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霞浦姓氏排名大公开!看看你姓氏在霞浦排名多少?



        霞浦长期为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姓氏繁杂。晋代起,中原人氏陆续南迁入闽,部分到境内定居。《闽中记》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原板荡,林、黄、陈、郑南渡居此,始称四姓,其次詹、丘、何、胡,是为八族。”《福宁州志》称“未有秦川,先有池、林、蒋、薛”。

01

 作为霞浦最大的姓氏,全县拥有人口8.5万。据部分家谱记载,唐宋时期,有溪西林氏,赤岸林、王氏,南山邱氏等先后迁居县境。

        林姓最早的一支出自子姓,在西周初形成,是殷商王族比干的后裔。比干被杀时,他的夫人陈氏正有身孕,逃难时在长林石室中生下一个儿子名字叫坚,周武王姬发就以他在长林出生而赐他为林姓。由此可见,林姓起源于河南,始祖是比干的独生子林坚。


02

 姓在霞浦排行第二,人口在5万以上;陈、林两姓人口占据霞浦总人口的23%。常言道:“陈林满天下,郑黄排满街”。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03

 姓人口在霞浦排行第三位。霞浦很多地方都有王姓人士居住,人口约在5万左右,具体数据以霞浦王姓理事会统计为准。王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 


04

 姓在霞浦排行第四,人口在5万以内。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皋陶的后人理征因得罪纣王被处死,其妻儿在一棵李子树下摘果充饥得以活命,其后人为纪念李子的救命之恩改为'李'姓。


05

 在霞浦排行第五,人口在5万以内。 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箭的发明者挥,其后以张为姓氏。


06

 姓在霞浦排行第六,人口在1万以上5万以内。吴姓是当今中国大陆第十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周太王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建立吴国,其子孙称为吴氏


07

 姓在霞浦排行第七,人口在1万以上5万以内。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08

 姓在霞浦排行第八,人口在1万以上5万以内。黄氏源于嬴姓和姚姓,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嬴氏,黄姓祖先之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


09

 姓在霞浦排行第九。明代至民国时期,迁入的有霞浦湖头丁氏,大坑、马洋头郭氏,以及瓦窑头、上水蓝氏,霞坪、海边、红山、茶岗雷氏,新村、白露坑钟氏等畲族人氏。黄帝的一个妻子姓方雷,雷姓由此而来。



10

 姓在霞浦排名第十,人口在1万以上5万以内。炎帝,世称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为世代所敬仰,也被谢姓奉为始祖之一。关于谢姓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书都说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


11

 姓在霞浦排行第十一,人口在1万以上5万以下。蓝姓是畲族第一大姓氏,蓝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1%。蓝姓起源于中原,今陕西西安的蓝田县,河南的汝南,湖北的荆门,河北的迁安都是蓝姓最早的发源地。


12

 姓在霞浦排行第十二,人口在1万以上5万以下。刘姓,汉朝国姓,中国曾经最具影响力的姓氏,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姓氏之一,世界第四大姓,人数极多、分布极广。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



13

 姓在霞浦排行第十三,人口在5000以上。叶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行第42位。源自芈姓,颛顼为其远祖,尊叶公沈诸梁为始祖。  


14

 姓在霞浦排行第十四。明代至民国时期,霞浦迁入的有湖头丁氏,大坑、马洋头郭氏,以及瓦窑头、上水蓝氏,霞坪、海边、红山、茶岗雷氏,新村、白露坑钟氏等畲族人氏。钟氏的源流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宋微子建立宋国,是商汤的子姓后裔。


15

 姓在霞浦排行第十五,人口在5000以上。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氏。”建立了杨国。即晋武公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16

 姓在霞浦排行第16,人口在5000以上。蔡姓是以国为姓的。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将弟弟叔度封于蔡,建立蔡国

17

 姓在霞浦排行第17,人口在5000以上。苏姓,颛顼之后,陆终长子樊居于昆吾,史称昆吾氏,为己姓。夏朝中期,帝槐(或帝芬)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今河南辉县苏岭),史称有苏氏。  


18

 姓在霞浦排行第18,人口在5000以上。是春秋时楚国王族的后裔。


19

 姓在霞浦排行第19,人口在5000以上。由元朝至今,周姓是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20

 姓在霞浦排行第19,人口在5000以上。主要源出古帝王皋陶之后,以国为氏。阮国是皋陶的一个裔孙于商朝时建立的诸侯国,其国址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商末,阮国灭,子孙以国为姓。


21

 姓在霞浦排行第21,人口在1000以上。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22

  姓在霞浦排行第22,人口在1000以上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被封在江(今河南正阳西南),江国后来被楚国灭掉,国人便以江为姓。

