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天干”相關閱讀

《素問·臓氣法時論》

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願聞其事。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臓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病在肝,愈在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當風。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溫食熱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心欲耎,急食鹹以之,用鹹補之,甘瀉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長夏,起于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哺慧,日中甚,夜半靜。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長夏;長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㶼熱食溫炙衣。腎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瀉之。

夫邪氣之客于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臓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郄中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干。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腎病者,腹大胫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皆鹹。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

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四時五臓,病隨五味所宜也。 

《素問·六節臟象論》

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終,而天度畢矣。

帝曰:余已聞天度矣。願聞氣數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其氣九州九竅,皆通乎天氣。故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臓;故形臓四,神臓五,合為九臓,以應之也。

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請夫子發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帝曰:請遂聞之。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複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帝曰:五運之始,如環無端,其太過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帝曰:平氣何如?岐伯曰,無過者也。帝曰:太過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經有也。帝曰:何謂所勝?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臓。帝曰:何以知其勝?岐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帝曰:有不襲乎?岐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帝曰:非常而變奈何?岐伯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于邪,則死矣,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

帝曰:善。余聞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天地之運,陰陽之化,其于萬物,孰少孰多,可得聞乎?岐伯曰:悉哉問也,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靈問,請陳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脩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帝曰:臓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處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太陰,通于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陰中之少陽,通于春氣。脾者,倉廪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味甘,其色黃。凡十一臓,取決于膽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素问直解 卷之三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篇
学习笔记|五运六气之运气学说与辨证论治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内经素问篇笔记22-脏气法时篇
文章主题: |黄帝素问|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fuzai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