性的患者,心律失常病史20 年,经常因室早发作而晕厥。2000 年7月4日因过度激动,自觉心脏跳一停一,胸闷不适,胸前区颤抖,急诊求治。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四联律,血糖 l7.3 m mol/L。西医诊断为:①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心功能Ⅲ级;② 1 I型糖尿病;③肺部感染;④多发性胆结石症。人院第二天查房症见:疲乏,面色晦暗,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消谷善饥,口渴欲饮,微咳,舌胖淡暗,苔薄白腻,脉浮滑。邓老辨证病位在心,证属“气虚痰瘀阻络”,西医诊断有四个但中医辨证亦包含辨病,中医之“证”可涵括西医多种病。处方:竹茹 10 g,枳壳 6g, 橘红 6 g,胆星 10 g,云苓 20g,太子参 3O g,稀签草 12 g,丹参 15g,北芪 30g,淮山 60g,玉米须 30g,甘草 5g。服三剂后,即诉无明显心悸胸闷,消谷善饥明显减轻。5 d 后的动态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早搏(单发室性早搏 9O个),继续服用原方两周,上症消失听诊无早搏,血糖 6.83mmol/L,带药出院。本案例若单纯从西医角度讲,同一患者有多种疾病,治疗时相对独立,甚至毫不相干;而中医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相通,对某一疾病的控制,有助于另一疾病的治疗,达到整体阴阳平衡恢复健康目的,这就是邓老一条中药处方可以兼顾西医四个诊断道理。

(按:以上 3 例,均为邓氏温胆汤“ 痰证”治验案。例 1 高脂血症,患者不愿意服用立平脂、立普妥等降血脂药,恐引起肌酶升高要求单纯中医药治疗,辨证为肥胖痰湿证以邓氏温胆汤治疗取效。例 2 为甲亢并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常见兼有心率失常,也用邓氏温胆汤,加强肌健力岭南草药五爪龙,除痰散结山慈菇等取效。例 3 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治验案,患者同时兼有 Ⅱ型糖尿病、肺部感染、多发性胆结石症,邓老在会诊时是应用“ 五脏相关”理论分析病因病机的,邓氏温胆汤一方可治西医四种病,其机理在于此。元代王硅 (王隐君) 以创制“滚痰丸”鸣于医林,当代邓铁涛教授也以擅长应用温胆汤著名于世。本文对于邓 氏温胆汤的理解,虽然未能以现代均数方差和微观实验还原 的模 式阐述其机理本质,但不排除“古说参证”的传统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得出成果,往往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中医学术研究需要依靠传统中医原理以及临床成功的案例才能准确解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氏温胆汤
邓氏温胆汤(摘录)
中医治疗抑郁症,有很大的优势,一剂“忘忧汤”,有效率九成以上
邓氏温胆汤治疗痛风一例
“温胆汤”加1味,钻到骨缝里,像高压水枪一样,将痰热冲得干干净净!
赵淳运用温胆汤经验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