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互联网未来的王者
    看到首页上一篇文章,《中国互联网的最终王者》。文章很精彩,尤其是对于前两代互联网的发展和已经初现端倪的新一代互联网特征的分析,很有价值。 

    但是,关于谁会是中国互联网未来的王者这个问题本身,却有点小小的个人不同意见。并非是说分析的不好,只是这分析的有点太理想化了。

    如果以亚马逊兵败阿里巴巴,MSN兵败QQ,Google退出中国市场为标志的话,互联网大概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所有国外领先、世界500强的巨头们全部兵败如山倒的行业。

    可是我们百度的李彦宏同学讲过一句话,他说,“互联网行业注定是弱势群体”。我不得不承认,李同学真的是神韵个中味道。

    回过头来看那篇文章,文章说:“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无疑处于最有可能的第一阵营,这是率先迈过100亿美元门槛的三大巨头。从目前的态势看,腾讯最有可能拔得头筹,形势最好。阿里巴巴格局最为庞大,占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垄断性地位。”

    我非常赞同这里面第一句话,也非常同意这片文章对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的分析。一方面,从资本市场来看,目前腾讯的市值接近3000亿港元,大约400亿美金;百度股价现在大概是640美元,市值220亿美金;阿里巴巴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惨烈,现在市值不到巅峰的一半,大约只有110亿,但是阿里巴巴这部分只包含了B2B业务,淘宝网和支付宝这两部分并未计算进入。按照非官方的数据,淘宝预期2010年的利润为2-3亿美金,PE以50倍计算,也相当于110亿美金。但是还有很大的一块,支付宝,这部分业务的估值比较复杂。总的来说,阿里巴巴的总资本盘子要比百度大。

    另外一方面,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互联。百度是开放的,百度最基础的搜索引擎业务,搜索的是自己以外的信息;而阿里巴巴也好腾讯也好,最要紧的都是要千方百计的留住自己的用户,所以腾讯会做邮箱、开辟QQ校友、开发微博;阿里巴巴则努力地让更多人一起加入到支付宝的圈子。网上有篇文章《淘宝盾PK百度矛》,有个精彩的比喻,百度是矛,而腾讯或者阿里巴巴是盾,矛和盾相比,总是矛更有优势。

    市场分析本身没错,问题是,以前一位上课的美国教授说过:“Business is business, China is China”。不明白什么意思?在中国,商业永远跟政治扯不清关系。

    这么说吧,之前的分析犯了只讲市场、不讲政治;只讲资本主义、不讲社会主义的错误。

    以后再慢慢专门分析各个公司,今天只说几个问题:

    第一个,号称最有前途的腾讯。

    我们都知道,移动互联会是互联网未来的一个显著趋势。

    我们都知道,移动的飞信业务。

    假设移动是一个跟腾讯一样的企业,有一个跟马化腾一样的老总,我打赌现在小马哥哭都没处去。QQ再好,不过是“年轻人的玩意”,这一代人,离全面挑起社会大梁还需要十年的历练。可是你看看你周围的人,甭管是那些40岁以上的社会的栋梁还是90后的新一代,谁兜里没有一两个手机?

    腾讯最核心的资源是什么?用户。QQ活跃用户数量大约有1个亿,而中移动手里有不少于5个亿的用户。

    腾讯最苦恼的是什么?怎么把这些用户数量变成现金。而移动最擅长的就是从用户口袋里掏钱出来。

    移动卧虎藏龙之地,肯定早有人看到这一个远大的未来,要不然也不会有飞信这个业务。可惜对于中移动巨额的利润来说,飞信还真只是个可有可无不值一提的小东西。而且飞信的功能啊,生生能把电脑之间传输的文件传到我手机上去。

    所以说,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第二个,阿里巴巴的支付宝 

    支付宝这种产品,虽然并不是中国首创,但是,毋庸置疑的说,支付宝对于中国电子商务的繁荣那是绝对功不可没,它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在西方的影响。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阿里巴巴的B2B业务持续下滑,但是淘宝网却异常繁荣,因祸得福,全靠有支付宝。

    2008年10月,支付宝用户超过1亿,不到一年之后的2009年7月,用户达到2亿。支付宝占据了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的56%(2009年易观国际数据),2009全年的交易额可能超过2000亿,最近的数据,日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2亿。

    可是马云自己也说了,随时准备把这个献给国家。

    马云真是个讲政治的好同志。

    之前有一片文章讲支付宝的,副标题是:《监督是唯一的对手》。对,这话一针见血。远的不说,就算没有ChinaPay,监督都能监督死你。

    到现在为止,支付宝都是一个介于金融和企业之间的灰色地带。由此可以繁荣,由此也可以翻船。

    可是,倘若没有了支付宝,阿里巴巴的淘宝会怎么样? 

    第三个,百度。

    Google败走中国,Baidu的股价也超过了Google。

    我不懂股市,不敢评论有没有泡沫。但是,我相信百度离超越Google,还有一段距离。Google的失败,长远来看对baidu是祸是福,还是个未知数。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这三个标杆企业,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无非在于:百度圈的是信息,腾讯圈的是人,而阿里巴巴圈的是生意。

    信息洪流的时代,倘若腾讯和阿里巴巴也互联开放,真假莫辨的搜索信息比起更靠得住的人际搜索和商务引擎,孰优孰劣,这真是个问题。 

    况且,资本为王的时代,即使市值1000亿,收购一家公司究竟需要多少钱?

    中移动收购腾讯,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未来,却有一些无可避免的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未来谁是中国互联网真正的王者?
请回答2005:互联网的流量都去哪儿了
从开始到现在——聊聊百度、腾讯、阿里和360的产品观
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出炉:BAT再次包揽前三,京东排第几位?
UC头条:深夜俱乐部 | 你正在使用 BAT 的哪些服务?
BAT中国互联网公司三巨头的简称(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