23

  姓在霞浦排行第23,人口在1000以上。许姓鼻主许由,生于公元前2155,,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后世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多以他为始祖。

24

 姓在霞浦排行第24,人口在1000以上韩厥该是韩姓始祖,该是天下何氏第一人。


25

 姓在霞浦排行第25,人口在1000以上。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臣跗之后,属于以物事称谓为氏。


26

  姓在霞浦排行第26,人口在1000以上。姬序号为虢公,因虢与郭同音,转化变音,其后代便称为郭姓。


27

  姓在霞浦排行第27,人口在1000以上。赵姓源于造父,颛顼帝后裔,是嬴姓十四氏之一。


28

  姓在霞浦排行第28,人口在1000以上。为春秋时楚国公族潘崇之后,以祖名为氏。颛顼后裔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连,赐姓芈。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其后代子孙以祖名为姓,称为潘氏。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来。

29

  姓在霞浦排行第29,人口在1000以上。胡氏的起源地,是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陈国,国都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氏望族。


30

  姓在霞浦排行第30,人口在1000以上。西周时,周武王封曹侠到邾,后代以地名为姓,写作朱。


31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庐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32

 出自姬姓,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之后,以国名命氏。



33

 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夏朝末年有个名孟亏的人是大禹功臣贤人伯益的子孙,嬴姓,封于萧国。而春秋时期的萧国则是萧姓最重要一个起源,后世萧氏大多以此萧国首位国君萧叔大心为萧氏始祖


34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之秦国宰相由余后。由余,周携王



35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


36

 黄帝的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37

 出自姜姓,发源于今天的山东省昌乐。


38

 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钩践又复国。到钩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


39

 汤王的后代有人就以祖先的名为姓。



40

 西周时,周宣王封秦仲二儿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附近)立国为君,为梁康伯。后梁国为秦国所灭,其后代便以梁为姓。


41

 黄帝孙子颛顼的曾孙陆终有子名惠连,他的后代以祖先名中的字为姓。



42

 周文王的一后代叫惠孙,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孙'作为姓。



43

 春秋时期,齐太公姜子)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后代即以先人封邑为姓,姓高。


44

出自姜姓,为炎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



45

 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46

 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主要源自子姓和芈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西周时期宋国君主宋戴公为庄姓的姓氏始祖。


47

 周武王的儿子叔虞的后代被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其后以封地为姓。



48

出自姬姓,为炎帝神农氏裔孙雷之后,以封邑名为氏。



49

 在夏朝初年,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他可以说是翁姓的始祖。



50

 大彭国的创建者篯铿,就是彭祖。



51

 古帝玄孙陆终第五子名安,周武王封其后裔挟于邾(今山东曲阜南陬村),后有邾武公名夷父,字颜,称之谓颜公。他的后代以祖字为姓,称颜氏。


52

姓源出有二,一是姬姓,二是归姓。其他冯姓则由外族改姓而来,包括汉朝初期的匈奴人,南北朝时期的百济人,元明时期两广南部的浬人,以及清朝末期的满蒙人等。 


53

 詹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周宣王时,封其支子于詹,建立詹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后世袭为周大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始祖。  


54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王朝建立周王朝后,在全国实行大分封,即“封邦建国”。周武王把他有贤德的一位兄弟封于郜地(今山东城武),他建立了郜国,伯爵,因称郜侯。

55

 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之子名偃,字子游,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作为姓。



56

 姓一般出自于姜姓、妊姓,也因他姓而改姓、因他族而改姓。与姜、吕、许、崔、纪、卢、章仇同宗。  


57

 古代'穆'与'缪'同音通用,所以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也称作秦缪公,他的庶子以谥号命姓,称缪氏。  


58

 贵族士会,被晋国国君封为范邑的首领,他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



59

 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60

 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799-公元前766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撝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撝。后世亦沿用戴姓,并尊戴撝为戴姓得姓始祖。


61

 远古黄帝的儿子少昊的后代以金为姓。


62

 出自翁姓。周昭王姬瑕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子孙后代便以翁为氏,世代沿袭。

63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  


64

 赵奢受封马服君,他的子孙姓马。  

程、杜、薛、韩、施、侯、甘、韦、罗、吕、龚、廖、尤、陆、梅、康、姚、敖、夏、沈、关、柳、柯、阙、石、严、倪、曹、丁、袁、华、阔、任、岳、骆、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贵姓?你姓氏的那些令你涨知识的趣事…
樊氏姓氏源流与迁徙分布
云南人口最多的6个姓氏,第五姓曾名动朝野,第一姓更不简单
中国八大始祖姓氏
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浅谈蒲姓的前世今生与历史发展
看看你的姓氏来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